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36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包括:顶板,其上设置有若干个上部安装孔,所述上部安装孔为螺栓安装孔;底板,通过侧板与所述顶板相连,其上设置有若干个下部安装C型槽;外侧布线区域,在最外围的侧板的一侧设置,其包括A类电缆线槽、B类电缆线槽、C类电缆线槽。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2.将车辆的结构设计、布线线槽设计融于一体,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减轻了重量、节省了空间;3.满足车辆内装承重要求,满足车辆客室布线需求,具有抗干扰性,且布线整洁美观;4.设计方案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更;安装、拆卸操作方便,可维护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槽,属于轨道交通
,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蓬勃发展,伴随着大城市城郊区域、中小城市及自然旅游景区对轨道交通车辆的需求不断提高,悬挂式轨道列车应运而生。相较于其它的轨道交通车辆,悬挂式轨道列车对电气系统的功能要求基本相同。因此,电气设备间电缆的种类、数量基本相同。目前,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设备间电缆的布置主要采取专用布线线槽或者专用布线线管的方式。悬挂式轨道列车与其它轨道交通车辆相比,体积小、重量轻。在满足各轨道车辆电气设计标准的前提下不仅需要对整个电气系统需要进行减重设计,并且电气系统设备间的电缆布置需要在更狭小有限的空间完成,因而迫切需要提高电气系统零部件的安装、拆卸操作性及可维护性。对于现有的轨道交通车辆使用的专用布线线槽或者专用布线线管的方式,在有体积小且重量轻需求的悬挂式轨道列车上,不具备可实施性。因为采用专有线槽或线管的方式需要在车辆宽度及高度方向占用更大的安装空间,因此会增加电气系统的总体重量;并且需要专用的安装、拆卸工装工具,需要多人配合操作。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布线技术进行改进以使其适用于悬挂式轨道列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包括:顶板,其上设置有若干个上部安装孔,所述上部安装孔为螺栓安装孔;底板,通过侧板与所述顶板相连,其上设置有若干个下部安装C型槽;外侧布线区域,在最外围的侧板的一侧设置,其包括A类电缆线槽、B类电缆线槽、C类电缆线槽。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所述侧板为三个,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其中第一侧板与所述顶板和底板的端部平齐设置,第三侧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的非端部相交,另一端与所述底板的非端部相交;第二侧板设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部分设置有下部安装C型槽。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所述顶板是一个N级台阶的结构,其中,N是正整数,所述上部安装孔位于第N级台阶区域,在其余的至少一级台阶区域上设置有电缆线槽。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所述顶板是一个两级台阶的结构,其中第一级台阶上设置A类电缆线槽,在第二级台阶上设置上部安装孔。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所述第二级台阶结构的下部设置有B类电缆线槽。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所述底板为一N级台阶的结构,其中,N是正整数,第N级台阶与所述侧板相交,并且在其余的至少一个台阶结构上设置有线槽。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所述底板是一个两级台阶的结构,其中第一级台阶与所所述侧板相交,在第二级台阶上设置有C类电缆线槽。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所述C类电缆线槽为一筒型结构。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2.将车辆的结构设计、布线线槽设计融于一体,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减轻了重量、节省了空间;3.满足车辆内装承重要求,满足车辆客室布线需求,具有抗干扰性,且布线整洁美观;4.设计方案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更;安装、拆卸操作方便,可维护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中,上部安装孔1,A类电缆2,B类电缆3,C类电缆4,下部安装C型槽5。实施例:该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集车辆内装二次骨架、客室布线线槽为一体,将二者的总重量减至最小值。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包括:顶板,其上设置有若干个上部安装孔,所述上部安装孔为螺栓安装孔;底板,通过侧板与所述顶板相连,其上设置有若干个下部安装C型槽;外侧布线区域,在最外围的侧板的一侧设置,其包括A类电缆线槽、B类电缆线槽、C类电缆线槽。作为一种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侧板为三个,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其中第一侧板与所述顶板和底板的端部平齐设置,第三侧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的非端部相交,另一端与所述底板的非端部相交;第二侧板设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部分设置有下部安装C型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是一个N级台阶的结构,其中,N是正整数,所述上部安装孔位于第N级台阶区域,在其余的至少一级台阶区域上设置有电缆线槽。例如,如图1所示,所述顶板是一个两级台阶的结构,其中第一级台阶上设置A类电缆线槽,在第二级台阶上设置上部安装孔,所述第二级台阶结构的下部设置有B类电缆线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为一N级台阶的结构,其中,N是正整数,第N级台阶与所述侧板相交,并且在其余的至少一个台阶结构上设置有线槽。例如,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是一个两级台阶的结构,其中第一级台阶与所所述侧板相交,在第二级台阶上设置有C类电缆线槽,所述C类电缆线槽为一筒型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上部通过螺栓与车体顶部连接,下部通过螺栓与车辆的通风系统及客室灯等内装结构连接,实现车辆内装结构的连接、承重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外侧布线区域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电气系统设备间的A、B和C等级电缆的走线区域,各区域电缆的布置相互具备抗干扰性。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部安装孔1,A类电缆2,B类电缆3,C类电缆4,下部安装C型槽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n顶板,其上设置有若干个上部安装孔,所述上部安装孔为螺栓安装孔;/n底板,通过侧板与所述顶板相连,其上设置有若干个下部安装C型槽;/n外侧布线区域,在最外围的侧板的一侧设置,其包括A类电缆线槽、B类电缆线槽、C类电缆线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板,其上设置有若干个上部安装孔,所述上部安装孔为螺栓安装孔;
底板,通过侧板与所述顶板相连,其上设置有若干个下部安装C型槽;
外侧布线区域,在最外围的侧板的一侧设置,其包括A类电缆线槽、B类电缆线槽、C类电缆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为三个,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其中第一侧板与所述顶板和底板的端部平齐设置,第三侧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的非端部相交,另一端与所述底板的非端部相交;第二侧板设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部分设置有下部安装C型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多用客室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是一个N级台阶的结构,其中,N是正整数,所述上部安装孔位于第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宏阳王瑶李玮刘立伟钱尚溢邹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