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观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818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有效且效率地进行使用眼底断层图像的持续观察的眼底观察装置。图像形成部形成眼底表面的二维图像(眼底图像)和眼底的断层图像。第一检查日时取得的眼底图像和断层图像以及第二检查日时取得的眼底图像和断层图像记忆在图像记忆部。位置信息产生部产生显示在眼底图像的断层图像位置的位置信息以及显示在眼底图像的断层图像位置的位置信息。产生的位置信息记忆在信息记忆部。图像处理部基于位置信息,进行断层图像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用于观察受检眼的眼底状态的眼底观察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眼底观察装置,先前以来广泛使用眼底相机。图13表示先前普通眼底相机的外观结构的一例,图14表示内设在其中的光学系统结构的一例(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4-350849号公报。)。另外,所谓“观察”,至少包含观察眼底的拍摄图像的情形(另外,也可以包含通过肉眼而进行的眼底观察)。首先,参照图13,对先前的眼底相机1000的外观结构进行说明。该眼底相机1000具备台架3,该台架3以可在前后左右方向(水平方向)滑动的方式搭载于基座2上。在该台架3上,设置有检查者用以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面板及控制杆4。检查者通过操作控制杆4,而能够使台架3在基座2上进行三维的自由移动。在控制杆4的顶部,配置有要求执行眼底拍摄时而按下的操作按钮4a。在基座2上立设有支柱5,并且在该支柱5上,设置有用于载置被检查者的颚部的颚托6、及作为用以发出使受检眼E视线固定视的光源的外部视线固定视灯7。在台架3上,搭载有容置存储眼底相机1000的各种光学系统与或控制系统的本体部8。另外,控制系统可以设在基座2或台架3的内部等中,也可以设在连接于眼底相机1000的电脑等的外部装置中。在本体部8的受检眼E侧(图13的纸面的左方向),设有与受检眼E相对向而配置的物镜部8A。又,在本体部8的检查者这一侧(图15的纸面的右方向),设有用肉眼观察受检眼E的眼底的目镜部8b。而且,本体部8上设置有用以拍摄受检眼E眼底的静止图像照相机9;及用以拍摄眼底的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的电视摄像机等摄像装置10。静止图像照相机9及摄像装置10可安装或脱离于本体部8。静止图像照相机9,根据检查的目的或拍摄图像的保存方法等各种条件,可以适当使用搭载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tor,互补金属氧化半导体)等摄像元件的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胶片相机(film camera)、一次成像相机(instant camera)等。在本体部8设有安装部8c,该安装部8c用于以可更换的方式安装这样的静止图像照相机9。静止图像照像机9或摄像装置10为数码摄像方式的场合,可将该些摄影的眼底图像之影像数据,传送到与眼底相机1000连接的计算机等,在显示器上显示与观察眼底图像。又,可将图像数据传送到与眼底相机1000连接的图像记录装置,并数据库化,可用于作为制作电子病历的电子数据。另外,在本体部8的检查者设有触摸屏11。该触摸屏11上显示根据从(数字方式的)静止图像照相机9或摄像装置10输出的图像信号而制作的受检眼E的眼底像。而且,在触摸屏11上,使以其画面中央为原点的二维坐标系重叠显示在眼底像上。当检查者在画面上触摸所要的位置时,显示与该触摸位置对应的坐标值。接着,参照图16,说明眼底相机1000的光学系统的结构进行。眼底相机1000中设有照亮受检眼E的眼底Ef的照明光学系统100;以及将该照明光的眼底反射光引导向目镜部8b、静止图像照相机9、摄像装置10的拍摄光学系统120。照明光学系统100包含观察光源101、聚光镜102、拍摄光源103、聚光镜104、激发滤光片105及106、环形透光板107、镜片108、液晶显示器109、照明光圈110、中继透镜111、开孔镜片112、物镜113而构成。观察光源101,例如用卤素灯构成,发出观察眼底用的固定光(连续光)。聚光镜102为用以将观察光源发出的固定光(观察照明光)聚光,并使该观察照明光大致均匀地照射到受检眼底的光学元件。拍摄光源103,例如由氙气灯构成,是在对眼底Ef进行拍摄时进行闪光的拍摄光源。聚光镜104是用以将拍摄光源103所发出的闪光(拍摄照明光)聚光,并使拍摄照明光均匀地照射到眼底Ef的光学元件。激发滤光片105、106是在对眼底Ef的眼底像进行荧光拍摄时所使用的滤光片。激发滤光片105、106分别通过螺线管(solenoid)等驱动机构(未图示)而可插拔地设置在光路上。激发滤光片105在FAG(荧光素荧光造影)拍摄时配置在光路上。另一方面,激发滤光片106在ICG(靛青绿荧光造影)拍摄时配置在光路上。另外,在进行彩色拍摄时,激发滤光片105、106一同从光路上退出。环形透光板107具备环形透光部107a,该环形透光部107a配置在与受检眼E的瞳孔共轭的位置上,并以照明光学系统100的光轴为中心。镜片108使观察光源101或拍摄光源103所发出的照明光,向拍摄光学系统120的光轴方向反射。液晶显示器109显示用以进行受检眼E的视线固定的视线固定标(未图示)。照明光圈110是为了防闪等而阻挡一部分照明光的光圈构件。该照明光圈110可以在照明光学系统100的光轴方向上移动,因此,可以调整眼底Ef的照明区域。开孔镜片112是将照明光学系统100的光轴与拍摄光学系统120的光轴合成的光学元件。在开孔镜片112的中心区域开有孔部112a。照明光学系统100的光轴与拍摄光学系统120的光轴在该孔部112a的大致中心位置交叉。物镜113设在本体部8的物镜部8a内。具有这样的结构的照明光学系统100,是以下面所述的形态照亮眼底Ef。首先,在观察眼底时,点亮观察光源101,输出观察照明光。该观察照明光经过聚光镜102、104而照射环形透光板107,(此时,激发滤光片105、106从光路上退出)。通过环形透光板107的环形透光部107a的光由镜片108所反射,且经过液晶显示器109、照明光圈110及中继透镜111,并由开孔镜片112反射。由开孔镜片112反射的观察照明光沿拍摄光学系统120的光轴方向进行,经物镜113聚焦而射入受检眼E,照亮眼底Ef。此时,由于环形透光板107配置在与受检眼E的瞳孔共轭的位置上,因此在瞳孔上形成射入受检眼E的观察照明光的环状像。观察照明光的眼底反射光,通过瞳孔上的环形像的中心暗部而从受检眼E射出。如此,可防止射入受检眼E的观察照明光,对眼底反射光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拍摄眼底Ef时,拍摄光源103进行闪光,且拍摄照明光通过同样的路径而照射到眼底Ef。当进行荧光拍摄时,根据是进行FAG拍摄还是进行ICG拍摄,而使激发滤光片105或106选择性地配置在光路上。其次,说明拍摄光学系统120,拍摄光学系统120包含物镜113、开孔镜片112(的孔部112a)、拍摄光圈121、阻挡滤光片122及123、倍率可变透镜124、中继透镜125、拍摄透镜126、快速复原反射镜片(quick returnmirror)127及拍摄媒体9a而构成。另外,拍摄媒体9a是静止图像照相机9的拍摄媒体(CCD、相机胶卷、一次成像胶卷等)。通过瞳孔上的环状像的中心暗部而从受检眼E射出的照明光的眼底反射光,通过开孔镜片112的孔部112a而入射拍摄光圈121。开孔镜片112的是反射照明光的角膜反射光,并且不使角膜反射光混入到射入拍摄光圈121的眼底反射光中。以此,可抑制观察图像或拍摄图像上产生闪烁(flare)。拍摄光圈121是形成有大小不同的多个圆形透光部的板状构件。多个透光部构成光圈值(F值)不同的光圈,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眼底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眼底观察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元件,包括第一图像形成元件,基于光学取得的数据,形成受检眼的眼底的表面的二维图像;和第二图像形成元件,基于通过光学扫描取得的数据,形成前述眼底的断层图像;    位置信息产生元件,对几乎同时形成的上述二维图像和前述的断层图像,产生位置信息,以显示在上述二维图像的断层图像的位置;以及    图像处理元件,基于对先前几乎同时形成的上述二维图像和前述断层图像的上述产生的前述位置信息、之后几乎同时形成的上述二维图像和前述断层图像的上述产生的前述位置信息,将先前的断层图像和之后的断层图像进行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间康文青木弘幸塚田央木川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拓普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