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针及采血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77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血针,包括:针柄,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针体,针体的一部分位于针柄的第一端内,针体的针尖处于针柄的第一端之外;针帽,针帽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针帽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针覆盖部,第一针覆盖部可移除的覆盖住针尖,其中:针帽在第一端的第一侧设置有凸台;凸台的中心轴线与设置于针柄中的针体的轴线垂直;所述针帽在第一端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凹陷部,且所述凸台与所述凹陷部设置成所述凸台适于配合连接到所述凹陷部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采血针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上述采血针,其中:两个相邻采血针中,一个采血针的凸台配合连接到另一个采血针的凹陷部中。利用上述方案,可以有助于采血针不散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血针及采血针组件
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采血笔配合使用的采血针以及一种采血针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采血针采血完毕后需要先从采血笔中退出再将针尖按到针帽上,防止针尖误伤他人,此过程针尖在无保护情况下持续时间较长,存在安全隐患;且采血针体积通常较大,要求采血笔摘掉笔帽后才可以进行装卸。为了满足安装和移除采血针的需求,现有结构设计为先暴露采血针针尖再用针帽覆盖针尖的方式,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此外,采血针包装时通常采用几支一袋或者几支一盒,容易不小心散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提出本技术。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提出一种采血针,包括:针柄,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针体,针体的一部分位于针柄的第一端内,针体的针尖处于针柄的第一端之外;针帽,针帽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针帽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针覆盖部,所述第一针覆盖部可移除的覆盖住所述针尖,其中:所述针帽在第一端的第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中心轴线与设置于针柄中的针体的轴线垂直;所述针帽在第一端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凹陷部,且所述凸台与所述凹陷部设置成所述凸台适于配合连接到所述凹陷部中。可选的,所述凸台适于在针帽从针尖移除后覆盖住所述针尖。可选的,所述凹陷部设置在所述凸台的相对侧,且两者的中心轴线彼此重合。可选的,所述针帽设置有与所述凸台大体同轴设置的大径部,所述大径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凸台的直径,且所述凹陷部设置于所述大径部。可选的,所述凸台具有预定高度,且针尖适于沿凸台的中心轴线插入到所述凸台之内。可选的,所述凸台的预定高度在2.5mm-3.5mm的范围内。可选的,所述凸台为圆柱形凸台或者锥形凸台。可选的,所述针帽的第二端设置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具有适于与采血笔的出针口配合的配合直径,所述针帽的第二端在配合部的靠近针尖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针覆盖部,所述针尖插入到所述第一针覆盖部中;且所述凸台的最大直径不大于所述配合部的配合直径。可选的,所述针帽的第二端在所述配合部的远离针尖的一侧设置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配合直径。可选的,所述凸台的端部设置有盲孔。可选的,所述凸台与所述凹陷部适于彼此过盈配合连接。可选的,所述凸台与所述凹陷部适于彼此卡扣连接。可选的,所述凸台的端部设置有沿凸台的中心轴线设置的容纳孔,围绕所述容纳孔形成孔壁;所述凹陷部设置有配合内环,所述配合内环沿所述凹陷部的中心轴线设置,且所述配合内环的径向外壁与所述凹陷部的径向内壁之间形成配合空间;所述凸台的所述孔壁适于进入所述配合空间。可选的,所述凹陷部具有大径凹陷部与小径凹陷部,所述大径凹陷部作为引导所述孔壁进入所述小径凹陷部的径向内壁与所述配合内环的径向外壁之间的配合空间的引导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外的示例性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采血针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采血针,其中:两个相邻采血针中,一个采血针的凸台配合连接到另一个采血针的凹陷部中。可选的,每一个所述采血针中,所述针帽的第二端在所述配合部的远离针尖的一侧设置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配合直径;所述凹陷部设置在所述凸台的相对侧,且两者的中心轴线彼此重合;且相邻的两个采血针的针柄的轴线彼此平行,且凸缘部彼此相对的间隔开或者彼此抵接。在本技术中,基于凸台与凹陷部之间的配合,可以使得相邻的两个采血针并排排列,从而有助于采血针的排放,避免或减少散乱。此外,在本技术中,在凸台还可以用于在采血操作之后再次覆盖针尖的部件的情况下,有助于提高提高采血针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的主视图;图2为沿图1中采血针的A-A线截得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的采血针的立体图;图4为图1中的采血针移除针帽后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采血针在移除针帽后,针帽的第二针覆盖部覆盖针尖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组件的示意图,其中多个采血针并排连接在一起;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采血针的截面图;图9为图7中的采血针移除针帽后,针帽的第二针覆盖部设置到针尖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下面结合附图1-5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如图1-5所示,采血针包括:针体;针柄20,针体固定于针柄,且针尖30从针柄的第一端(例如图4中的上端)露出,针柄的第二端适于插入到针座的针座槽,针柄的第二端具有卡槽21,适于与采血笔进行装夹;以及针帽10,其可移除,以暴露针尖30。如图1-3所示,针帽10在一侧设有凸台11。若凸台还需要用于覆盖针尖30,则凸台11一端有深度例如1mm的盲孔13,包裹采血针针尖时可使针尖一部分悬空,减小针尖插入针帽时的阻力。在图示的示例中,凸台11设置有盲孔13,凸台也可以不设置盲孔,只要可以供针尖插入而覆盖住针尖即可。如图2所示,针帽10的第二端(图2中的下端)设置有配合部15,所述配合部15具有适于与采血笔(采血针安装于其上)的出针口配合的配合直径,所述针帽10的第二端在配合部15的靠近针尖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针覆盖部(在图2中为针帽的下端部),所述针尖30插入到所述第一针覆盖部中。配合部15适于与采血笔出针口等直径,用于防止或减少采血针插入针座槽时晃动;而凸缘部14的直径则大于出针口的直径,其纵向位置刚好允许采血针装入针座槽,对安装采血针起到限位和提示的作用。若需要凸台11在采血操作后覆盖针尖30,则凸台11的最大直径需不大于所述配合部的配合直径。如图2所示,所述针帽11的第二端在所述配合部15的远离针尖的一侧设置有凸缘部14,所述凸缘部14的直径大于所述配合直径。如图1-3所示,所述凸台11的中心轴线与设置于针柄中的针体的轴线垂直;所述针帽11在第一端(图2中的上端)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凹陷部12(参见图3),且所述凸台11与所述凹陷部12设置成所述凸台11适于配合连接到所述凹陷部12中,参见图6。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对于凸台11与凹陷部12之间的配合,所述凸台为圆柱形凸台或者锥形凸台。也可以是其它能够与凹陷部12配合的突起结构。采血完成后,凸台11可以通过出针口按入,如图5所示,采血针的针尖30被凸台11覆盖。凸台11的高度为在2.5mm-3.5mm的范围内,例如可以为2.5mm、3mm和3.5mm。在图1-5所示的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血针,包括:/n针柄,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n针体,针体的一部分位于针柄的第一端内,针体的针尖处于针柄的第一端之外;/n针帽,针帽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针帽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针覆盖部,所述第一针覆盖部可移除的覆盖住所述针尖,/n其特征在于:/n所述针帽在第一端的第一侧设置有凸台;/n所述凸台的中心轴线与设置于针柄中的针体的轴线垂直;/n所述针帽在第一端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凹陷部,且所述凸台与所述凹陷部设置成所述凸台适于配合连接到所述凹陷部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针,包括:
针柄,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
针体,针体的一部分位于针柄的第一端内,针体的针尖处于针柄的第一端之外;
针帽,针帽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针帽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针覆盖部,所述第一针覆盖部可移除的覆盖住所述针尖,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帽在第一端的第一侧设置有凸台;
所述凸台的中心轴线与设置于针柄中的针体的轴线垂直;
所述针帽在第一端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凹陷部,且所述凸台与所述凹陷部设置成所述凸台适于配合连接到所述凹陷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适于在针帽从针尖移除后覆盖住所述针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部设置在所述凸台的相对侧,且两者的中心轴线彼此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帽设置有与所述凸台大体同轴设置的大径部,所述大径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凸台的直径,且所述凹陷部设置于所述大径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具有预定高度,且针尖适于大体沿凸台的中心轴线插入到所述凸台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的预定高度在2.5mm-3.5mm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为圆柱形凸台或者锥形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帽的第二端设置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具有适于与采血笔的出针口配合的配合直径,所述针帽的第二端在配合部的靠近针尖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针覆盖部,所述针尖插入到所述第一针覆盖部中;且
所述凸台的最大直径不大于所述配合部的配合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波崔成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