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23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血针,包括:外套,一端设置有出针口,另一端设置有容纳端口,外套内部设置有针芯导向部;内套,内套的一端自容纳端口进入外套,内套的另一端位于容纳端口之外;针芯,设置有采血针体;弹簧。基于按压内套,内套从第一周向位置转动到第二周向位置;在第一周向位置,外套与针芯抵接以阻止针芯发射,在第二周向位置,针芯适于进入针芯导向部以发射;内套的筒体的径向外侧设置有第一凸起,外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阻挡部,在内套处于第一周向位置时,第一凸起位于第一阻挡部在周向方向上的一侧,而在内套处于第二周向位置时,第一凸起位于另一侧,且第一阻挡部阻止第一凸起周向移动到第一阻挡部的所述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血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血针。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采血针所采用的方案中,一般是通过按压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的内套,使得针芯发射。但是,在患者按压力度过大的情况下,会出现采血针刺入深度过深的情况。此外,因为采用整体按压采血针的方式来按压内套,内套的按压操作并不方便。此外,有必要加强防止采血针被二次使用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在顶部按压来触发采血操作的采血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采血针,包括:外套,一端设置有出针口,另一端设置有容纳端口,外套内部设置有针芯导向部;内套,所述内套的一端自所述容纳端口进入所述外套,所述内套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容纳端口之外;针芯,设置有采血针体,所述针芯可随内套沿周向方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内套的一端;和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针芯与内套之间,为针芯沿所述针芯导向部朝向出针口轴向移动提供动力,其中:基于内套在朝向出针口的方向上的轴向移动,所述内套从相对于外套的第一周向位置转动到第二周向位置;在第一周向位置,外套与针芯抵接以阻止针芯发射,在第二周向位置,针芯适于进入针芯导向部以发射;所述内套的筒体的径向外侧设置有第一凸起(28),所述外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阻挡部(312),在内套处于第一周向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位于第一阻挡部在周向方向上的一侧,而在内套处于第二周向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位于第一阻挡部在周向方向上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一阻挡部阻止处于第一阻挡部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一凸起周向移动到第一阻挡部的所述一侧。可选的,所述外套设置有第二阻挡部和第三阻挡部,所述第二阻挡部与第三阻挡部沿周向方向依次布置,且第三阻挡部为周向倾斜延伸阻挡部;所述内套的所述另一端设置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阻挡部和第三阻挡部均适于与所述第二凸起配合以阻止所述第二凸起在从出针口到容纳端口的方向上移动;且在内套处于第一周向位置时,第二凸起与第二阻挡部抵接,在内套处于第二周向位置时,第二凸起与第三阻挡部抵接。可选的,所述第二阻挡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套内壁的周向突起,所述周向突起径向向内凸出,所述周向突起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二凸起配合以阻止所述第二凸起在从出针口到容纳端口的方向上移动的阻止面。可选的,所述第三阻挡部包括周向倾斜延伸阻挡面,所述周向倾斜延伸阻挡面与所述阻止面之间设置有轴向延伸阻挡面,轴向延伸阻挡面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周向倾斜延伸阻挡面,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阻止面。可选的,所述内套的所述另一端设置弹性臂,弹性臂的端部设置有自所述弹性臂径向向外突出的所述第二凸起。可选的,所述外套内设置有配合引导斜面,所述第二凸起适于与所述配合引导斜面抵接而带动弹性臂径向向内变形。可选的,所述第二凸起设置有与所述配合引导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凸起斜面。可选的,所述第二阻挡部包括设置在外套内壁上的凹槽或卡槽或穿过外套的筒壁的通孔,所述凹槽或卡槽或通孔适于与所述第二凸起配合以阻止所述第二凸起在从容纳端口到出针口的方向上移动;或所述第二阻挡部包括能够径向向外弹性变形的、一端连接到外套的内壁另一端朝向出针口倾斜向内延伸的倾斜悬臂,所述第二凸起在通过所述倾斜悬臂的过程中径向向外挤压所述倾斜悬臂,所述第二凸起通过所述倾斜悬臂后,所述倾斜悬臂的所述另一端径向向内移动以阻止所述第二凸起在从容纳端口到出针口的方向上移动。可选的,所述外套内部设置有邻近所述针芯导向部的定位面,所述针芯具有与所述定位面抵接的抵接端面;所述外套内部设置有旋转引导部,所述内套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旋转引导部配合的旋转配合部;且基于内套在朝向出针口的方向上的轴向移动,所述旋转配合部与所述旋转引导部配合以使得所述内套在周向方向上旋转,且基于所述旋转,所述抵接端面适于离开所述定位面进入所述针芯导向部。可选的,所述内套设置有引导槽,所述针芯具有与所述引导槽配合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引导槽内,所述引导槽适于带动导向件从而带动针芯沿周向方向转动。可选的,所述导向件的一个端面构成所述抵接端面。可选的,所述旋转引导部包括周向倾斜面;所述引导槽的端部构成所述旋转配合部而适于与所述周向倾斜面接合;或者所述内套的外侧设置有径向向外突出的配合凸缘,所述配合凸缘构成所述旋转配合部而适于与所述周向倾斜斜面接合。可选的,所述旋转引导部包括设置在外套内部的倾斜筋,所述倾斜筋径向向内凸出且具有所述周向倾斜面。可选的,所述周向倾斜面在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针芯导向部的外侧;所述外套还设置有与所述周向倾斜面相接的周向平面,在基于内套的转动所述旋转配合部从周向倾斜面移动到周向平面的情况下,所述引导槽与针芯导向部在轴向方向上对齐以允许导向件从引导槽向针芯导向部移动。可选的,所述旋转引导部为倾斜导槽;所述旋转配合部为自内套径向向外凸出的配合凸部,所述配合凸部适于在所述倾斜导槽内移动。可选的,在轴向方向上,内套内的抵接件与针芯抵接而施加朝向出针口方向的抵接力,外套内的部件与针芯抵接而施加朝向容纳端口的抵接力,针芯同时与内套内的抵接件抵接且与外套抵接,以阻止内套在轴向方向上朝出针口移动。可选的,所述针芯在设置弹簧的一端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抵接件与所述支撑面适于彼此抵接;所述针芯还包括设置在采血针体上的针帽,针帽通过出针口穿出外套,针帽具有针帽挂台,针帽挂台适于基于弹簧的势能而抵接所述外套的一端的内端面,所述出针口设置有允许针帽挂台仅在特定方位通过的开口通道;支撑面与抵接件的抵接以及针帽挂台与外套的内端面的抵接共同阻止内套在轴向方向上朝向外套内移动。可选的,所述外套内部设置有邻近所述针芯导向部的定位面,所述针芯具有与所述定位面抵接的抵接端面;在针芯与内套内的抵接件抵接且针芯与外套抵接的情况下,所述抵接端面与所述定位面在轴向方向上存在预定距离。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的针芯的立体示意图;图2A至图2E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的内套的示意性主视图、俯视图、剖视图、剖视图、立体图;图3A至图3E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的外套的示意性立体图、立体图、俯视图、剖视图、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的端盖的立体示意图;图5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针帽并未从针芯移除;图5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针帽并未从针芯移除,且支撑面与抵接件抵接,针帽挂台与外套的内端面抵接;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针帽已经从针芯移除,且针芯与外套抵接;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针芯处于发射过程中,且针尖并未从出针口刺出;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针芯处于发射过程中,且针尖从出针口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血针,包括:/n外套(30),一端设置有出针口(31),另一端设置有容纳端口,外套内部设置有针芯导向部(36);/n内套(20),所述内套的一端自所述容纳端口进入所述外套,所述内套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容纳端口之外;/n针芯(10),设置有采血针体,所述针芯可随内套沿周向方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内套的一端;和/n弹簧(50),所述弹簧设置在针芯与内套之间,为针芯沿所述针芯导向部朝向出针口轴向移动提供动力,/n其中:/n基于内套在朝向出针口的方向上的轴向移动,所述内套从相对于外套的第一周向位置转动到第二周向位置;/n在第一周向位置,外套与针芯抵接以阻止针芯发射,在第二周向位置,针芯适于进入针芯导向部以发射;/n所述内套的筒体的径向外侧设置有第一凸起(28),所述外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阻挡部(312),在内套处于第一周向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位于第一阻挡部在周向方向上的一侧,而在内套处于第二周向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位于第一阻挡部在周向方向上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一阻挡部阻止处于第一阻挡部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一凸起周向移动到第一阻挡部的所述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针,包括:
外套(30),一端设置有出针口(31),另一端设置有容纳端口,外套内部设置有针芯导向部(36);
内套(20),所述内套的一端自所述容纳端口进入所述外套,所述内套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容纳端口之外;
针芯(10),设置有采血针体,所述针芯可随内套沿周向方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内套的一端;和
弹簧(50),所述弹簧设置在针芯与内套之间,为针芯沿所述针芯导向部朝向出针口轴向移动提供动力,
其中:
基于内套在朝向出针口的方向上的轴向移动,所述内套从相对于外套的第一周向位置转动到第二周向位置;
在第一周向位置,外套与针芯抵接以阻止针芯发射,在第二周向位置,针芯适于进入针芯导向部以发射;
所述内套的筒体的径向外侧设置有第一凸起(28),所述外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阻挡部(312),在内套处于第一周向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位于第一阻挡部在周向方向上的一侧,而在内套处于第二周向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位于第一阻挡部在周向方向上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一阻挡部阻止处于第一阻挡部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一凸起周向移动到第一阻挡部的所述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其中:
所述外套设置有第二阻挡部(310)和第三阻挡部(311),所述第二阻挡部与第三阻挡部沿周向方向依次布置,且第三阻挡部为周向倾斜延伸阻挡部;
所述内套的所述另一端设置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二凸起(24),所述第二阻挡部和第三阻挡部均适于与所述第二凸起配合以阻止所述第二凸起在从出针口到容纳端口的方向上移动;且
在内套处于第一周向位置时,第二凸起与第二阻挡部抵接,在内套处于第二周向位置时,第二凸起与第三阻挡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针,其中:
所述第二阻挡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套内壁的周向突起,所述周向突起径向向内凸出,所述周向突起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二凸起配合以阻止所述第二凸起在从出针口到容纳端口的方向上移动的阻止面(310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血针,其中:
所述第三阻挡部包括周向倾斜延伸阻挡面(311),所述周向倾斜延伸阻挡面与所述阻止面(310a)之间设置有轴向延伸阻挡面(316),轴向延伸阻挡面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周向倾斜延伸阻挡面,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阻止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针,其中:
所述内套的所述另一端设置弹性臂(26),弹性臂的端部设置有自所述弹性臂径向向外突出的所述第二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血针,其中:
所述外套内设置有配合引导斜面(34),所述第二凸起适于与所述配合引导斜面抵接而带动弹性臂径向向内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血针,其中:
所述第二凸起设置有与所述配合引导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凸起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针,其中:
所述第二阻挡部包括设置在外套内壁上的凹槽或卡槽或穿过外套的筒壁的通孔,所述凹槽或卡槽或通孔适于与所述第二凸起配合以阻止所述第二凸起在从容纳端口到出针口的方向上移动;或
所述第二阻挡部包括能够径向向外弹性变形的、一端连接到外套的内壁另一端朝向出针口倾斜向内延伸的倾斜悬臂,所述第二凸起在通过所述倾斜悬臂的过程中径向向外挤压所述倾斜悬臂,所述第二凸起通过所述倾斜悬臂后,所述倾斜悬臂的所述另一端径向向内移动以阻止所述第二凸起在从容纳端口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波崔成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