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列车用车轨间隙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583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悬浮列车用车轨间隙传感器,其间隙探头(7)、加速度传感器(8)均为三个,三个间隙探头(7)及三个加速度传感器(8)沿着长条形安装座(1)的长条形凹槽逐一安装在安装座(1)上,安装座(1)上固定有盖住间隙探头(7)及加速度传感器(8)的密封盖(3)。该车轨间隙传感器精度高,可靠性好,高度集成化、占用空间小,安装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兹悬浮列车的悬浮间隙测试系统中的车轨间隙传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的磁悬浮列车有三种类型德国的TR系歹。(高速)、 日本的MLX系列(高速)、日本的HSST系列(低速)。所有的磁悬浮列车与轮轨 列车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它具有悬浮控制系统,因而使列车能够脱离轨道运行。 车轨间隙传感器是悬浮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测试列车相对于轨道 的悬浮间隙,并将信号输入悬浮斩波器中的处理器,根据车轨间隙传感器的信 号,通过悬浮斩波器改变加在悬浮电磁铁两端的有效电压来改变悬浮电磁铁的 电流,从而调节悬浮电磁铁对钢制导轨的吸引力,使列车悬浮高度稳定。因此,车轨间隙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列车的悬浮精度和可靠性。 由于车轨间隙传感器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的环境中,其故障率高。从而,研制高可靠的车轨间隙传感器,对于提高悬浮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改进列车的悬浮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磁悬浮列车用车轨间隙传感器,该传感器精度 高,可靠性好,高度集成化、占用空间小,安装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 兹悬浮列车用车轨间 隙传感器,包括间隙探头、间隙探头导线、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导线, 其结构特点是间隙探头、加速度传感器均为三个,三个间隙探头及三个加速 度传感器沿着长条形安装座的长条形凹槽逐一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上固定 有盖住间隙探头及加速度传感器的密封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三个间隙#:头和三个加速度传感器独立测出的数据同时输入悬浮控制系统处理器进行处理,同时利用三组数据 进行分析计算后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悬浮高度控制,能有效地提高磁悬浮列车的 悬浮控制精度和准确性。更重要的是由于有三组独立的测量数据,当某一探 头或传感器失效时,控制系统处理器可以分析、判断出该三组数据中出现了异 常数据, 一方面给出更换维修传感器的提示信号,另一方面将该错误数据丢弃;由于只利用了正常的数据,可避免错误数据被采用,使列车悬浮不稳,甚至发 生事故的情形,从而提高了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可靠性及其安全性。间隙探头和 加速度传感器集成化地安装在一个安装座内,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安装座的内部 空间,明显减小整个传感器的外形尺寸,节省空间,安装维护方便,装配时间,制造及维护成本低;探头和传感器均安装在安装座及密封盖内的密封空间内, 也使其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同时集成化的安装方式可减少。上述的密封盖上部正对间隙探头的位置开有与间隙探头大小适配的探头孑L, 该开孔处配有大小相同的由环氧板制成的探头封盖,密封盖及探头封盖两者之 间用绝缘粘接剂粘合。由于列车底部和列车轨道间的间距较小,限制了整个传感器的厚度,在探 头处采用环氧板制成的探头封盖可以做得更薄,从而可以保证间隙探头在安装 座中的安装空间,又使间隙探头能够近距离的探测其与轨道的间隙,同时也能 保护间隙探头不受外界灰尘、雨水等外界环境的损害,提高其检测的精度和可 靠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上述的该安装座采用铝合金制成,密封盖采用细布胶木板制成,且安装座 与密封盖之间设有密封垫。除安装座外,其余各件均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减轻了传感器的整体重量, 便于安装维护;且密封盖及探头封盖釆用非金属材料制成,使传感器与轨道间 的信号传输的干扰小。在密封盖与安装座之间设置密封垫,由硅橡胶制成,能 达到4艮好的防尘、防水效果。上述的间隙探头导线、加速度传感器导线沿同一方向从安装座的一端引出; 在安装座的该引出端部开有探头导线固定槽和传感器导线固定槽;两固定槽中 内相应固定有由硅橡胶制成的探头导线固定座和传感器导线固定座;间隙探头 导线及加速度传感器导线分别从探头导线固定座和传感器导线固定座中穿过。传感器导线固定座、探头导线固定座可以将加速度传感器导线及间隙探头 予以固定及密封,以减少导线的磨损。同时,导线可直接从该车轨间隙传感器 内部引出,减少导线的连接环节,降低信号衰减,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精度。上述的安装座凹槽的底部和槽肩上开有探头导线槽、传感器导线槽,间隙探 头导线、加速度传感器导线分别置于探头导线槽和传感器导线槽的下部,而间 隙探头导线、加速度传感器导线的顶部则嵌压丁基橡胶或发泡硅胶。这样可进 一步防止间隙探头导线和加速度传感器导线在列车运行过程中的磨损,提高车轨间隙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一见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去掉安装盖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A-A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间隙探头导线在安装座引出端处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的C-C剖视放大图)。图6是本实施例加速度传感器导线在安装座引出端处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 图(图3的B-B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 3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一种磁悬浮列车用车轨间隙传感器,包括间隙探头7、间隙探头导线7a、加 速度传感器8、加速度传感器导线8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探头7、加速度 传感器8均为三个,三个间隙探头7及三个加速度传感器8沿着长条形安装座1 的长条形凹槽逐一安装在安装座1上,安装座1上固定有盖住间隙探头7及加 速度传感器8的密封盖3。图2示出,密封盖3上部正对间隙探头7的位置开有与间隙探头7大小适 配的探头孑L,该开孔处配有大小相同的由环氧板制成的探头封盖4,密封盖3及 探头封盖4两者之间用绝缘粘接剂粘合。本例的安装座1采用铝合金制成,密封盖3采用细布胶木板制成,且安装 座1与密封盖3之间设有密封垫。图3 5示出,间隙探头导线7a、加速度传感器导线8 a沿同一方向从安装座1的一端引出;在安装座i的该引出端部开有^:头导线固定槽和传感器导线固定槽;两固定槽中内相应固定有由硅橡胶制成的探头导线固定座7b和传感器 导线固定座8b;间隙探头导线7a及加速度传感器导线8 a分别从探头导线固定 座7b和传感器导线固定座8b中穿过。图4示出,安装座1凹槽的底部和槽肩上开有4笨头导线槽la、传感器导线 槽lb,间隙探头导线7a、加速度传感器导线8a分别置于探头导线槽la和传感 器导线槽lb的下部,而间隙探头导线7a、加速度传感器导线8a的顶部则嵌压丁基橡胶或发泡硅胶9。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间隙探头7和加速度传感器8在安装座1的凹槽中 的排列方式,只要顺着安装座1凹槽的方向逐一安装即可;也即其排列方向与 列车的长度方向一致即可。当然可以如图3所示,将三个间隙探头7中的两个 分别安装在安装座1凹槽的两端,另一个间隙探头7安装在凹槽的中间位置; 两个加速度传感器8安装于中间的间隙探头7与端部的间隙探头7之间的间隙 处,另一个加速度传感器8则安装于中间的间隙探头7与另一端部的间隙探头7 之间的间隙处。这种安装方式较为美观、整齐。权利要求1、一种磁悬浮列车用车轨间隙传感器,包括间隙探头(7)、间隙探头导线(7a)、加速度传感器(8)、加速度传感器导线(8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探头(7)、加速度传感器(8)均为三个,三个间隙探头(7)及三个加速度传感器(8)沿着长条形安装座(1)的长条形凹槽逐一安装在安装座(1)上,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悬浮列车用车轨间隙传感器,包括间隙探头(7)、间隙探头导线(7a)、加速度传感器(8)、加速度传感器导线(8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探头(7)、加速度传感器(8)均为三个,三个间隙探头(7)及三个加速度传感器(8)沿着长条形安装座(1)的长条形凹槽逐一安装在安装座(1)上,安装座(1)上固定有盖住间隙探头(7)及加速度传感器(8)的密封盖(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昆仑刘放董金文刘国清郭育华李熹靖永志王滢王莉郭小舟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