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中的双层块式摩擦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399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器中的双层块式摩擦块结构。该种离合器中的双层块式摩擦块结构包括主动摩擦盘、被动摩擦盘、摩擦块,主动摩擦盘有多个,被动摩擦盘个数与主动摩擦盘个数相等,主动摩擦盘与被动摩擦盘依次交替间隔排列;被动摩擦盘沿轴线开设有通孔一,通孔一的内壁均布有内齿,被动摩擦盘沿轴向开设有多个与摩擦块相匹配的通孔二,摩擦块与通孔二过盈配合,主动摩擦盘沿轴线开设有通孔三,主动摩擦盘外周均布有外齿。过盈配合使得摩擦块与被动摩擦盘之间不存在间隙,从而摩擦块运动稳定,摩擦块不会出现由于倾斜导致局部摩擦升温导致的摩擦块变形的情况,极大的延长了摩擦块的检修和更换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合器中的双层块式摩擦块结构
本技术涉及热模锻压力机的离合器,特别涉及离合器中的双层块式摩擦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热模锻压力机多采用片式摩擦离合器和块式摩擦离合器。片式摩擦离合器中主要包括两块主动摩擦盘和两块被动摩擦盘及活塞,主动摩擦盘外周有外齿,飞轮内圈设有与该外齿配对啮合的内齿,通过主动摩擦盘的外齿与飞轮的内齿啮合,主动摩擦盘随飞轮一起运动,被动摩擦盘两侧面铆接有摩擦片,被动摩擦盘内圈设置有内齿,曲轴端部通过楔键固定安装有外齿轮,外齿轮的外齿与被动摩擦盘的内齿配对啮合;当离合器进气时,活塞运动并推动主动摩擦盘沿着飞轮内齿运动,直至被动摩擦盘上的摩擦片与主动摩擦盘的端面紧密贴合,通过摩擦力将飞轮-主动摩擦盘的转动传递给被动摩擦盘-外齿轮-曲轴形成的运动体,从而将动力从飞轮传递给曲轴。片式摩擦离合器的不足之处在于,摩擦片与被动摩擦盘的安装多为人工铆接,人工铆接不当,会导致摩擦片在使用过程中的脱落或者变形;摩擦片在使用过程中磨损过度,会造成铆钉失效,摩擦片变形的问题。块式摩擦离合器能够避免上述问题,但是,现有块式离合器的中使用的摩擦块都为间隙浮动设置于摩擦盘中,摩擦盘固接于曲轴,通过活塞推动摩擦块在摩擦盘中运动,将摩擦块紧压于飞轮,从而将飞轮的动力传递给曲轴,但是该种块式摩擦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1、摩擦块与摩擦盘之间有间隙,摩擦块会摩擦盘的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窜动,从而导致离合器有异响;2、摩擦块在间隙中的窜动是一种无规则不可控的运动,为了减小这种不可控运动的影响,需要提高离合器中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以提高离合器中零部件运动的稳定性与流畅性;3、由于间隙存在,摩擦块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倾斜,导致摩擦块工作时的摩擦接触面面积下降,从而局部接触的摩擦面产生大量热量,摩擦块局部変形,进一步减小摩擦块的摩擦接触面,从而影响离合器的工作性能;4、摩擦块局部变形明显时,会使活塞发生倾斜,导致活塞卡死,离合器停止工作。5、为了避免上述情况产生,现有块式离合器检修周期短,摩擦块更换周期短,检修离合器、更换摩擦块需要停机进行,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并且更换摩擦块会导致成本增加。6、现有块式离合器多为单层结构,体积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合器中的双层块式摩擦块结构,从而能够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离合器中的双层块式摩擦块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合器中的双层块式摩擦块结构,包括主动摩擦盘、被动摩擦盘、摩擦块,所述主动摩擦盘有多个,所述被动摩擦盘个数与所述主动摩擦盘个数相等,所述主动摩擦盘与所述被动摩擦盘依次交替间隔排列;所述被动摩擦盘沿轴线开设有通孔一,所述通孔一的内壁均布有内齿,所述内齿用于与曲轴固接的外齿轮配对啮合,所述被动摩擦盘沿轴向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摩擦块相匹配的通孔二,所述摩擦块与所述通孔二过盈配合,所述主动摩擦盘沿轴线开设有通孔三,所述主动摩擦盘外周均布有外齿,所述外齿用于与飞轮内圈设置的内齿配对啮合。本技术工作时,由于摩擦块和通孔二过盈配合,故摩擦块能够在通孔二中稳定的运动,从而通过主动摩擦盘至摩擦块至被动摩擦盘的顺序传递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摩擦块和通孔二的过盈配合,摩擦块与被动摩擦盘之间不存在间隙,从而摩擦块运动稳定,摩擦块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发出异响、不会发生倾斜,从而摩擦块的运动过程只与其加工精度有关,摩擦块运动的可控性提高,摩擦块不会出现由于倾斜导致局部摩擦升温导致的摩擦块变形的情况,极大的延长了摩擦块的检修和更换周期。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二均布于以所述被动摩擦盘轴线为中心线的圆周。本步的有益效果:使得摩擦块与被动摩擦盘组成的运动单元传递的动力更加稳定。进一步地:所述摩擦块为阶梯型,包括块一和块二,所述块一朝向所述块二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块二中,所述块一和所述通孔二过盈配合,所述块一用于确定所述摩擦块的运动行程。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块二的定位,使得摩擦块的运动更加稳定及可控。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摩擦盘朝向相应的所述块一的一侧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块一朝向所述环形凹槽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环形凹槽中。本步的有益效果:换形凹槽减小了主动摩擦盘需要精加工的区域,即只需要精加工环形凹槽的槽底,使其与块一端面配合即可。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摩擦盘、被动摩擦盘各有两个。本步的有益效果:相对于单个的主动摩擦盘、被动摩擦盘结构,双层主动摩擦盘、被动摩擦盘组成的结构径向尺寸更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摩擦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右视图。其中,1主动摩擦盘,101通孔三,102外齿,103环形凹槽,2被动摩擦盘,201通孔一,202内齿,203通孔二,3摩擦块,301块一,302块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离合器中的双层块式摩擦块结构,包括主动摩擦盘1、被动摩擦盘2、摩擦块3,主动摩擦盘1有多个,被动摩擦盘2个数与主动摩擦盘1个数相等,主动摩擦盘1与被动摩擦盘2依次交替间隔排列,本实施例中的主动摩擦盘1有两个,被动摩擦盘2有两个,按照被动摩擦盘2、主动摩擦盘1依次交替的顺序排列,该处主动摩擦盘1和被动摩擦盘2的个数主要对离合器的尺寸以及离合器的传动效果产生影响,从实现离合器的功能角度,只要至少存在一个主动摩擦盘1和被动摩擦盘2,都能起到传动作用,而本实施例中采用两层的结构,是为了在传递相同力矩的情况下,减小主动摩擦盘1和被动摩擦盘2的直径,从而减小离合器的体积;被动摩擦盘2沿轴线开设有通孔一201,通孔一201的内壁均布有内齿202,内齿202用于与曲轴固接的外齿轮配对啮合,被动摩擦盘2的内齿202与外齿轮的外齿啮合起到导向作用,被动摩擦盘2沿轴向开设有多个与摩擦块3相匹配的通孔二203,通孔二203均布于以被动摩擦盘2轴线为中心线的圆周,摩擦块3设置于通孔二203中并与通孔二203过盈配合,主动摩擦盘1沿轴线开设有通孔三101,主动摩擦盘1外周均布有外齿102,外齿102用于与飞轮内圈设置的内齿配对啮合,主动摩擦盘1的外齿102与飞轮内圈的内齿配合起到导向作用。如图1-3所示,摩擦块3为阶梯型,摩擦块3沿厚度方向包括两层,分别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器中的双层块式摩擦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摩擦盘、被动摩擦盘、摩擦块,所述主动摩擦盘有多个,所述被动摩擦盘个数与所述主动摩擦盘个数相等,所述主动摩擦盘与所述被动摩擦盘依次交替间隔排列;所述被动摩擦盘沿轴线开设有通孔一,所述通孔一的内壁均布有内齿,所述内齿用于与曲轴固接的外齿轮配对啮合,所述被动摩擦盘沿轴向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摩擦块相匹配的通孔二,所述摩擦块与所述通孔二过盈配合,所述主动摩擦盘沿轴线开设有通孔三,所述主动摩擦盘外周均布有外齿,所述外齿用于与飞轮内圈设置的内齿配对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中的双层块式摩擦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摩擦盘、被动摩擦盘、摩擦块,所述主动摩擦盘有多个,所述被动摩擦盘个数与所述主动摩擦盘个数相等,所述主动摩擦盘与所述被动摩擦盘依次交替间隔排列;所述被动摩擦盘沿轴线开设有通孔一,所述通孔一的内壁均布有内齿,所述内齿用于与曲轴固接的外齿轮配对啮合,所述被动摩擦盘沿轴向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摩擦块相匹配的通孔二,所述摩擦块与所述通孔二过盈配合,所述主动摩擦盘沿轴线开设有通孔三,所述主动摩擦盘外周均布有外齿,所述外齿用于与飞轮内圈设置的内齿配对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中的双层块式摩擦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二均布于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建成宋爱民徐梦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傲世锻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