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压密封结构的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18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压密封结构的电力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一种耐高压密封结构的电力电缆,包括第一电缆本体,所述第一电缆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缆丝,所述第一电缆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接口,所述第一电缆丝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缆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电缆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缆丝,第一电缆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接口,第一电缆丝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缆丝,能够使第一电缆丝和第二电缆丝利用插接口可以插接在连接头的内部,第二电缆丝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缆本体,从而能够使第一电缆本体与第二电缆本体利用连接头连接在了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压密封结构的电力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耐高压密封结构的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其中,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的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按电压等级可分为中、低压电力电缆、高压电缆、超高压电缆以及特高压电缆。此外,还可按电流制分为交流电缆和直流电缆,包括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目前的电力电缆,在进行两端连接的时候,大多都是采用次连接头进行连接,但是这样多次连接比较繁琐,而且操作上需要多个人共同相互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工作效率较为低下,这样繁琐的操作大大增加了相应的工作量,影响了施工效率,而且目前的电力电缆柔韧性不足,在施工和布置电力电缆时,有时候需要电力电缆进行相应的弯曲调整,柔韧性的不足,导致电力电缆在布置实施时使用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两端连接较为繁琐和柔韧性不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耐高压密封结构的电力电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压密封结构的电力电缆,包括第一电缆本体,所述第一电缆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缆丝,所述第一电缆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接口,所述第一电缆丝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缆丝,所述第二电缆丝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缆本体,所述连接头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紧固头,所述连接头的顶端开设有流入口,所述流入口的底端开设有顺流腔。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缆本体的外部设置有隔温外层,所述隔温外层的一侧面设置有绝缘膜,所述绝缘膜的另一侧面设置有软质保护层,所述软质保护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优选的,所述紧固头的外表面开设有扭动开口,所述顺流腔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优选的,所述紧固头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紧固头的大小及形状均相同。优选的,所述顺流腔的底端设置有空隙,所述顺流腔的数量为两个。优选的,所述插接口的内壁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形状为环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压密封结构的电力电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第一电缆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缆丝,第一电缆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接口,第一电缆丝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缆丝,能够使第一电缆丝和第二电缆丝利用插接口可以插接在连接头的内部,第二电缆丝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缆本体,从而能够使第一电缆本体与第二电缆本体利用连接头连接在了一起,连接头把四个插接口设置在一起,避免了目前电缆连接时多次进行连接的问题,解决了两个电缆端连接需要对电缆线丝分批次进行连接的问题,提高了连接效率,大大缩短了相应的施工工期,连接头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紧固头,能够使紧固头对第一电缆丝和第二电缆丝进行固定,连接头的顶端开设有流入口,流入口的底端开设有顺流腔,可以利用流入口添加液态的绝缘物料,在通过顺流腔流入连接头的内部,确保了设备的安全使用。2、本技术,通过在第一电缆本体的外部设置有隔温外层,隔温外层的一侧面设置有绝缘膜,能够使第一电缆本体有效的进行隔温,避免发热导致外部融化损坏,绝缘膜的另一侧面设置有软质保护层,软质保护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利用软质保护层和保护层的相互配合设置,能够使电力电缆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便于进行弯曲,避免了目前电力电缆在布置施工使用时不能进行有效的弯曲的状况,解决了柔韧性不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电缆本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电缆本体;2、隔温外层;3、绝缘膜;4、软质保护层;5、保护层;6、第一电缆丝;7、连接头;8、紧固头;9、密封盖;10、顺流腔;11、第二电缆丝;12、第二电缆本体;13、流入口;14、空隙;15、插接口;16、防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耐高压密封结构的电力电缆,包括第一电缆本体1,第一电缆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缆丝6,第一电缆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7,连接头7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接口15,插接口15的内壁设置有防护层16,防护层16的形状为环形,第一电缆丝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缆丝11,能够使第一电缆丝6和第二电缆丝11利用插接口15可以插接在连接头7的内部,第二电缆丝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缆本体12,从而能够使第一电缆本体1与第二电缆本体12利用连接头7连接在了一起,连接头7把四个插接口15设置在一起,避免了目前电缆连接时多次进行连接的问题,解决了两个电缆端连接需要对电缆线丝分批次进行连接的问题,提高了连接效率,大大缩短了相应的施工工期,连接头7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紧固头8,能够使紧固头8对第一电缆丝6和第二电缆丝11进行固定,紧固头8的外表面开设有扭动开口,便于进行扭动,紧固头8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紧固头8的大小及形状均相同,连接头7的顶端开设有流入口13,流入口13的底端开设有顺流腔10,顺流腔10的底端设置有空隙14,可以利用流入口13添加液态的绝缘物料,在通过顺流腔10流入连接头7的内部,确保了设备的安全使用,顺流腔10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9,便于进行密封,确保了设备可以正常的使用,顺流腔1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电缆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隔温外层2,隔温外层2的一侧面设置有绝缘膜3,能够使第一电缆本体1有效的进行隔温,避免发热导致外部融化损坏,绝缘膜3的另一侧面设置有软质保护层4,软质保护层4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5,利用软质保护层4和保护层5的相互配合设置,能够使电力电缆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便于进行弯曲,避免了目前电力电缆在布置施工使用时不能进行有效的弯曲的状况,解决了柔韧性不佳的问题,便捷了施工弯曲的使用。本技术中,通过在第一电缆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缆丝6,第一电缆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7,连接头7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接口15,第一电缆丝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缆丝11,能够使第一电缆丝6和第二电缆丝11利用插接口15可以插接在连接头7的内部,第二电缆丝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缆本体12,从而能够使第一电缆本体1与第二电缆本体12利用连接头7连接在了一起,连接头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压密封结构的电力电缆,包括第一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缆丝(6),所述第一电缆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7),所述连接头(7)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接口(15),所述第一电缆丝(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缆丝(11),所述第二电缆丝(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缆本体(12),所述连接头(7)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紧固头(8),所述连接头(7)的顶端开设有流入口(13),所述流入口(13)的底端开设有顺流腔(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压密封结构的电力电缆,包括第一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缆丝(6),所述第一电缆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7),所述连接头(7)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接口(15),所述第一电缆丝(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缆丝(11),所述第二电缆丝(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缆本体(12),所述连接头(7)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紧固头(8),所述连接头(7)的顶端开设有流入口(13),所述流入口(13)的底端开设有顺流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压密封结构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隔温外层(2),所述隔温外层(2)的一侧面设置有绝缘膜(3),所述绝缘膜(3)的另一侧面设置有软质保护层(4),所述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晋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