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金属3D打印机的自动送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650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3D打印机的自动送粉装置,属于3D打印领域。包括送粉室、传动机构、送粉机构。传动机构的盘线滑轮与定滑轮安装在送粉室的盖板上,动滑轮安装在送粉机构的送粉盒上;送粉机构的滑块安装在送粉室的滑轨上;钢丝绳由盘线滑轮发出,依次经过动滑轮、定滑轮后与送粉盒上的吊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滑轮组进行传动,不仅能实现长距离快速传送,还能节省能量;通过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机的启动,能实现自动循环送粉,降低人工送粉的难度,提高了打印机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3D打印机的自动送粉装置
本技术涉及3D打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3D打印机的自动送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金属3D打印机的金属粉末收集与运送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当使用完定量的金属粉后,必须暂停打印,人工回收并重新送粉后才能够继续打印。故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并且影响打印质量。所以专利技术一种金属3D打印机的自动送粉装置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3D打印机的自动送粉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电机驱动钢丝绳,从而带动送粉盒的升降。可以实现金属3D打印机的金属粉自动循环回收送料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金属3D打印机的自动送粉装置,包括送粉室1、传动机构2、送粉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2的盘线滑轮23与定滑轮22安装在送粉室1的盖板11上,动滑轮25安装在送粉机构3的送粉盒35上;所述送粉机构3的滑块36安装在送粉室1的滑轨13上。所述的送粉室1是:盖板11固定在主体框架14上面,滑轨13固定在主体框架14内壁,观察窗12通过铰链连接在主体框架14上,压力传感器15固定在主体框架14下面,压缩弹簧一16的下侧安装在主体框架14的导套内,U型板17的底板放置在压缩弹簧一16上,其侧板与主体框架14的侧壁贴合,排粉槽一18安装在主体框架14的出粉口下侧,弹簧轴一19安装在主体框架14的出粉口中间位置。所述的传动机构2是:电机21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26的高速轴相连,减速器26的低速轴通过两个互相啮合的锥齿轮27与盘线滑轮23连接,钢丝绳24由盘线滑轮23发出,依次经过动滑轮25、定滑轮22后与送粉盒35上的吊耳连接。所述的送粉机构3是:滑块36固定在送粉盒35上,压缩弹簧二31安装在送粉盒35的导套内,滑动板32放置在压缩弹簧二31上方并嵌入到送粉盒35的壁孔槽内,排粉槽二34安装在送粉盒35的出粉口下侧,弹簧轴二33安装在送粉盒35的出粉口中间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用电机、滑轮组作为传动机构,控制送粉盒移动,可以实现长距离快速送粉,且能节省三分之二的力。2、根据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实现自动送粉,降低人工送粉的难度,提高了打印机工作效率。3、通过压缩弹簧控制U型板的升降,间接控制出粉口的闭合,能避免漏粉现象。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送粉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送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送粉室;11、盖板;12、观察窗;13、滑轨;14、主体框架;15、压力传感器;16、压缩弹簧一;17、U型板;18、排粉槽一;19、弹簧轴一;2、传动机构;21、电机;22、定滑轮;23、盘线滑轮;24、钢丝绳;25、动滑轮;26、减速器;27、锥齿轮;3、送粉机构;31、压缩弹簧二;32、滑动板;33、弹簧轴二;34、排粉槽二;35、送粉盒;36、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详细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金属3D打印机的自动送粉装置,使用滑轮组进行传动,不仅能实现长距离快速传送,还能节省能量;通过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机的启动,能实现自动循环送粉,降低人工送粉的难度,提高了打印机工作效率。包括送粉室1、传动机构2、送粉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2的盘线滑轮23与定滑轮22安装在送粉室1的盖板11上,动滑轮25安装在送粉机构3的送粉盒35上;所述送粉机构3的滑块36安装在送粉室1的滑轨13上。参见图2及图3所示,所述的送粉室1是:盖板11固定在主体框架14上面,滑轨13固定在主体框架14内壁,观察窗12通过铰链连接在主体框架14上,压力传感器15固定在主体框架14下面,压缩弹簧一16的下侧安装在主体框架14的导套内,U型板17的底板放置在压缩弹簧一16上,其侧板与主体框架14的侧壁贴合,排粉槽一18安装在主体框架14的出粉口下侧,弹簧轴一19安装在主体框架14的出粉口中间位置。参见图4所示,所述的传动机构2是:电机21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26的高速轴相连,减速器26的低速轴通过两个互相啮合的锥齿轮27与盘线滑轮23连接,钢丝绳24由盘线滑轮23发出,依次经过动滑轮25、定滑轮22后与送粉盒35上的吊耳连接。参见图5所示,所述的送粉机构3是:滑块36固定在送粉盒35上,压缩弹簧二31安装在送粉盒35的导套内,滑动板32放置在压缩弹簧二31上方并嵌入到送粉盒35的壁孔槽内,排粉槽二34安装在送粉盒35的出粉口下侧,弹簧轴二33安装在送粉盒35的出粉口中间位置。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当送料盒35位于初始位置时,U型板17被压在压力传感器15上,此时排粉槽一18处于水平状态,落下的金属粉从主体框架14的出粉口沿着排粉槽一18进入到送粉盒35当中,直到送粉盒35的重量达到一定的数值,压力传感器15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然后控制电机21启动;送料盒35开始沿着滑轨13上升,U型板17由于压力弹簧16的作用也紧随其后上升,U型板17的左侧板触碰到排粉槽一18并将其顶到竖直状态,弹簧轴一19能限制排粉槽一18的位姿。当滑动板32触碰到盖板11时,压缩弹簧二31被压缩,滑动板32相对送料盒35的外壁不断向下滑,直到滑动板32的出粉口与送料盒35的出粉口对应上,排粉槽二34被送料盒35中的金属粉冲击到水平状态,金属粉沿着排粉槽二34倾斜而下,停留一段时间后,金属粉被排尽。此时电机21开始反转,送料盒35下降,直到回到初始位置,整个装置按照此步骤循环往复进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对本技术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3D打印机的自动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粉室(1)、传动机构(2)、送粉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2)的盘线滑轮(23)与定滑轮(22)安装在送粉室(1)的盖板(11)上,动滑轮(25)安装在送粉机构(3)的送粉盒(35)上;所述送粉机构(3)的滑块(36)安装在送粉室(1)的滑轨(1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3D打印机的自动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粉室(1)、传动机构(2)、送粉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2)的盘线滑轮(23)与定滑轮(22)安装在送粉室(1)的盖板(11)上,动滑轮(25)安装在送粉机构(3)的送粉盒(35)上;所述送粉机构(3)的滑块(36)安装在送粉室(1)的滑轨(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3D打印机的自动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粉室(1)是:盖板(11)固定在主体框架(14)上面,滑轨(13)固定在主体框架(14)内壁,观察窗(12)通过铰链连接在主体框架(14)上,压力传感器(15)固定在主体框架(14)下面,压缩弹簧一(16)的下侧安装在主体框架(14)的导套内,U型板(17)的底板放置在压缩弹簧一(16)上,其侧板与主体框架(14)的侧壁贴合,排粉槽一(18)安装在主体框架(14)的出粉口下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先勇唐荣耀姜城贾帅孙炜佳魏子童王鹏吴帅贤杨嵩谢良稳肖雄黄磊弋翔宇闫佳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