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64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以及套设于所述压缩机本体外部的隔音罩;所述压缩机本体包括壳体以及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组件和泵体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上壳盖、筒体和下壳盖,所述上壳盖的正面设置有密封接线柱;所述密封接线柱贯通且固定于所述隔音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具有全封闭式紧合型的隔声罩,且压缩机本体的密封接线柱、上排气管等需贯通隔音罩的部件与之间采用柔性连接,同时,隔声罩采用填充多层结构的材料且优化了多层材料的结构,达到较好的降噪效果;此外还具有占用空间较小、室外机内安装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室外机噪音中,压缩机产生的噪音占比较大,在窗式空调、移动空调与除湿机等类型的整体式空调器中,对压缩机的噪音要求更高。传统上,使用消音棉对压缩机进行简单包裹从而降低噪音,由于压缩机产生的噪音中,低频区域是噪声所占权重最大的,消音棉的降噪效果并不理想。现有的降噪方法中,如采用现有隔声罩,具有空间占用较大,配管布置需要改变的缺点;而压缩机外壁包裹消音棉和加厚压缩机壳体等方式对此噪声均影响不大;在室外机内侧包裹吸声材料或者加厚壳壁,则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有效的压缩机降噪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通过采用全封闭式紧合型的隔声罩设置于压缩机本体外,且两者之间通过柔性连接,同时,隔声罩采用填充多层结构的材料且优化了多层材料的结构,达到较好的降噪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以及套设于所述压缩机本体外部的隔音罩;所述压缩机本体包括壳体以及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组件和泵体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上壳盖、筒体和下壳盖,所述上壳盖的正面设置有密封接线柱;所述密封接线柱贯通且固定于所述隔音罩。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所述密封接线柱通过U型减振片贯通且固定于所述隔音罩;所述密封接线柱处的所述隔音罩包括下凹板,所述下凹板嵌设于所述U型减振片的凹槽中。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所述密封接线柱贯通且固定于所述隔音罩的部分还配置有覆盖所述密封接线柱的接线盒盖。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所述上壳盖的正面还设置有上排气管;所述上排气管通过减振圈贯通且固定于所述隔音罩;所述减振圈套设于所述上排气管,所述隔音罩的壳壁嵌设于所述减震圈上的凹槽。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所述筒体上还设置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贯通且固定于所述隔音罩。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所述吸气管通过减振圈贯通且固定于所述隔音罩;所述减振圈套设于所述吸气管,所述隔音罩的壳壁嵌设于所述减震圈上的凹槽。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所述压缩机本体还包括通过所述吸气管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相连通的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贯通且固定于所述隔音罩。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所述隔音罩至少包括吸音材料层、阻尼材料层和刚性壁板。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所述吸音材料层的厚度为t1,其中,10.0mm≤t1≤25.0mm。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所述阻尼材料层的厚度为t2,其中,2.0mm≤t2≤5.0mm。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所述刚性壁板的厚度为t3,其中,2.0mm≤t3≤4.0mm。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壳体表面与所述隔音罩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L1,其中,L1≤10.0mm。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具有占用空间较小、室外机内安装方便、明显的降噪静音等优点。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又实施例的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实施例中的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的垂直于压缩机筒体方向的剖面图;图4-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压缩机的密封接线柱的接线形式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吸气管与隔音罩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7-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隔音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压缩机本体110密封接线柱120上排气口130吸气管200隔音罩201刚性壁板202阻尼材料层203吸音材料层204空气层210减振圈220下凹板230U型减振片400储液器410进气管500电连接线600接线盒盖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包括:压缩机本体100以及套设于所述压缩机本体外部的隔音罩200;所述压缩机本体100包括壳体以及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组件和泵体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上壳盖、筒体和下壳盖,所述上壳盖的正面设置有密封接线柱110和上排气管120;所述上排气管120贯通且固定于所述隔音罩200,见图1椭圆虚线框。实际中,隔音罩200不仅可以包裹单独的压缩机本体100,如图1的实施例,也可以包裹压缩机本体100和储液器400,如图2的实施例。本技术中的隔声罩200的外壁原则上使用圆形或者椭圆形的,避免使用方形或者与声源平行的壁板,从而防止驻波效应的产生。以图2的隔声罩200对整个压缩机本体100和储液器400进行包裹的实施例为例,见图3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的垂直于压缩机筒体方向的剖面图,采用了椭圆形和圆形相结合的外壁形式。图4-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压缩机的密封接线柱的接线形式示意图。在压缩机本体的密封接线柱110处的隔音罩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隔音罩包括下凹板220和与之相适配的U型减振片230,U型减振片230套设于密封接线柱110外侧,所述下凹板220嵌设于所述U型减振片230的凹槽中。U型减振片230支撑且限制下凹板220,此种隔音罩与压缩机本体上壳盖的固定方式,以及压缩机本体的下壳盖与隔音罩之间减振组件设计,可防止内部压缩机本体上下左右方向的窜动。上述下凹板220的存在,除了起到支撑固定作用以外,还使得内部压缩机接线柱外漏,方便接线。即在上述密封接线柱100贯通且固定于所述隔音罩20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压缩机本体以及套设于所述压缩机本体外部的隔音罩;/n所述压缩机本体包括壳体以及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组件和泵体组件;/n所述壳体包括上壳盖、筒体和下壳盖,所述上壳盖的正面设置有密封接线柱;/n所述密封接线柱贯通且固定于所述隔音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本体以及套设于所述压缩机本体外部的隔音罩;
所述压缩机本体包括壳体以及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组件和泵体组件;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盖、筒体和下壳盖,所述上壳盖的正面设置有密封接线柱;
所述密封接线柱贯通且固定于所述隔音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接线柱通过U型减振片贯通且固定于所述隔音罩;
所述密封接线柱处的所述隔音罩包括下凹板,所述下凹板嵌设于所述U型减振片的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接线柱贯通且固定于所述隔音罩的部分还配置有覆盖所述密封接线柱的接线盒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盖的正面还设置有上排气管;
所述上排气管通过减振圈贯通且固定于所述隔音罩;
所述减振圈套设于所述上排气管,所述隔音罩的壳壁嵌设于所述减震圈上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还设置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贯通且固定于所述隔音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滨季盛昌王海军陆元嘉谢志宾戴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