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用红外线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71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相关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用红外线烘箱,包括烘箱箱体、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旋转驱动组件和烘箱箱盖,烘箱箱体的两端中部设置有贯穿圆孔,其烘箱箱体内侧底部设置有抽拉式接胶盒。该烘箱采用碳纤维红外线灯管加热,碳纤维红外线灯管具有较强的辐射对流作用、电热转化效率高(达98%以上)、体积小、升温快、耐高温、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烘箱箱体下部设计有接胶用的抽屉式接胶槽,方便清理滴落的树脂;其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设置,提供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生产线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用红外线烘箱
本技术属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相关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用红外线烘箱。
技术介绍
典型地,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机械性能(如刚度和强度)随纤维含量而调整。纤维含量的增加导致刚度和强度的增加。与纤维的高装载相关的问题是平均纤维长度随着纤维含量而降低。加工温度下的基体树脂粘度决定了导致纤维断裂的局部剪切力的大小。换句话说,易流动的材料可以防止纤维断裂;然而它们的缺点是含有这种材料的最终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差。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中需要对其进行烘干处理。传统的烘箱采用钢加热管或其他金属材料的加热器为发热材料,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固化成型提供热能。传统的金属加热器的发热材料为电热合金丝,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基本的电热效应。加热器工作时,电流通过电热合金丝,电热合金丝就会发热,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传导给外层的壳体。金属加热器由于其热转换效率低,加热升温时间长,造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生产效率低,功耗大,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资源浪费。综上所述,现在烘干设备会造成以下问题:1、金属加热器由于其热转换效率低,加热升温时间长,造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效率低下,功耗大,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资源浪费。2、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由高性能纤维与合成树脂基体、固化剂采用适当的成型工艺所形成的材料。纤维增强材料需要在树脂中充分浸透,经过固化成型后才能保证其优异的性能。纤维增强材料与树脂充分混合后进入烘箱,经过高温加热后,树脂变稀,形成滴落现象。滴下的树脂落到加热器上后,会形成浓烟,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用红外线烘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用红外线烘箱,包括烘箱箱体,所述烘箱箱体的两端中部设置有贯穿圆孔,所述烘箱箱体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所述烘箱箱体的两侧设置有与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配合设置的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烘箱箱体的上部设置有两个大小相同的烘箱箱盖,所述烘箱箱体内侧底部设置有抽拉式接胶盒;所述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包括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两端端面上设置有圆柱杆,所述矩形板两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矩形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红外线灯管组件,所述红外线灯管组件包括设置在矩形板上的灯罩,所述灯罩的内侧设置有红外线灯管,所述灯罩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红外线灯管的固定卡扣,所述红外线灯管包括灯管主体,所述灯管主体的两侧设置有接线柱,所述从动齿轮上远离红外线灯管的一侧设置有与接线柱连接设置的导电片,所述烘箱箱体内部两侧设置有与导电片配合设置的配合导电片,所述从动齿轮上设置有接线柱贯穿孔;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承载壳体,所述承载壳体内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与从动齿轮配合设置的主动齿轮,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设置在承载壳体外侧的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两端设置有销孔,所述承载壳体上设置有与销孔配合设置的配合销孔,所述销孔内设置有定位销。作为优选,所述烘箱箱体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与矩形板配合设置的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两端设置有与圆柱杆配合设置的圆柱孔。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设置在承载壳体上。作为优选,所述烘箱箱盖包括钢化玻璃盖板,所述钢化玻璃盖板的上部设置有把手和热电偶测温孔。作为优选,所述烘箱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三组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该烘箱采用碳纤维红外线灯管加热,碳纤维红外线灯管具有较强的辐射对流作用、电热转化效率高(达98%以上)、体积小、升温快、耐高温、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烘箱箱体下部设计有接胶用的抽屉式接胶槽,方便清理滴落的树脂;其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设置,提供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生产线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用红外线烘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用红外线烘箱的爆炸图;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的的爆炸图;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的主视图;图5为实施例1提供的旋转驱动组件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提供的烘箱箱体和抽拉式接胶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烘箱箱体;11、贯穿圆柱孔;12、矩形孔;13、圆柱孔;2、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21、矩形板;22、圆柱杆;23、从动齿轮;231、接线柱贯穿孔;24、红外线灯管组件;241、灯罩;242、灯管主体;243、接线柱;244、固定卡扣;25、导电片;26、配合导电片;3、旋转驱动组件、31、承载壳体;32、长旋转轴;33、主动齿轮;34、旋转板;35、销孔;36、配合销孔;37、定位销;38、短旋转轴;4、烘箱箱盖;41、钢化玻璃盖板;42、把手;43、热电偶测温孔;5、抽拉式接胶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用红外线烘箱,该红外线烘箱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的必备设备,其包括烘箱箱体,其烘箱箱体的两端中部设置了贯穿圆孔,该贯穿圆孔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出而设计的,从图2中可以看出,专利技术人在烘箱箱体的两个侧面上设置了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对于该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来说,实现了灯管如果损毁,不需要停止生产线,就可以完成红外烘干的效果,并且其损坏的灯管可以在烘箱箱体外部进行维修,不影响生产线正常工作,大大提高了效率,专利技术人为了实现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的旋转,在烘箱箱体的两侧设置了与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配合设置的旋转驱动组件,从图2中可以看出,其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主要是采用转轴、齿轮的转动方式进行旋转。下面具体说一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两者的具体设置。如图2-图4所示,其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包括矩形板,其矩形板的端面上设置了圆柱杆,矩形板两端设置了从动齿轮,其矩形板的两侧均设置了红外线灯管组件,如图5所示,旋转驱动组件做了驱动从动齿轮转动的部件,从而实现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转动,也就是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用红外线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箱箱体,所述烘箱箱体的两端中部设置有贯穿圆孔,所述烘箱箱体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所述烘箱箱体的两侧设置有与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配合设置的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烘箱箱体的上部设置有两个大小相同的烘箱箱盖,所述烘箱箱体内侧底部设置有抽拉式接胶盒;/n所述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包括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两端端面上设置有圆柱杆,所述矩形板两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矩形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红外线灯管组件,所述红外线灯管组件包括设置在矩形板上的灯罩,所述灯罩的内侧设置有红外线灯管,所述灯罩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红外线灯管的固定卡扣,所述红外线灯管包括灯管主体,所述灯管主体的两侧设置有接线柱,所述从动齿轮上远离红外线灯管的一侧设置有与接线柱连接设置的导电片,所述烘箱箱体内部两侧设置有与导电片配合设置的配合导电片,/n所述从动齿轮上设置有接线柱贯穿孔;/n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承载壳体,所述承载壳体内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与从动齿轮配合设置的主动齿轮,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设置在承载壳体外侧的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两端设置有销孔,所述承载壳体上设置有与销孔配合设置的配合销孔,所述销孔内设置有定位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用红外线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箱箱体,所述烘箱箱体的两端中部设置有贯穿圆孔,所述烘箱箱体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所述烘箱箱体的两侧设置有与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配合设置的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烘箱箱体的上部设置有两个大小相同的烘箱箱盖,所述烘箱箱体内侧底部设置有抽拉式接胶盒;
所述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包括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两端端面上设置有圆柱杆,所述矩形板两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矩形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红外线灯管组件,所述红外线灯管组件包括设置在矩形板上的灯罩,所述灯罩的内侧设置有红外线灯管,所述灯罩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红外线灯管的固定卡扣,所述红外线灯管包括灯管主体,所述灯管主体的两侧设置有接线柱,所述从动齿轮上远离红外线灯管的一侧设置有与接线柱连接设置的导电片,所述烘箱箱体内部两侧设置有与导电片配合设置的配合导电片,
所述从动齿轮上设置有接线柱贯穿孔;
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承载壳体,所述承载壳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刚谢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利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