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热卷箱模式带钢上表面头尾铁皮压入的除鳞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785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决热卷箱模式带钢上表面头尾铁皮压入的除鳞方法,属于热轧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根据二级系统归类的Apsk值不同将带钢划分为不同的层级,除鳞上集管按照带钢不同硬度层级分别设置头尾高度调节值h1和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热卷箱模式带钢上表面头尾铁皮压入的除鳞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决热卷箱模式带钢上表面头尾铁皮压入的除鳞方法,属于热轧

技术介绍
带钢表面质量控制一直是热轧产品质量控制的重点,而主要影响热轧产品表面质量的问题就是氧化铁皮压入。带钢氧化铁皮压入会导致用户使用的使用性能降低,在钢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这些缺陷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通常在精轧机前设有高压水除鳞设备对带钢表面进行高压水喷射打击,以除去带钢上下表面的二次氧化铁皮,防止带钢在后续精轧过程中造成铁皮压入缺陷。首先热卷箱开卷后中间坯先经过飞剪切头,然后从除鳞机入口夹送辊进入,除鳞机内有两组上下布置的除鳞集管,通过高压水除去表面氧化铁皮,进一步的中间坯通过出口夹送辊后进入精轧机组。依次的中间坯连续通过除鳞机,包括热卷箱开卷后,中间坯尾部经过飞剪切尾后通过除鳞机。除鳞机结构布置如图1所示,入口一对夹送辊1,出口一对夹送辊2,入口除鳞上集管3,出口除鳞上集管4(分别对应的下集管位置固定),入口上集管高度调整液压缸5和出口上集管高度调整液压缸6。目前在热卷箱使用模式下,中间坯要经过热卷箱成卷过程,在热卷箱开卷后,中间坯头尾通常会有一定幅度的翘曲,这使得除鳞上喷嘴到中间坯表面的距离减小,从而减小除鳞水喷射重叠区域,出现除鳞盲区,进而导致带钢头尾表面出现一部分未除净的二次氧化铁皮,通常残留的铁皮长度约在十几米左右,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除鳞水重叠量计算公式:其中D—重叠量,mm;E—相邻两喷嘴的间距,mm;α—喷嘴的喷射角,°。;β—喷嘴的倾斜角,°;γ—喷嘴相对喷水轴线的偏转角,°;通过以上公式可以看出,高压水重叠量与高度H成正比。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热卷箱模式带钢上表面头尾铁皮压入的除鳞方法,以提高热卷箱模式下带钢整体表面质量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热卷箱模式带钢上表面头尾铁皮压入的除鳞方法,通过动态调整除鳞上集管的高度来改善中间坯头尾在除鳞机内的除鳞效果,有效的解决带钢头尾除鳞不净的问题,使带钢的表面质量得到了提升,有效地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解决热卷箱模式带钢上表面头尾铁皮压入的除鳞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判断当前钢种硬度层级;S2、在带钢进入除鳞之前,读取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调节值h1和h2;S3、除鳞入口夹送辊带载信号产生,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h=h0+h1;S4、除鳞出口夹送辊带载信号产生,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h=h0;S5、除鳞入口夹送辊卸载信号产生,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h=h0+h2;S6、除鳞出口夹送辊卸载信号产生,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h=h0。所述的钢种硬度根据Apsk值不同划分3个层级。所述的3个层级,分别当是Apsk值≤1时,判定为1层级;当是1<Apsk值≤3时,判定为2层级;当是Apsk值>3时,判定为3层级。所述的Apsk值是根据带钢中各金元素配比不同系统二级系统拟合分类值,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材料硬度变化,Apsk值分为7大类,分别定义为0、1、2、3、4、5、6。所述的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调节值h1,分别是层级1时,h1=15mm;层级2时,h1=25mm;层级3时,h1=35mm。所述的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调节值h2,分别是层级1时,h2=25mm;层级2时,h2=35mm;层级3时,h2=45mm。所述的h0为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初始值,描述为除鳞上集管距中间坯上表面的距离,此值根据中间坯的厚度不同系统自动给定(范围为90-120mm)。所述的除鳞入口和出口夹送辊的带载与卸载信号分别由一级PLC跟踪确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动态调整除鳞上集管的高度来改善中间坯头尾在除鳞机内的除鳞效果,有效的解决带钢头尾除鳞不净的问题,使带钢的表面质量得到了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除鳞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控制方法流程图;图3是钢卷尾部氧化铁皮未除尽的铁皮残留图;图中:入口一对夹送辊1、出口一对夹送辊2、入口除鳞上集管3、出口除鳞上集管4、入口上集管高度调整液压缸5、出口上集管高度调整液压缸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专利技术实施案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案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案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的、完整的描述,显然,所表述的实施案例是本专利技术一小部分实施案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案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案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案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一种解决热卷箱模式带钢上表面头尾铁皮压入的除鳞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判断当前钢种硬度层级;S2、在带钢进入除鳞之前,读取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调节值h1和h2;S3、除鳞入口夹送辊带载信号产生,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h=h0+h1;S4、除鳞出口夹送辊带载信号产生,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h=h0;S5、除鳞入口夹送辊卸载信号产生,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h=h0+h2;S6、除鳞出口夹送辊卸载信号产生,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h=h0。所述的钢种硬度根据Apsk值不同划分3个层级。所述的3个层级,分别当是Apsk值≤1时,判定为1层级;当是1<Apsk值≤3时,判定为2层级;当是Apsk值>3时,判定为3层级。所述的Apsk值是根据带钢中各金元素配比不同系统二级系统拟合分类值,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材料硬度变化,Apsk值分为7大类,分别定义为0、1、2、3、4、5、6。所述的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调节值h1,分别是层级1时,h1=15mm;层级2时,h1=25mm;层级3时,h1=35mm。所述的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调节值h2,分别是层级1时,h2=25mm;层级2时,h2=35mm;层级3时,h2=45mm。所述的h0为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初始值,描述为除鳞上集管距中间坯上表面的距离,此值根据中间坯的厚度不同系统自动给定(范围为90-120mm)。所述的除鳞入口和出口夹送辊的带载与卸载信号分别由一级PLC跟踪确定。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先介绍下中间坯经过除鳞机的过程,首先热卷箱开卷后中间坯先经过飞剪切头,然后从除鳞机入口夹送辊进入,除鳞机内有两组上下布置的除鳞集管,通过高压水除去表面氧化铁皮,进一步的中间坯通过出口夹送辊后进入精轧机组。依次的中间坯连续通过除鳞机,包括热卷箱开卷后,中间坯尾部经过飞剪切尾后通过除鳞机。精轧机前除鳞机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的除鳞机一般包括,一对入口夹送辊1,一对出口夹送辊2,入口除鳞上集管3,出口除鳞上集管4(分别与之对应的下集管位置固定),入口上集管高度调整液压缸5和出口上集管高度调整液压缸6。结合图2,一种解决热卷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热卷箱模式带钢上表面头尾铁皮压入的除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nS1、判断当前钢种硬度层级;/nS2、在带钢进入除鳞之前,读取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调节值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热卷箱模式带钢上表面头尾铁皮压入的除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判断当前钢种硬度层级;
S2、在带钢进入除鳞之前,读取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调节值h1和h2;
S3、除鳞入口夹送辊带载信号产生,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h=h0+h1;
S4、除鳞出口夹送辊带载信号产生,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h=h0;
S5、除鳞入口夹送辊卸载信号产生,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h=h0+h2;
S6、除鳞出口夹送辊卸载信号产生,除鳞入口和出口上集管高度h=h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热卷箱模式带钢上表面头尾铁皮压入的除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种硬度根据Apsk值不同,划分3个层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解决热卷箱模式带钢上表面头尾铁皮压入的除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个层级,分别当是Apsk值≤1时,判定为1层级;当是1<Apsk值≤3时,判定为2层级;当是Apsk值>3时,判定为3层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解决热卷箱模式带钢上表面头尾铁皮压入的除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psk值是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卫李中华李杨吕耀强高燕白敏张岩马永乐
申请(专利权)人:河钢乐亭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