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洪魁专利>正文

一种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29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包括连接杆和针杆,所述针杆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外壁上套接有防出血装置,所述针杆的下端设置有针头,所述针头的圆周内部设置有吸液口,所述防出血装置上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接在连接杆的上端圆周外部,所述连接套的周长内部设置有螺纹室,所述连接套通过螺纹室和连接杆固定连接,通过在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的上端加装防出血装置,使得在对人正常针灸不需要吸取积液时,因针头扎进体内造成的轻微出血不会因为针头内部中空的连通管而流出血液,在对积液部位吸取积液时,可以将防出血装置拧下将体内的积液顺着连通管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
本技术属于针灸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
技术介绍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现有的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在对患者积液部位针灸时,可通过吸液口将体内积液排出,但在对人正常针灸时,因为要扎进人体内部,血液可能会从吸液口顺着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人正常针灸时可能会有血液顺着吸液口流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包括连接杆和针杆,所述针杆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外壁上套接有防出血装置,所述针杆的下端设置有针头,所述针头的圆周内部设置有吸液口,所述防出血装置上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接在连接杆的上端圆周外部,所述连接套的周长内部设置有螺纹室,所述连接套通过螺纹室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室的圆周内部最上端设置有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和螺纹室通过胶液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的上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连接套和固定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前端最上侧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固定螺纹,所述连接杆通过固定螺纹和连接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圆周直径是针杆圆周直径的二倍。优选的,所述橡胶垫圈的圆周外径略小于螺纹室的圆周直径。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吸液口的圆周直径和出液口的圆周直径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长度略小于针杆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的上端加装防出血装置,使得在对人正常针灸不需要吸取积液时,因针头扎进体内造成的轻微出血不会因为针头内部中空的连通管而流出血液,在对积液部位吸取积液时,可以将防出血装置拧下将体内的积液顺着连通管流出,使得针在针灸使用时更加实用;本新型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在使用时,在吸取体内积液时,可以直接将针头插入到积液部位,积液即可从吸液口从针杆内部被体内压强顺着连接杆上端的出液口被排出,在正常针灸时,通过将防出血装置套接在连接杆的上端拧紧,通过橡胶垫圈使得连接杆的出液端被堵住形成密闭的环境,使得针灸过程中不会有血液顺着出液口流出,使用完成后用消毒水对针进行消毒处理,将防出血装置拧下,将针内部的排积液的连接管用消毒水冲洗干净即可。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防出血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出血装置;2、连接杆;3、针杆;4、针头;5、吸液口;6、固定螺纹;7、固定环;8、连接套;9、螺纹室;10、橡胶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包括连接杆2和针杆3,针杆3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杆2,连接杆2的圆周直径是针杆3圆周直径的二倍,因为针杆3较细,用手捏着扎进人体内不方便,所以需要在针杆3的上端设置一个圆周直径更大的连接杆2,方便握着连接杆2把控针杆3刺进人的体内连接杆2的长度略小于针杆3的长度,在针灸时有的穴位比较深,所以针杆3的长度需要长一些,而连接杆2的作用主要是方便用手握住方便控制针杆3,所以连接杆2的长度略短一些,连接杆2的上端外壁上套接有防出血装置1,针杆3的下端设置有针头4,针头4的圆周内部设置有吸液口5,连接杆2的上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出液口,吸液口5的圆周直径和出液口的圆周直径大小相同,积液从吸液口5进入针杆3内部的联通管,又从连接杆2上端的出液口排出,所以吸液口5和出液口的圆周直径大小相同,防出血装置1上设置有连接套8,连接套8套接在连接杆2的上端圆周外部,连接套8的周长内部设置有螺纹室9,连接套8通过螺纹室9和连接杆2固定连接,连接杆2的前端最上侧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固定螺纹6,连接杆2通过固定螺纹6和连接套8固定连接,通过固定螺纹6使得连接杆2与连接套8连接在一起,这样的连接方式在来回拆卸时会比较方便,而且连接牢固性较为可靠,螺纹室9的圆周内部最上端设置有橡胶垫圈10,橡胶垫圈10和螺纹室9通过胶液固定连接,橡胶垫圈10的圆周外径略小于螺纹室9的圆周直径,橡胶垫圈10的作用是在连接套8套接在连接杆2上端时,通过橡胶垫圈10使螺纹室9内部形成密闭性较好的空间,这样出液口没有空气流通,就不会有血液从出液口进入到针杆3内部,连接套8的上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环7,连接套8和固定环7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针灸的原理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潋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在使用时,在吸取体内积液时,可以直接将针头4插入到积液部位,积液即可从吸液口5从针杆3内部被体内压强顺着连接杆2上端的出液口被排出,在正常针灸时,通过将防出血装置1套接在连接杆2的上端拧紧,通过橡胶垫圈10使得连接杆2的出液端被堵住形成密闭的环境,使得针灸过程中不会有血液顺着出液口流出,使用完成后用消毒水对针进行消毒处理,将防出血装置1拧下,将针内部的排积液的连接管用消毒水冲洗干净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包括连接杆(2)和针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3)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上端外壁上套接有防出血装置(1),所述针杆(3)的下端设置有针头(4),所述针头(4)的圆周内部设置有吸液口(5),所述防出血装置(1)上设置有连接套(8),所述连接套(8)套接在连接杆(2)的上端圆周外部,所述连接套(8)的周长内部设置有螺纹室(9),所述连接套(8)通过螺纹室(9)和连接杆(2)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室(9)的圆周内部最上端设置有橡胶垫圈(10),所述橡胶垫圈(10)和螺纹室(9)通过胶液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8)的上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连接套(8)和固定环(7)通过焊接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包括连接杆(2)和针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3)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上端外壁上套接有防出血装置(1),所述针杆(3)的下端设置有针头(4),所述针头(4)的圆周内部设置有吸液口(5),所述防出血装置(1)上设置有连接套(8),所述连接套(8)套接在连接杆(2)的上端圆周外部,所述连接套(8)的周长内部设置有螺纹室(9),所述连接套(8)通过螺纹室(9)和连接杆(2)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室(9)的圆周内部最上端设置有橡胶垫圈(10),所述橡胶垫圈(10)和螺纹室(9)通过胶液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8)的上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连接套(8)和固定环(7)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取积液的多功能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洪魁
申请(专利权)人:董洪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