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351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属于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翻盖和壳体,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凸起的吸嘴,翻盖的一侧与壳体的一侧铰接,翻盖可翻折地覆盖在壳体的上端,壳体和翻盖闭合后呈椭球状设置,此外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指印槽,翻盖的顶部设置有指示标记,指示标记指向翻盖开启的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根据人体使用习惯,从新设计装置的具体结构,使吸入装置的造型以及使用均符合人体工程学,从而提高患者的正确使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装置
,具体是涉及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干粉吸入剂中的微细药粉是否能有效的沉积到患者的肺部,达到有效治疗作用受三个因素的影响:(1)处方组成;(2)装置设计;(3)患者是否正确使用装置。虽然,目前医生开具处方后会给患者培训如何正确使用吸入装置,但是研究显示患者的装置误用率还是很高。患者装置的误用率给临床治疗有效性目的造成了隐患。因此需要在装置设计的源头考虑如何避免装置的误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根据人体使用习惯,从新设计装置的具体结构,从而提高患者的正确使用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包括:翻盖和壳体,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凸起的吸嘴,翻盖的一侧与壳体的一侧铰接,翻盖可翻折地覆盖在壳体的上端,壳体和翻盖闭合后呈椭球状设置,此外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指印槽,翻盖的顶部设置有指示标记,指示标记指向翻盖开启的方向。上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壳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一指印槽,与使用者的拇指相匹配,壳体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两指印槽,分别与使用者的食指和中指相匹配。上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翻盖和壳体通过圆弧形铰链连接。上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翻盖背离圆弧形铰链的一侧设置有开启片,且开启片靠近壳体。上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圆弧形铰链穿过壳体与壳体内的连杆连接。上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环状储藏块,环状储藏块的外圆周端面呈环形阵列均设有若干储药腔,储药腔为半开放式,且环状储藏块的中部通过连接轴与壳体连接,环状储藏块可绕连接轴的轴向转动。上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每一储药腔内嵌设有一储存有药粉的胶囊,且连杆背离圆弧形铰链的一端设置有刺针,刺针与特定位置处的储药腔内的胶囊相对。上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特定位置处的储药腔内的胶囊的上方设置有挡块,挡块与处于该特定位置的胶囊接触。上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刺针的外部还套设有脱离挡片。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通过拇指向上翻起翻盖打开并使用装置,符合人的日常开启的动作习惯;将壳体设计成符合人体手握持的曲面,整体类似于椭球体,且在壳体的两侧标识指引槽,指示患者握持位置,以提高患者的正确使用率;在翻盖打开的同时,壳体内部的刺针会移动刺破装有药粉的胶囊,单个胶囊内的药粉满足患者单次吸入,相对现有装置减少了使用步骤,便于患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的实施例中环形储藏块、储药腔以及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的实施例中连杆、刺针以及脱离挡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翻盖;101、指示标记;102、开启片;2、壳体;21、指印槽;3、吸嘴;4、环状储藏块;5、储药腔;6、胶囊;7、挡块;8、圆弧形铰链;9、连杆;10、刺针;11、脱离挡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作具体阐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的上端设置有凸起的吸嘴3,凸嘴3方便患者将吸入装置内的干粉吸入肺部,翻盖1的一侧与壳体2的一侧铰接,翻盖1可翻折地覆盖在壳体2的上端,使用时将翻盖1翻起使吸嘴露3出,使用完毕将翻盖1翻回使吸嘴3收纳于翻盖1下方,壳体2和翻盖1闭合后呈椭球状设置,增加握持的舒适感,此外壳体2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指印槽21,指印槽21与患者使用时手的握持位置相匹配,以增加握持的舒适度,以及可作为对患者握持姿势的提醒,翻盖1的顶部设置有指示标记101,指示标记101指向翻盖1开启的方向,其中指示标记101优选为单向指向的箭头,以提醒患者使用时翻盖1的开启方向。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壳体2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一指印槽21,与使用者的拇指相匹配,壳体2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两指印槽21,分别与使用者的食指和中指相匹配。以提示患者使用时将拇指食指以及中指握持在壳体2的指印槽21的位置处再进行使用,以规范使用时的握持姿势。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翻盖1和壳体2通过圆弧形铰链8连接,其中圆弧形铰链8靠近壳体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弧形长孔,壳体2处设置有滑动轴,滑动轴侧壁设置在弧形长孔内,且翻盖打开时,圆弧形铰链8设置有弧形长孔的一端可沿滑动轴滑动且深入壳体2内部,从而使连杆9向壳体2内深处移动。与后续壳体2内衔接的动作流程相匹配,便于吸入装置进行后续药粉的释放。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翻盖1背离圆弧形铰链的一侧设置有开启片102,且开启片102靠近壳体2。通过在翻盖1和壳体2的衔接处增加一个方便将翻盖翻起的凸起,方便患者开启翻盖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圆弧形铰链8穿过壳体2与壳体内2的连杆9连接。连杆9用于作为壳体2内部动作的触发机构,通过圆弧形铰链8在翻盖1翻起时的移动从而带动连杆9在其长度方向的移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环状储藏块4,环状储藏块4的外圆周端面呈环形阵列均设有若干储药腔5,储药腔5为半开放式,且环状储藏块4的中部通过连接轴与壳体2连接,环状储藏块4可绕连接轴的轴向转动,进一步的环状储藏块4可通过上紧的发条来驱动环状储藏块进行转动,上紧的发条可供环状储藏块4转动一周以上。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每一储药腔5内嵌设有一储存有药粉的胶囊6,且连杆9背离圆弧形铰链8的一端设置有刺针10,刺针10与特定位置处的储药腔5内的胶囊6相对。储藏腔5的长度方向与刺针10的长度方向一致,刺针10刺穿胶囊6后,胶囊6内的干粉漏出可用于患者吸入,随后刺针10还可将胶囊6从该储药腔内带出。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特定位置处的储药腔5内的胶囊6的上方设置有挡块7,挡块7与处于该特定位置的胶囊6接触,将胶囊6留置在特定位置(刺针相对的位置),留作刺针10刺破作业,当特定位置处的胶囊6被刺破且带出该储药腔5后,挡块7失去了可卡接的胶囊6,环状储藏块4在发条的带动下开始旋转,使下一个胶囊6旋转至该特定位置,挡块7将与下一个胶囊6卡接,用作下一次刺针10刺破作业。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刺针10的外部还套设有脱离挡片11,进一步的脱离挡片11的形状为圆环状,且该脱离挡片11的内径大于刺针10的直径,小于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盖和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凸起的吸嘴,所述翻盖的一侧与所述壳体的一侧铰接,所述翻盖可翻折地覆盖在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壳体和所述翻盖闭合后呈椭球状设置,此外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指印槽,所述翻盖的顶部设置有指示标记,所述指示标记指向所述翻盖开启的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盖和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凸起的吸嘴,所述翻盖的一侧与所述壳体的一侧铰接,所述翻盖可翻折地覆盖在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壳体和所述翻盖闭合后呈椭球状设置,此外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指印槽,所述翻盖的顶部设置有指示标记,所述指示标记指向所述翻盖开启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一所述指印槽,与使用者的拇指相匹配,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两所述指印槽,分别与使用者的食指和中指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和所述壳体通过圆弧形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背离所述圆弧形铰链的一侧设置有开启片,且所述开启片靠近所述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望丁孟胡齐张艳沈莹罗国军杜狄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黄河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