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态式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48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8
一种静态式烘干设备,包括壳体、上料机和热源,壳体内安装有独立的烘干腔室,烘干腔室与壳体和热源主机架之间形成一个预设距离,热源设置在烘干腔室的侧面;烘干腔室内包括挡板、链板、动力系统,链板设置在动力系统上,并且链板通过动力系统移动,挡板设置在链板的上方,挡板与链板之间形成有一个预设距离。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能够保证在烘干的时候物料厚度的均匀,同时能够随时的检测烘干物料的重量从而判定烘干的效果,保证烘干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态式烘干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烘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静态烘干设备,其特别适合用于颗粒状物品的烘干。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物品进行干燥不再依赖原先的日晒或者自然晾干,而是选用烘干机对物品进行快速的烘干。现在的烘干设备很多,但是大多对于烘干的控制是通过实践和温度来控制的,这样会造成对烘干品质无法精确的把控;同时,现在有些烘干设备是动态的烘干设备,虽说对于自动化生产带来一些帮助,但是在烘干效率上却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颗粒状物品烘干的静态式烘干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静态式烘干设备,包括壳体、上料机和热源,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烘干腔室,所述热源设置在烘干腔室上;所述烘干腔室内包括挡板、链板、动力系统,所述链板设置在动力系统上,并且链板通过动力系统移动,所述挡板设置在链板的上方,所述挡板与链板之间形成有一个预设距离。在本专利技术中,挡板的设置能够使得进入到烘干腔室内的物料均匀的铺设在链板上。在物料进入到烘干腔室的时候,物料最开始是堆积在挡板前侧的链板上,随着链板的运动,物料被带动,由于挡板的阻挡使得挡板后侧上的物料高度不会超过挡板与链板之间距离;这样就使得物料均匀的铺设在链板上,使得后续的烘干更加均匀,也就是烘干的品质更好。上述的静态式烘干设备,优选的,所述烘干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多块承重支点板,所述承重支点板通过重力传导螺栓与重量传感器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固定底座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底座上。在本专利技术中,将重力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部,也就是只对烘干腔室进行重量检测;通过重量传感器能够检测出来烘干前和烘干后的重量,也就能够大致的看出烘干的效果怎么样,从而对烘干品质进行管控。并且本专利技术中在检测重量的时候不需要停机,随时就可以检测。上述的静态式烘干设备,优选的,所述的烘干腔室悬挂在重量传感器上的重力传导螺栓上,与壳体和热源的热源主机架之间形成一个预设距离,这个预设距离之间用接近密封型材料密封。上述的静态式烘干设备,优选的,所述挡板设置在烘干腔室进料口的一端的内部,所述上料机与进料口对接。上述的静态式烘干设备,优选的,所述热源包括热源主机架、循环风机、风道和发热器,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风道上,循环风机将发热器产生的热量通过风道输送到烘干腔室内。上述的静态式烘干设备,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排湿装置,所述排湿装置包括管道支架、上排湿阀、下排湿阀和排湿风机;所述排湿风机设置在管道支架的上方,所述上排湿阀和下排湿阀分别设置在管道支架的上部和下部。上述的静态式烘干设备,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观察口。上述的静态式烘干设备,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四周设置有保温板。上述的静态式烘干设备,优选的,所述烘干腔室上的进料口设置在烘干腔室的上方或者设置在烘干腔室上与卸料口相反的一端;所述进料口和卸料口均伸出壳体。上述的静态式烘干设备,优选的,所述动力系统包括传动轴、传动链条、减速机和电机,所述链板连接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通过链条连接在减速机上,所述减速机连接在电机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保证在烘干的时候物料厚度的均匀,同时能够随时的检测烘干物料的重量从而判定烘干的效果,保证烘干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静态式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桥式重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热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烘干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中排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壳体;2、上料机;3、热源;31、热源主机架;32、循环风机;33、风道;34、蒸汽发热器;4、进料口;5、卸料口;6、烘干腔室;61、挡板;62、链板;63、传动轴;64、传动链条;65、减速机和电机;66、承重支点板;7、桥式重量传感器;71、重力传导螺栓;72、传感器固定底座;8、排湿装置;81、管道支架;82、上排湿阀;83、下排湿阀;84、排湿风机;9、观察口;10、保温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将结合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静态式烘干设备,包括壳体1、上料机2和热源3。烘干腔室6上的进料口4设置在烘干腔室6的上方;进料口4和卸料口5均伸出壳体1。壳体1内形成有烘干腔室6,热源3设置在烘干腔室6上。烘干腔室6内包括挡板61、链板62、动力系统,链板62设置在动力系统上,并且链板62通过动力系统移动,挡板61设置在链板62的上方,挡板61与链板62之间形成有一个预设距离。烘干腔室6的底部设置有多块承重支点板66,承重支点板66通过重力传导螺栓71与重量传感器连接;重力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固定底座72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底座上。如图3所示,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桥式重量传感器7,重力传感器固定设置在传感器固定底座72上。如图5所示,挡板61设置在烘干腔室6进料口4的一端的内部,所述上料机2与进料口4对接。如图4所示,热源3包括热源主机架31、循环风机32、风道33和蒸汽发热器34,所述循环风机32设置在风道33上,循环风机32将发热器产生的热量通过风道33输送到烘干腔室6内。如图1所示,壳体1上设置有排湿装置8。如图6所示,排湿装置8包括管道支架81、上排湿阀82、下排湿阀83和排湿风机84;排湿风机84设置在管道支架81的上方,上排湿阀82和下排湿阀83分别设置在管道支架81的上部和下部。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观察口9。壳体1的四周设置有保温板10。如图5所示,动力系统包括传动轴63、传动链条64、减速机和电机65,所述链板62连接在传动轴63上,所述传动轴63通过链条连接在减速机上,所述减速机连接在电机上。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保证在烘干的时候物料厚度的均匀,同时能够随时的检测烘干物料的重量从而判定烘干的效果,保证烘干的品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态式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上料机和热源,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烘干腔室,所述热源设置在烘干腔室上;所述烘干腔室内包括挡板、链板、动力系统,所述链板设置在动力系统上,并且链板通过动力系统移动,所述挡板设置在链板的上方,所述挡板与链板之间形成有一个预设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态式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上料机和热源,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烘干腔室,所述热源设置在烘干腔室上;所述烘干腔室内包括挡板、链板、动力系统,所述链板设置在动力系统上,并且链板通过动力系统移动,所述挡板设置在链板的上方,所述挡板与链板之间形成有一个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式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多块承重支点板,所述承重支点板通过重力传导螺栓与重量传感器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固定底座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态式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腔室悬挂在重量传感器上的重力传导螺栓上,与壳体和热源的热源主机架之间形成一个预设距离,这个预设距离之间用接近密封型材料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静态式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设置在烘干腔室进料口的一端的内部,所述上料机与进料口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静态式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包括热源主机架、循环风机、风道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逸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左逸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