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采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81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采血针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采血针,其包括底部设置有弹簧固定柱的外壳、与外壳顶部连接的触发器、分别经第一弹簧与弹簧固定柱连接和经第二弹簧与触发器顶端连接的针芯、与针芯顶部连接的拧断器;所述弹簧固定柱为实心弹簧固定柱或空心弹簧固定柱;所述触发器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发射孔;所述针芯内部设置有针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安全采血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避免了采血针外漏所造成的细菌感染,完成采血之后针体能够回缩到外壳中,避免了受到二次伤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安全采血针适用人群广泛,盲人也可以准确找到发射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采血针
本技术涉及采血针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采血针。
技术介绍
采血针是一种最基本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适用于医院或诊所等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为患者采血、检验患者身体健康情况而专利技术的。为了减少或杜绝传染病、血源疾病在健康人群体中传播,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立法强制使用安全采血针,但是目前常见和已知的采血针普遍存在使用后针头外露,导致医护及相关人员二次地伤害,使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对社会造成危害和对社会健康人群身体造成威胁。同时,患者直接看到针头,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儿童)。采血针普遍存在专利授权后无法转化为生产等缺陷,就是部分能够转化为生产,也只能采用手工组装,属密集型产品,并采用手工组装易导致产品细菌参数超标或手工装针时一不小心被针头刺破手指,导致细菌侵入人体等危害,目前采血针都存在设计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采血针,其包括底部设置有弹簧固定柱的外壳、与外壳顶部连接的触发器、分别经第一弹簧与弹簧固定柱连接和经第二弹簧与触发器顶端连接的针芯、与针芯顶部连接的拧断器;所述弹簧固定柱为实心弹簧固定柱或空心弹簧固定柱;所述触发器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发射孔;所述针芯内部设置有针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触发器左右两侧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外壳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卡勾。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簧与针芯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卡柱;所述第二弹簧与针芯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卡柱。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触发器与针芯之间设置有相互卡接的锁定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与延伸板连接的斜部和与第二卡柱连接的第一卡台。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针芯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卡台。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发射孔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内部底部设置有导向卡台。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实心弹簧固定柱周围设置有棱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空心弹簧固定柱由互不连接的片体构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安全采血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避免了采血针外漏所造成的细菌感染,完成采血之后针体能够回缩到外壳中,避免了受到二次伤害;本技术提供的安全采血针适用人群广泛,盲人也可以准确找到发射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安全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安全采血针外壳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安全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安全采血针外壳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安全采血针触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安全采血针针芯的结构示意图。1-实心弹簧固定柱;2-外壳;3-触发器;4-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针芯;7-拧断器;8-棱角;9-发射孔;10-延伸板;11-卡勾;12-第一卡柱;13-第二卡柱;14-斜部;15-第一卡台;16-第二卡台;17-凸起;18-导向卡台;19-孔隙;20-空心弹簧固定柱;21-孔洞;22-针体;23-锁定机构;24-片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技术,但不局限于以下给出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采血针,其包括底部设置有弹簧固定柱的外壳2、与外壳2顶部连接的触发器3、分别经第一弹簧4与弹簧固定柱1连接和经第二弹簧5与触发器3顶端连接的针芯6、与针芯6顶部连接的拧断器7;所述弹簧固定柱为实心弹簧固定柱1或空心弹簧固定柱20;所述触发器3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发射孔9;所述针芯内部设置有针体22。优选地,所述针体顶部距离针芯顶部13~18mm。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器3左右两侧设置有延伸板10;所述外壳2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卡勾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簧4与针芯6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卡柱12;所述第二弹簧5与针芯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卡柱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器3与针芯6之间设置有相互卡接的锁定机构23。优选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与延伸板10连接的斜部14和与第二卡柱13连接的第一卡台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针芯6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卡台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孔9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17。优选地,所述凸起17的个数为12个,发射孔9左右两端凸起17排列相同,为三行两列,中间一行的凸起在发射孔9圆心所在的直线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2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导向卡台18。优选地,所述导向卡台18的个数为2个。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实心弹簧固定柱1周围设置有棱角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弹簧固定柱为实心弹簧固定柱1时,所述外壳2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孔隙19。优选地,所述孔隙19的直径小于实心弹簧固定柱1底面直径。优选地,所述孔隙19的个数为4个。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心弹簧固定柱20由互不连接的片体24构成。优选地,所述片体24的个数为2~6个。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弹簧固定柱为空心弹簧固定柱20时,所述外壳2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与空心弹簧固定柱20底面直径大小相同的孔洞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卡台18距离实心弹簧固定柱1或空心弹簧固定柱20的最短距离为第一弹簧4的线径。线径:线径为第一弹簧4钢丝的直径。所述安全采血针的使用方法包括:拧断拧断器,将发射孔对准采血部位,按压即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安全采血针,如图1和图6所示,其包括底部设置有实心弹簧固定柱1的外壳2、与外壳2顶部连接的触发器3、分别经第一弹簧4与实心弹簧固定柱1连接和经第二弹簧5与触发器3顶端连接的针芯6、与针芯6顶部连接的拧断器7;所述实心弹簧固定柱1周围设置有棱角8;所述触发器3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发射孔9;所述针芯内部设置有针体22,所述针体顶部距离针芯顶部13mm;所述触发器3左右两侧设置有延伸板10;所述外壳2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卡勾11;所述第一弹簧4与针芯6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卡柱12;所述第二弹簧5与针芯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卡柱13;所述触发器3与针芯6之间设置有相互卡接的锁定机构23,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与延伸板10连接的斜部14和与第二卡柱13连接的第一卡台15;所述针芯6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卡台16;所述外壳2内部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部设置有弹簧固定柱的外壳、与外壳顶部连接的触发器、分别经第一弹簧与弹簧固定柱连接和经第二弹簧与触发器顶端连接的针芯、与针芯顶部连接的拧断器;所述弹簧固定柱为实心弹簧固定柱或空心弹簧固定柱;所述触发器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发射孔;所述针芯内部设置有针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部设置有弹簧固定柱的外壳、与外壳顶部连接的触发器、分别经第一弹簧与弹簧固定柱连接和经第二弹簧与触发器顶端连接的针芯、与针芯顶部连接的拧断器;所述弹簧固定柱为实心弹簧固定柱或空心弹簧固定柱;所述触发器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发射孔;所述针芯内部设置有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左右两侧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外壳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卡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与针芯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卡柱;所述第二弹簧与针芯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卡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与针芯之间设置有相互卡接的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述林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爱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