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增强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48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软管领域,公开了织物增强胶管,其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织物增强层,第一管体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和限位槽,限位槽的底壁上开设有插接槽,安装槽内活动安装有活动环,活动环的一端设置有挡环,活动环上还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抵触在限位槽的底壁上,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在挡环上;安装槽内还安装有橡胶圈,第二管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安装槽配合的接头,橡胶圈的一侧与挡环抵触,橡胶圈的另一侧与接头抵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织物增强层能够有效增强软管的强度;接头与活动环通过橡胶圈密封连接,设计非常巧妙,弹簧被压缩后产生的弹力为活动环提供了一种推力,使得活动环与橡胶圈紧紧贴合,从而实现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织物增强胶管
本技术涉及软管领域,尤其涉及了织物增强胶管。
技术介绍
现代家居生活中常常需要使用到软管进行排水等工作,软管与传统硬质水管相比较,其弯折性好,易存放。在日常生活中,现有的软管多为胶制材质制作,其结构强度较低,易在受到外力拉伸出造成变形、破裂,影响正常使用,特别是在使用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软管的使用寿命往往会大大的减短,若是采用钢管,则增加了铺设成本和劳动强度。因此为了更好提高工作效率,有必要对增强软管作出进一步的研究。另外,增强软管在连接时,一般是将一根软管插接在另一根软管中,再进行卡紧,这种连接方式的密封性较差,容易出现漏液的现象。中国专利号为CN206816977U的专利公开了管状立体织物增强复合软管,其包括包括耐磨层,缓冲层,耐压层,立体织物增强层,立体织物增强层包括立体织物外层,立体织物内层和三维连接线,缓冲层胶结在立体织物内。立体织物增强层材料为工业涤纶长丝。该管状立体织物增强复合软管适应及其恶劣的野外施工作业环境,极大地提高了软管的耐磨性,使用寿命远远大于普通的橡塑复合软管。媲美硬质无缝钢管,大大地节省野外输送管道的铺设成本和铺设管道的劳动强度。但是,该增强软管在连接时存在密封性较差的问题。中国专利号为CN20591902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PVC增强软管,其包括内管和套接于内管的外防护管,所述内管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平头芯,所述外防护管通过紧固口套跟平头芯固定,所述平头芯连接有铁螺帽,所述铁螺帽的内壁周圈上成型有限位槽,该限位槽内安装有密封圈垫。该技术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但是该技术强度较低,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软管强度较低、密封性能差等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强度高的织物增强胶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织物增强胶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织物增强层,织物增强层胶结在内管和外管之间;第一管体的一端开设有阶梯槽,阶梯槽包括安装槽和限位槽,限位槽的底壁上开设有插接槽,安装槽内活动安装有活动环,活动环的一端插接在插接槽内,活动环的另一端设置有挡环,活动环上还套设有弹簧,弹簧安装在限位槽内,弹簧的一端抵触在限位槽的底壁上,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在挡环上;安装槽内还安装有橡胶圈,第二管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安装槽配合的接头,橡胶圈的一侧与挡环抵触,橡胶圈的另一侧与接头抵触。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胶结有织物增强层,能够有效增强软管的强度;通过在第一软管的一端阶梯槽内设置活动环和弹簧,插接槽能够对活动环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弹簧能够对活动环起到很好的弹性支撑作用,通过在第二管体上设置接头,接头与活动环通过橡胶圈密封连接,设计非常巧妙,当接头插接在安装槽内,接头挤压橡胶圈,弹簧被压缩后产生的弹力为活动环提供了一种推力,使得活动环与橡胶圈紧紧贴合,从而实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密封。作为优选,安装槽的内径大于限位槽的内径。便于安装,且当弹簧不再具有足够的弹力时,安装槽的底壁能够与挡环抵触,对活动环进行限位,保证密封效果。作为优选,挡环和接头靠近橡胶圈的一侧侧面均为外锥斜面,橡胶圈的截面为圆形。使橡胶圈在受到挤压时向外膨胀,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作为优选,安装槽内开设有内螺纹,接头上开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实现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紧密,加工和安装方便。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层,连接层充彻织物增强层的孔隙,连接层与内管和外管热熔胶结积压混合为一体。织物增强层通过连接层胶结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加工方便,且能够有效增强软管强度。作为优选,内管和外管均为橡胶管。橡胶管弹性好,不易断裂。作为优选,内管和外管均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使内管和外管具有弹性好、耐磨耐用的优点。作为优选,织物增强层采用金属丝制成,织物增强层为网状结构。金属丝强度高,网状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织物增强层的抗拉伸能力。作为优选,织物增强层由钢丝编织而成。钢丝绳挠性好,编织方便。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织物增强层能够有效增强软管的强度;接头与活动环通过橡胶圈密封连接,设计非常巧妙,弹簧被压缩后产生的弹力为活动环提供了一种推力,使得活动环与橡胶圈紧紧贴合,从而实现密封效果;内管和外管具有弹性好、耐磨耐用的优点;金属丝强度高,网状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织物增强层的抗拉伸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织物增强胶管的剖视图。图2是第一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二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活动环与弹簧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第一管体、11—安装槽、111—内螺纹、12—限位槽、13—插接槽、14—活动环、141—挡环、15—弹簧、16—橡胶圈、2—第二管体、21—接头、211—外螺纹、3—外管、4—内管、5—织物增强层、6—连接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织物增强胶管,如图1-图4所示,包括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均包括外管3和内管4,内管4和外管3之间设置有织物增强层5,织物增强层5胶结在内管4和外管3之间;第一管体1的一端开设有阶梯槽,阶梯槽包括安装槽11和限位槽12,限位槽12的底壁上开设有插接槽13,安装槽11内活动安装有活动环14,活动环14的一端插接在插接槽13内,活动环14的另一端设置有挡环141,活动环14上还套设有弹簧15,弹簧15安装在限位槽12内,弹簧15的一端抵触在限位槽12的底壁上,弹簧15的另一端抵触在挡环141上;安装槽11内还安装有橡胶圈16,第二管体2的一端设置有与安装槽11配合的接头21,橡胶圈16的一侧与挡环141抵触,橡胶圈16的另一侧与接头21抵触。在内管4和外管3之间胶结有织物增强层5,能够有效增强软管的强度;通过在第一软管的一端阶梯槽内设置活动环14和弹簧15,插接槽13能够对活动环14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弹簧15能够对活动环14起到很好的弹性支撑作用,通过在第二管体2上设置接头21,接头21与活动环14通过橡胶圈16密封连接,设计非常巧妙,当接头21插接在安装槽11内,接头21挤压橡胶圈16,弹簧15被压缩后产生的弹力为活动环14提供了一种推力,使得活动环14与橡胶圈16紧紧贴合,从而实现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的密封。安装槽11的内径大于限位槽12的内径。便于安装,且当弹簧15不再具有足够的弹力时,安装槽11的底壁能够与挡环141抵触,对活动环14进行限位,保证密封效果。挡环141和接头21靠近橡胶圈16的一侧侧面均为外锥斜面,橡胶圈16的截面为圆形。使橡胶圈16在受到挤压时向外膨胀,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安装槽11内开设有内螺纹111,接头21上开设有与内螺纹111配合的外螺纹211,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织物增强胶管,包括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均包括外管(3)和内管(4),其特征在于:内管(4)和外管(3)之间设置有织物增强层(5),织物增强层(5)胶结在内管(4)和外管(3)之间;第一管体(1)的一端开设有阶梯槽,阶梯槽包括安装槽(11)和限位槽(12),限位槽(12)的底壁上开设有插接槽(13),安装槽(11)内活动安装有活动环(14),活动环(14)的一端插接在插接槽(13)内,活动环(14)的另一端设置有挡环(141),活动环(14)上还套设有弹簧(15),弹簧(15)安装在限位槽(12)内,弹簧(15)的一端抵触在限位槽(12)的底壁上,弹簧(15)的另一端抵触在挡环(141)上;安装槽(11)内还安装有橡胶圈(16),第二管体(2)的一端设置有与安装槽(11)配合的接头(21),橡胶圈(16)的一侧与挡环(141)抵触,橡胶圈(16)的另一侧与接头(21)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织物增强胶管,包括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均包括外管(3)和内管(4),其特征在于:内管(4)和外管(3)之间设置有织物增强层(5),织物增强层(5)胶结在内管(4)和外管(3)之间;第一管体(1)的一端开设有阶梯槽,阶梯槽包括安装槽(11)和限位槽(12),限位槽(12)的底壁上开设有插接槽(13),安装槽(11)内活动安装有活动环(14),活动环(14)的一端插接在插接槽(13)内,活动环(14)的另一端设置有挡环(141),活动环(14)上还套设有弹簧(15),弹簧(15)安装在限位槽(12)内,弹簧(15)的一端抵触在限位槽(12)的底壁上,弹簧(15)的另一端抵触在挡环(141)上;安装槽(11)内还安装有橡胶圈(16),第二管体(2)的一端设置有与安装槽(11)配合的接头(21),橡胶圈(16)的一侧与挡环(141)抵触,橡胶圈(16)的另一侧与接头(21)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增强胶管,其特征在于:安装槽(11)的内径大于限位槽(12)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增强胶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柏茂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玛努利液压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