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航天风洞智能监测充气密封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687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航天风洞智能监测充气密封圈装置,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该航空航天风洞智能监测充气密封圈装置,包括充气密封圈本体,所述充气密封圈本体的底部中间处连接有橡胶连接块,所述橡胶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一端延伸至充气密封圈本体的内部,且限位框的内部设置有智能监测机构,所述限位框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压力传感器和信号转换芯片可实时监测充气密封圈工作状态以及充气密封圈周边的工作工况,并将监测结果通过数据线传输到外部终端,外部终端可将数据转换为数据曲线,曲线出现反常时,终端会启动报警器,进而可通知值班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停机、减压等措施以保证风洞内试验件不被损害,可有效的避免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航天风洞智能监测充气密封圈装置
本技术属于航空航天
,具体为一种航空航天风洞智能监测充气密封圈装置。
技术介绍
航空指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内的航行活动,航天指飞行器在大气层外宇宙空间的航行活动,航空航天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的结构。目前航空航天及汽车工业风洞使用的充气密封圈难以进行智能监测,对于密封圈是否正常工作只能通过值班人员的细心观察,这种情况下往往密封圈已停止工作,多时而没有被发现,导致了风洞实验过程中无端的资源浪费甚至对试验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给国家和航天航空工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以及充气密封圈监测过程中,密封圈内部的监测装置难以安全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航天风洞智能监测充气密封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难以对充气密封圈的气压实时监测,以及难以对监测机构进行保护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航空航天风洞智能监测充气密封圈装置,包括充气密封圈本体,所述充气密封圈本体的底部中间处连接有橡胶连接块,所述橡胶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一端延伸至充气密封圈本体的内部,且限位框的内部设置有智能监测机构,所述限位框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优选的,所述智能监测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限位框的内部上方,且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限位框的内部底部安装有信号转换芯片,所述信号转换芯片的底部连接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相对于信号转换芯片的一端依次贯穿限位框和橡胶连接块,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信号转换芯片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橡胶连接块的底部且位于数据线的外部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数据线之间填充有密封胶。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开设于限位框的顶部外壁,所述限位框的内壁且位于透气孔的一侧固定有金属滤网。优选的,所述橡胶连接块与充气密封圈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限位框为圆柱形结构。优选的,所述限位框的外部两侧均呈圆弧倒角过渡,形成圆弧面。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压力传感器和信号转换芯片可实时监测的工作状态,并将监测结果通过数据线传输到外部终端,外部终端可将数据转换为数据曲线,曲线出现反常时,终端会启动报警器,进而可通知值班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停机、减压等措施以保证风洞内试验件不被损害,以便提高装置的智能性,可有效的避免资源浪费,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2、本技术中,使用时,限位框和透气孔可在保护智能监测机构的同时避免影响智能监测机构的监测过程,同时滤网可防止智能监测机构从限位框中脱落,以便提高智能监测机构工作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限位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中:1、连接管;2、橡胶连接块;3、充气密封圈本体;4、限位框;5、数据线;6、支撑板;7、压力传感器;8、信号转换芯片;9、金属滤网;10、透气孔;11、圆弧面;12、密封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3,一种航空航天风洞智能监测充气密封圈装置,包括充气密封圈本体3,充气密封圈本体3的底部中间处连接有橡胶连接块2,橡胶连接块2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框4,限位框4的一端延伸至充气密封圈本体3的内部,且限位框4的内部设置有智能监测机构,限位框4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橡胶连接块2与充气密封圈本体3为一体式结构,限位框4为圆柱形结构,且限位框4的外部两侧均呈圆弧倒角过渡,形成圆弧面11。通过橡胶连接块2可使限位框4的一端进入充气密封圈本体3的内部,而圆弧面11可避免限位框4的边缘划伤充气密封圈本体3,以便提高充气密封圈本体3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参照图2-3,智能监测机构包括支撑板6,支撑板6固定于限位框4的内部上方,且支撑板6的顶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7,限位框4的内部底部安装有信号转换芯片8,信号转换芯片8的底部连接有数据线5,数据线5相对于信号转换芯片8的一端依次贯穿限位框4和橡胶连接块2,压力传感器7与信号转换芯片8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7采用的型号为TEDEA3510,信号转换芯片8采用的型号为TMS320DM642;橡胶连接块2的底部且位于数据线5的外部固定有连接管1,连接管1与数据线5之间填充有密封胶12。装置使用时,压力传感器7和信号转换芯片8可实时监测的工作状态,并将监测结果通过数据线5传输到外部终端,外部终端可将数据转换为数据曲线,外部终端可为计算机,曲线出现反常时,终端会启动报警器,进而可通知值班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停机、减压等措施以保证风洞内试验件不被损害,可有效的避免资源浪费;通过压力传感器7、信号转换芯片8和数据线5可将反馈数据到服务器并存入数据库,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比对得出具体数据,反映出密封圈的薄弱环节,能指导帮助充气密封圈本体3截面设计和性能提升。参照图2,限位机构包括透气孔10,透气孔10开设于限位框4的顶部外壁,限位框4的内壁且位于透气孔10的一侧固定有金属滤网9。使用时,限位框4可直接对智能监测机构进行保护,同时透气孔10可使充气密封圈本体3内部的高压气体直接进入限位框4的内部,进而在保护智能监测机构的同时避免影响智能监测机构的监测过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航天风洞智能监测充气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密封圈本体(3),所述充气密封圈本体(3)的底部中间处连接有橡胶连接块(2),所述橡胶连接块(2)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框(4),所述限位框(4)的一端延伸至充气密封圈本体(3)的内部,且限位框(4)的内部设置有智能监测机构,所述限位框(4)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航天风洞智能监测充气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密封圈本体(3),所述充气密封圈本体(3)的底部中间处连接有橡胶连接块(2),所述橡胶连接块(2)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框(4),所述限位框(4)的一端延伸至充气密封圈本体(3)的内部,且限位框(4)的内部设置有智能监测机构,所述限位框(4)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风洞智能监测充气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监测机构包括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固定于限位框(4)的内部上方,且支撑板(6)的顶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限位框(4)的内部底部安装有信号转换芯片(8),所述信号转换芯片(8)的底部连接有数据线(5),所述数据线(5)相对于信号转换芯片(8)的一端依次贯穿限位框(4)和橡胶连接块(2),所述压力传感器(7)与信号转换芯片(8)电性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彬杨泽一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莫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