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297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护盖,所述护盖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设有热处理仓与分类针架,能够在使用前先将针具放入活动筐内,然后则可以在控制面板接通电源时进行操作,从而使得加热管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将活动筐内的针具进行预热处理,以便更好,并能在使用时将不同类型的针具分别放入不同的分类托板上,然后在需要使用时用手捏住提拉端子而向上提升,这样就可以使得串联件顺着无极升降轴进行提升,同时带动不同的分类托板提升并分离一定的间距,使得使用时更便于存取,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Rehabilitation nursing equip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中医治疗领域,特别涉及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
技术介绍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其中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极低;现有的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进行针灸前,需要对针灸用针进行消毒,有时还需要对针灸用针进行加热处理,但都是采用酒精炉等额外进行操作,其次,不同型号与用途的针灸用针无法很好的进行分类存放,且现有的存放设备缺乏一定的卫生保护措施,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护盖,所述护盖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所述主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热处理仓,所述热处理仓的一侧开设有工具槽,所述热处理仓的另一侧设置有分类针架。优选的,所述热处理仓包括顶框、加热管、活动筐与控制面板,所述热处理仓的中部设置有活动筐,所述活动筐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顶框,所述活动筐的下端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热处理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优选的,所述分类针架包括无极升降轴、提拉端子、分类托板与串联件,所述分类针架的中部设置有分类托板,所述分类托板的四周外表面均设置有串联件,所述串联件的内部设置有无极升降轴,所述串联件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提拉端子。优选的,所述活动筐通过顶框与主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加热管与控制面板之间设置有温控元件,所述加热管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温控元件与控制面板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外表面开设有电源连接口。优选的,所述分类托板与串联件的数量均为三组,所述无极升降轴与提拉端子的数量均为两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通过设置的热处理仓,能够在使用前先将针具放入活动筐内,然后则可以在控制面板接通电源时进行操作,从而使得加热管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将活动筐内的针具进行预热处理,以便更好地进行施针,同时还可以通过顶框将活动筐拆下,以便对内部结构进行清洁,通过设置的分类针架,能够在使用时将不同类型的针具分别放入不同的分类托板上,然后在需要使用时用手捏住提拉端子而向上提升,这样就可以使得串联件顺着无极升降轴进行提升,同时带动不同的分类托板提升并分离一定的间距,使得使用时更便于存取,整个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的图1中热处理仓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的图1中分类针架5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盖;2、热处理仓;3、主壳体;4、防滑条;5、分类针架;6、工具槽;21、顶框;22、加热管;23、活动筐;24、控制面板;51、无极升降轴;52、提拉端子;53、分类托板;54、串联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包括主壳体3,:主壳体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护盖1,护盖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4,主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热处理仓2,热处理仓2的一侧开设有工具槽6,热处理仓2的另一侧设置有分类针架5。热处理仓2包括顶框21、加热管22、活动筐23与控制面板24,热处理仓2的中部设置有活动筐23,活动筐2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顶框21,活动筐23的下端设置有加热管22,热处理仓2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4,有利于更好地进行针具的热处理;分类针架5包括无极升降轴51、提拉端子52、分类托板53与串联件54,分类针架5的中部设置有分类托板53,分类托板53的四周外表面均设置有串联件54,串联件54的内部设置有无极升降轴51,串联件5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提拉端子52,有利于更便捷的进行针具的分类存放;活动筐23通过顶框21与主壳体3活动连接,加热管22与控制面板24之间设置有温控元件,加热管22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温控元件与控制面板24固定连接,控制面板24的外表面开设有电源连接口,有利于更好地保持内部的温度范围;分类托板53与串联件54的数量均为三组,无极升降轴51与提拉端子52的数量均为两组,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分类。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分类针架5来将不同类型的针具分别放入不同的分类托板53上,然后在需要使用时用手捏住提拉端子52而向上提升,这样就可以使得串联件54顺着无极升降轴51进行提升,同时带动不同的分类托板53提升并分离一定的间距,使得使用时更便于存取,在需要对针具进行加热处理时则可以由热处理仓2来实现,在使用前先将针具放入活动筐23,然后则可以在控制面板24接通电源时进行操作,从而使得加热管22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将活动筐23内的针具进行预热处理,再加上加热管22与控制面板24之间的温控元件,可以使得热处理仓2内部的温度更好地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使得实际使用的效果更加理想,以便更好地进行施针,同时还可以通过顶框21将活动筐23拆下,因为活动筐23是通过顶框21与主壳体3上端的卡槽安装的,这样就可以以便于对内部结构进行清洁,最后再将护盖1关闭时,可以使得主壳体3内部保持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从而更有利于针具存放的卫生性,因为防滑条4的设置,可以使得护盖1在开关时更加便捷,有效避免了手滑情况的发生,同时对于相关的辅助工具或材料,可以放置于工具槽6内,最终便于实际使用时的拿取,整个操作简单快捷,较为实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包括主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护盖(1),所述护盖(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4),所述主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热处理仓(2),所述热处理仓(2)的一侧开设有工具槽(6),所述热处理仓(2)的另一侧设置有分类针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包括主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护盖(1),所述护盖(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4),所述主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热处理仓(2),所述热处理仓(2)的一侧开设有工具槽(6),所述热处理仓(2)的另一侧设置有分类针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仓(2)包括顶框(21)、加热管(22)、活动筐(23)与控制面板(24),所述热处理仓(2)的中部设置有活动筐(23),所述活动筐(2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顶框(21),所述活动筐(23)的下端设置有加热管(22),所述热处理仓(2)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内科康复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针架(5)包括无极升降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琼梁丹丹李雪芹王荣俊季益军王其勋张四春李卫民刘启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