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16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采血器,包括:壳体;刀座,设置在壳体中;弹性部件,其提供使得刀座枢转的弹力;触发部,其包括操作端和抵接端,触发部具有枢转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操作端延伸到壳体之外,抵接端位于壳体内,基于对操作端的操作,触发部适于从阻止刀座枢转的第一位置枢转到允许刀座基于弹性部件的弹力而枢转的第二位置,抵接端,其中:壳体内设置有配合柱,与触发部间隔开的位于触发部的上侧;触发部的上侧连接有弹性臂,弹性臂的端部包括阻挡部,弹性臂的端部适于在触发部处于第一位置时位于配合柱的一侧,而在触发部从第一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时位于配合部的另一侧,且阻挡部为述弹性臂的端部从第一配合柱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过程中提供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血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血器。
技术介绍
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是指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集足跟血进行的检查。主要针对发病率较高,早期无明显症状但有实验室阳性指标,能够确诊并且可以治疗的疾病。目前,对新生儿足跟采血,一般通过两类采血器来实现:一类采血器是普通的末梢采血器,这类采血器械通过针刺的方式实现采血,其主要应用在指腹采血;另一类采血器械是专为足跟采血设计的足跟采血器,这类采血器通过刀片划口的方式实现采血。足跟采血器相比于现有的普通末梢采血器,具有出血量大,疼痛感轻的优点,因此,在新生儿足跟采血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足跟采血器作为一次性耗材,其构成件较多、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采血器,尤其是一种足部采血器,其具有构件数量少、结构简单的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采血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容纳空腔,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刀座,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容纳空腔内,所述刀座上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适于在刀座枢转时经由所述第一开口露出到壳体之外;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腔内,其一端连接到壳体,其另一端连接到刀座上,以提供使得刀座枢转的弹力;触发部,触发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操作端和抵接端,触发部适于绕设置到所述壳体的枢转轴枢转,操作端自第二开口延伸到壳体之外,抵接端位于容纳空腔内,基于对所述操作端的操作,所述触发部适于从第一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所述抵接端适于抵接刀座(30)以阻止刀座枢转,在第二位置,所述抵接端与刀座脱离以允许刀座基于弹性部件的弹力而枢转,其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配合柱,与触发部间隔开的位于触发部的上侧;触发部的上侧连接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端部位于容纳空腔内且包括阻挡部,所述弹性臂的端部适于在触发部处于第一位置时位于第一配合柱的一侧,而在触发部从第一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时位于第一配合部的另一侧,且所述阻挡部为所述弹性臂的端部从第一配合柱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过程中提供阻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采血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容纳空腔,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刀座,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容纳空腔内,所述刀座上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适于在刀座枢转时经由所述第一开口露出到壳体之外;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腔内,其一端连接到壳体,其另一端连接到刀座上,以提供使得刀座枢转的弹力;触发部,触发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操作端和抵接端,触发部适于绕设置到所述壳体的枢转轴枢转,操作端自第二开口延伸到壳体之外,抵接端位于容纳空腔内,基于对所述操作端的操作,所述触发部适于从第一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所述抵接端适于抵接刀座以阻止刀座枢转,在第二位置,所述抵接端与刀座脱离以允许刀座基于弹性部件的弹力而枢转,其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配合柱,与触发部间隔开的位于触发部的上侧;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配合柱,与触发部间隔开的位于触发部的下侧;所述触发部的上侧连接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端部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设置在容纳空腔内且适于与第一配合柱配合,在触发部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弯曲部的上侧面与所述第一配合柱的下侧外周面抵接;所述弯曲部的末端向上弯曲以在触发部处于第一位置时为弹性臂与第一配合柱脱离接合提供阻力;且所述触发部的下侧连接有导向臂,所述导向臂适于在触发部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在与第二配合柱的外周面抵接时在第二配合柱的外侧滑过第二配合柱。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器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器内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采血器在使用之前的状态;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器内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采血器在使用之后的状态;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器的剖视图,其中示出了在采血器使用之前,触发部的抵接端与刀座的配合状态;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器的触发部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器的刀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器的示例性局部剖视图,主要示出了刀座的两个凸起与两个引导槽之间的配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专利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限制。下面参照图1-6示例性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采血器。如图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的采血器包括:壳体20,壳体内形成容纳空腔,壳体具有第一开口20A和第二开口20B,如图1所示;刀座30,如图2和图6所示,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容纳空腔内,刀座30上设置有刀片32,刀片32适于在刀座30枢转时经由第一开口20A露出到壳体20之外;弹性部件40,如图2所示,设置在所述容纳空腔内,其一端连接到壳体20,在附图2中,其连接到后面提到的第二配合柱22,弹性部件40的另一端连接到刀座30上,以提供使得刀座枢转的弹力;触发部10,如图5所示,触发部10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操作端11和抵接端16,触发部10适于绕设置到壳体20的枢转轴23枢转(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枢转轴23与触发部10上设置的通孔17配合,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枢转轴,虽然在附图中示出为固定到壳体10,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中枢转轴也包括了枢转轴固定到触发部而与之配合的枢转孔则设置到壳体上的情形),操作端11自第二开口20B延伸到壳体20之外,抵接端16位于容纳空腔内,基于对操作端11的操作,触发部10适于从第一位置(图2中的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图3中的位置),在第一位置,抵接端16适于抵接刀座30以阻止刀座枢转(参见图4和图2),在第二位置,抵接端16与刀座30脱离以允许刀座30基于弹性部件40的弹力而枢转,其中:如图2所示,壳体20内设置有第一配合柱21,与触发部10间隔开的位于触发部的上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位于触发部的上侧表示在触发部10的S1一侧的位置;如图2所示,壳体20内设置有第二配合柱22,与触发部10间隔开的位于触发部的下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位于触发部的下侧表示在触发部的S2一侧的位置;如图2和5所示,触发部10的上侧连接有弹性臂12,弹性臂12的端部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设置在容纳空腔内且适于与第一配合柱21配合,在触发部1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所述弯曲部的上侧面121与第一配合柱21的下侧外周面(在本专利技术中,配合柱的下侧表示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的情况下,在竖向方向上靠近第一出口20A的一侧)抵接;如图2-3以及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血器,包括:/n壳体(20),壳体内形成容纳空腔,壳体具有第一开口(20A)和第二开口(20B);/n刀座(30),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容纳空腔内,所述刀座上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适于在刀座枢转时经由所述第一开口(20A)露出到壳体之外;/n弹性部件(40),设置在所述容纳空腔内,其一端连接到壳体,其另一端连接到刀座上,以提供使得刀座枢转的弹力;/n触发部(10),触发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操作端(11)和抵接端(16),触发部适于绕设置到所述壳体的枢转轴(23)枢转,操作端自第二开口(20B)延伸到壳体之外,抵接端位于容纳空腔内,基于对所述操作端的操作,所述触发部适于从第一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所述抵接端适于抵接刀座(30)以阻止刀座枢转,在第二位置,所述抵接端与刀座脱离以允许刀座基于弹性部件的弹力而枢转,/n其中:/n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配合柱(21),与触发部间隔开的位于触发部的上侧;/n触发部的上侧连接有弹性臂(12),所述弹性臂的端部位于容纳空腔内且包括阻挡部,所述弹性臂的端部适于在触发部处于第一位置时位于第一配合柱的一侧,而在触发部从第一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时位于第一配合部的另一侧,且所述阻挡部为所述弹性臂的端部从第一配合柱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过程中提供阻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器,包括:
壳体(20),壳体内形成容纳空腔,壳体具有第一开口(20A)和第二开口(20B);
刀座(30),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容纳空腔内,所述刀座上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适于在刀座枢转时经由所述第一开口(20A)露出到壳体之外;
弹性部件(40),设置在所述容纳空腔内,其一端连接到壳体,其另一端连接到刀座上,以提供使得刀座枢转的弹力;
触发部(10),触发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操作端(11)和抵接端(16),触发部适于绕设置到所述壳体的枢转轴(23)枢转,操作端自第二开口(20B)延伸到壳体之外,抵接端位于容纳空腔内,基于对所述操作端的操作,所述触发部适于从第一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所述抵接端适于抵接刀座(30)以阻止刀座枢转,在第二位置,所述抵接端与刀座脱离以允许刀座基于弹性部件的弹力而枢转,
其中: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配合柱(21),与触发部间隔开的位于触发部的上侧;
触发部的上侧连接有弹性臂(12),所述弹性臂的端部位于容纳空腔内且包括阻挡部,所述弹性臂的端部适于在触发部处于第一位置时位于第一配合柱的一侧,而在触发部从第一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时位于第一配合部的另一侧,且所述阻挡部为所述弹性臂的端部从第一配合柱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过程中提供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器,其中:
所述阻挡部包括向上弯曲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设置在容纳空腔内且适于与第一配合柱配合,所述弯曲部适于在触发部处于第一位置时抵接第一配合柱,所述弯曲部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一配合柱的所述一侧,且适于在触发部从第一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基于弹性臂的弹性而与第一配合柱脱离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血器,其中:
所述弯曲部的一侧适于在触发部处于第一位置时抵接第一配合柱的外周面;
在触发部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弯曲部的另一侧适于与所述第一配合柱抵接或者与在所述第一配合柱的所述另一侧的壳体的侧壁抵接以阻止触发部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血器,其中:
所述第一配合柱为圆柱体,所述弯曲部的所述一侧为弧形表面,所述弯曲部的所述另一侧为弧形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血器,其中:
所述弯曲部的所述一侧的弧形表面适于与所述第一配合柱的周长的四分之一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器,其中:
所述第一配合柱邻近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且
在触发部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弹性臂的弯曲部的一侧与第一配合柱相接,且在触发部在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弹性臂的弯曲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配合柱相抵且适于朝向壳体的侧壁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采血器,其中:
所述触发部的下侧设置有导向臂(13),所述导向臂与触发部的主体(14)形成夹角状定位槽(15);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配合柱(22);
在所述触发部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转动过程中,所述导向臂与所述第二配合柱接合,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配合柱位于所述夹角状定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血器,其中:
所述弹性部件的所述一端固定到所述第二配合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血器,其中:
所述导向臂的端部设置有导向面(131),所述导向面适于引导所述导向臂在第二配合柱的外侧滑过第二配合柱而使得第二配合柱进入到所述夹角状定位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血器,其中:
所述弹性臂和导向臂在枢转轴与操作端之间分别设置在触发部的上下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采血器,其中:
所述导向臂为直的导向臂;
在触发部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导向臂与所述第二配合柱相对;
第二配合柱与枢转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夹角状定位槽的容纳位与枢转轴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容纳位,所述第二配合柱同时与导向臂和触发部的主体相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血器,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所述枢转轴、所述第一配合柱和所述第二配合柱均设置在第一壳体部上;
第一壳体部设置有多个安装柱,所述第二壳体部具有与所述多个安装柱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波崔成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