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不同高度虹吸结构的智能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323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不同高度虹吸结构的智能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闸门两侧设置有至少2个不同的溢流通道,不同高度的溢流通道对应不同的级别的水位警戒线,溢流通道通过蓄水池连接虹吸结构;第一虹吸结构具有第一虹吸入水口和第一虹吸出水口,第一虹吸出水口有一封口装置,封口装置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芯片连接,控制芯片控制封口装置的开闭;第二虹吸结构具有第二虹吸入水口和第二虹吸出水口,第二虹吸出水口连接着水力发电机;其中,第二溢流通道高于第一溢流通道,解决了现有的闸门需要接收统一调度启闭,没有利用好水资源的问题,实现闸门的自动控制灌溉、自动防洪、泄洪,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不同高度虹吸结构的智能闸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用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同高度具有虹吸结构的智能闸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库、河流一般都筑有堤坝,用来蓄水或者泄洪,以作生活用水及农田灌溉。为了安全起见,在堤坝上一般都安装有防洪泄洪闸门,水位超过一定高度如到水位警戒线时,就要开闸放水。当水位不高于水位警戒线时,仅仅是拦截水流的去向,没有充分利用好水资源,造成水资源浪费,而根据下游的灌溉需求或者防洪、泄洪需求开启水闸,堤坝管理方接收统一调度,闸口需要消耗对应火电或者核电所发的电力才能完成闸门的开闭,没有利用好水资源,无法实现闸门的自动控制灌溉、自动防洪、泄洪,没有做到节水、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不同高度虹吸结构的智能闸门,以解决现有的闸门需要接收统一调度启闭,没有利用好水资源的问题,实现闸门的自动控制灌溉、自动防洪、泄洪,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不同高度虹吸结构的智能闸门,包括:闸门两侧设置有至少2个不同高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不同高度虹吸结构的智能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n闸门两侧设置有至少2个不同高度的溢流通道,不同高度的溢流通道对应不同的级别的水位警戒线,溢流通道通过蓄水池连接虹吸结构;/n第一虹吸结构2具有第一虹吸入水口3和第一虹吸出水口4,第一虹吸出水口有一封口装置5,封口装置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与控制芯片7连接,控制芯片控制封口装置的开闭;其中,第一溢流通道8通过第一蓄水池9连接第一虹吸结构的第一虹吸入水口3;/n第二虹吸结构10具有第二虹吸入水口11和第二虹吸出水口12,第二虹吸出水口连接着水力发电机13,水力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钢缆14与闸门的端部15连接;其中,第二溢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不同高度虹吸结构的智能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闸门两侧设置有至少2个不同高度的溢流通道,不同高度的溢流通道对应不同的级别的水位警戒线,溢流通道通过蓄水池连接虹吸结构;
第一虹吸结构2具有第一虹吸入水口3和第一虹吸出水口4,第一虹吸出水口有一封口装置5,封口装置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与控制芯片7连接,控制芯片控制封口装置的开闭;其中,第一溢流通道8通过第一蓄水池9连接第一虹吸结构的第一虹吸入水口3;
第二虹吸结构10具有第二虹吸入水口11和第二虹吸出水口12,第二虹吸出水口连接着水力发电机13,水力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钢缆14与闸门的端部15连接;其中,第二溢流通道16通过第二蓄水池17连接第二虹吸结构的第二虹吸入水口11;
其中,第二溢流通道16高于第一溢流通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闸门,其特征在于,当水位超过第一水位警戒线时,第一虹吸出水口连接着下游明渠或者灌溉渠,通过溢流通道,将平时超过第一水位警戒线的水资源通过虹吸结构引入第一虹吸入水口,然后当溢流通道水柱压力达到压力传感器的阈值时,控制封口装置打开,形成第一虹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和盛蔡桂斌陈维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星图深圳数字技术产业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