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及吊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809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包括:一根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两端均设有固定件,且所述固定件均位于吊装组件的同一侧,所述吊装组件相对远离固定件的一侧设有吊环。基于上述设计,利用吊装组件作为吊装机械与DTRO膜柱之间的过渡结构,两个固定件恰卡接两个固定件之间的内部膜柱及膜壳,从而可保持内部膜柱及膜壳之间的紧密度,防止膜壳向下滑动及脱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在吊装移动DTRO膜柱过程中,提高膜柱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申请中还具体地公开有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吊装结构。能够同时吊装多个DTRO膜柱,大幅度地提高吊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及吊装结构
本申请公开一般涉及吊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及吊装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全体社会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和国家环保政策的出台,废水处理排放标准越来越高,碟管式反渗透技术在垃圾渗滤、高盐、高有机物、高氨氮等各种高难度废水处理应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DTRO膜柱是反渗透的一种形式,是专门用来处理高浓度污水的膜组件,DTRO膜柱的膜组件主要由中心拉杆、内部膜柱、膜壳、两端法兰各种密封件及联接螺栓等部件组成。从图1中可以看出膜壳1与内部膜柱2同心同轴,通过上面和和下面的螺母和主轴(中心拉杆)固定在一起。膜壳1与内部膜柱2之间,靠唇形密封,保持膜壳1不上下移动;因为DTRO膜壳1内部为光滑的表面,在组装膜柱时会在唇形密封处涂抹甘油,这样使得膜壳1和内部膜柱2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但在传统的DTRO膜柱生产工艺中,需要对DTRO膜柱吊装移动至其他车间进行下一步工序。但目前DTRO膜柱在传统吊装中,DTRO膜柱吊装是采用在DTRO膜柱的一端连接可吊装的吊环3,吊环3与内部膜柱2螺纹连接,然后将可吊装的吊环3挂在天车的吊钩上进行起吊,起吊时DTRO膜柱为竖直状态,但在该起吊过程中,并没有固定膜壳1,膜壳1由于重力作用,膜壳1会向下滑动,从而容易脱落,容易造成工人受伤;同时在DTRO膜柱在传统吊装时,还通过采用螺母作为焊接吊环3,如经常使用会损坏内部膜柱2上拉杆的螺纹;还有在该吊装过程中,这样一次只能吊装一只DTRO膜柱,效率低,浪费大量时间;人力成本增加,同时这项工作劳动强度较大,上述技术问题是我们在吊装过程中所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在吊装移动DTRO膜柱过程中,提高对DTRO膜柱吊装稳定性,防止膜壳从DTRO膜柱脱落的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及吊装结构。第一方面,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包括:一吊装组件,吊装组件两端均设有固定件,且固定件均位于吊装组件的同一侧,吊装组件相对远离固定件的一侧设有吊环件。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吊装组件,包括:至少两根吊装件,两相邻吊装件首尾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固定件设于吊装组件中吊装件的自由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连接件,包括:设于两相邻吊装件中第一端的锁扣和第二端的卡环,锁扣与卡环相配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两相邻吊装件中第一端设有内插槽且第二端设有能进入内插槽的限位件;内插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通孔,且限位件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内配接有能够贯穿第二通孔的第一独立固定螺栓。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吊装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相邻两个装置并列设置,且相邻两个装置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连接组件,包括:设在吊装组件或吊装件上的外承接管,外承接管一端设有内承接件;内承接件能进入相邻外承接管内;外承接管底部固接于吊装组件或吊装件侧壁上且其沿吊装组件或吊装件的宽度方向延伸。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外承接管侧壁设有第三通孔,内承接件侧壁设有第四通孔,外承接管与进入其内的内承接件能通过贯穿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的第二独立固定螺栓固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内承接件顶壁设有第一固定螺母,外承接管底壁设有第二固定螺母,第二固定螺母与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三通孔正对应。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内承接件纵截面呈倒置的U型结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固定件整体呈L型;所述固定件第一端与所述吊装组件固接且其第二端设有卡接件。每个所述固定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导滑结构;每个所述导滑结构,包括:设在固定件上的导滑槽,导滑槽内设有钢珠固定槽,所述钢珠固定槽内设有钢珠,所述钢珠与钢珠固定槽为间隙配合,所述钢珠可在钢珠固定槽内滚动,所述导滑槽外接有与导滑槽相配接的限位板,所述钢珠直径大于限位板与钢珠固定槽之间的距离。综上,本申请具体地公开有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的具体结构。基于上述设计,利用吊装组件作为吊装机械与DTRO膜柱之间的过渡结构,当吊装DTRO膜柱时,DTRO膜柱时位于两个固定件之间,两个固定件恰卡接两个固定件之间的内部膜柱及膜壳,从而可保持内部膜柱及膜壳之间的紧密度,防止膜壳向下滑动及脱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在吊装移动DTRO膜柱过程中,提高膜柱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方案中具体地给出了吊装组件的结构,即:包括:至少两根吊装件,两相邻吊装件首尾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固定件设于吊装组件中吊装件的自由端。基于此设计,当多根吊装件依次连接时,即得到长度可调整的吊装组件,通过吊装件数量上的增加能够适应不同DTRO膜柱的长度尺寸。本技术方案中为增强两相邻吊装件首尾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具体地提供有内插槽和限位件的设计。两相邻的吊装件之间,通过将一端设有限位件的吊装件与一端设有内插槽的吊装件相配接,然后再利用连接件将两相邻吊装件固接即可。本申请中还具体地公开有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吊装结构。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吊装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两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固接。经过组装之后的吊装结构,能够同时吊装多个DTRO膜柱,大幅度地提高吊装效率。本技术方案还具体地给出了连接组件的具体结构。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的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的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的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吊装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的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吊装结构中纵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的固定件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的固定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膜壳;(2)、内部膜柱;(3)、吊环;(4)、吊装组件;(5)、固定件;(6)、吊环件;(401;402)、吊装件;(701)、锁扣;(702)、卡环;(8)、限位件;(403)、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第一独立固定螺栓;(11)、外承接管;(12)、内承接件;(13)、第三通孔;(14)、第四通孔;(15)、第二独立固定螺栓;(16)、第一固定螺母;(18)、第二固定螺母;(20)、卡接件;(2101a;2101b)、导滑槽;钢珠固定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吊装组件(4),所述吊装组件(4)两端均设有固定件(5),且所述固定件(5)均位于吊装组件(4)的同一侧,所述吊装组件(4)相对远离固定件(5)的一侧设有吊环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吊装组件(4),所述吊装组件(4)两端均设有固定件(5),且所述固定件(5)均位于吊装组件(4)的同一侧,所述吊装组件(4)相对远离固定件(5)的一侧设有吊环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组件(4),包括:至少两根吊装件(401;402),两相邻吊装件(401;402)首尾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固定件(5)设于吊装组件(4)中吊装件(401;402)的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设于两相邻所述吊装件(401;402)中第一端的锁扣(701)和第二端的卡环(702),所述锁扣(701)与卡环(702)相配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所述吊装件(401;402)中第一端设有内插槽且第二端设有能进入内插槽的限位件(8);所述内插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通孔(403),且所述限位件(8)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通孔(403)相对应的第二通孔(9);所述第一通孔(403)内配接有能够贯穿所述第二通孔(9)的第一独立固定螺栓(10)。


5.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的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装置,相邻两个装置并列设置,且相邻两个装置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吊装DTRO膜柱的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在吊装组件(4)或吊装件(401)上的外承接管(11),所述外承接管(11)一端设有内承接件(12);所述内承接件(12)能进入相邻外承接管(11)内;所述外承接管(11)底部固接于吊装组件(4)或吊装件(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宋延冬李城钢陈慧军
申请(专利权)人:同鑫德环保设备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