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2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婴儿床形态下的床(1)具有矩形的床板(2)、包围该床板(2)的周围四面的围栏。围栏具有:位于睡在床板(2)上的婴幼儿头侧的头部框(3);位于足侧的足部框(4);位于左手侧的左侧部框(5);位于右手侧的右侧部框(省略图示)。头部框(3)包括:通过铰链(省略图示)可转动地连接于左侧部框(5)的内侧头部框(3a);通过铰链(省略图示)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内侧头部框(3a)的外侧头部框(3b)。足部框(4)包括:通过铰链(省略图示)可转动地连接于左侧部框(5)的内侧足部框(4a);通过铰链(10)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内侧足部框(4a)的外侧足部框(4b)。在作为大人用床的形态中,左侧部框(5)、内侧头部框(3a)、及内侧足部框(4a)被用作床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可转换成适于婴儿床的形态和适于大人用床的形态的床。并且涉及可简单地进行转变为折叠状态的操作的婴儿床。
技术介绍
通常,婴儿在从出生到大约一岁期间,都是让他睡在包围了四周周围这种形态的婴儿床上。随着婴儿的成长,这样的婴儿床就成了没用的东西。由于婴儿床本身仅是让婴儿睡觉的东西,因此受损可能性比较少,是足够可以进行再利用的。使用过婴儿床的婴儿,如果成长后也能继续使用该床的话,就可以使他具有爱惜物品这样的想法。并且,通过在成长后仍继续使用已经改形的婴儿床,可以长期恒久地保持婴儿时期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的记忆,可以培育其温暖的心。满足上述需要的婴儿床被公开在JP特开2004-41629号公报中。在此公报公开的婴儿床中,床的床框长度被设置成可调节的。婴儿时将床框的长度缩短,孩子成长后,将床的床框长度放长。就上述公报所公开的婴儿床而言,通过将床的床框长度放长,可使其作为大人用床使用。然而,在比较作为婴儿床的形态和作为大人用床的形态时,床的宽度尺寸是一样的。因此,大人将此床以大人用床的形态使用时,宽度就显得狭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该床的长度及宽度这两种尺寸均可转换成适于婴儿床的形态和适于大人用床的形态。本专利技术是可转换成适于婴儿床的形态和适于大人用床的形态的床。在作为婴儿床的形态下,具有床板、和包围该床板周围的围栏。作为大人用床的形态下,围栏的一部分被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婴儿床中的围栏高度一般大于床板的宽度尺寸。因此,如果将围栏的一部分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则可以获得充分的床宽尺寸。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围栏包括位于头侧的头部框;位于足侧的足部框;位于侧面侧的侧部框。作为大人用床的形态下,与侧部框一起,头部框或足部框的一部分被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侧部框的长度与婴儿床的床板长度大致相同。因此,在侧部框的基础上,如果将头部框或足部框的一部分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的话,则可以确保足够的床长度及宽度。在一实施方式中,头部框包括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侧部框的内侧头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内侧头部框的外侧头部框。足部框包括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侧部框的内侧足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内侧足部框的外侧足部框。在该实施方式中,侧部框、内侧头部框、及内侧足部框被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在作为大人用床的使用形态中,更优选为,外侧头部框及外侧足部框分别成为头侧的框部件及足侧的框部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在外侧头部框的上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一对头部伸出构件,该一对头部伸出构件伸出并延长至内侧头部框的上下端面上。在外侧足部框的上下端面,也固定安装有一对足部伸出构件,该一对足部伸出构件伸出并延长至内侧足部框的上下端面上。在作为大人用床的使用形态中,一对头部伸出构件及一对足部伸出构件成为将大人用床的床板以从地面托起的状态予以支撑的腿部。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内侧头部框及内侧足部框可分别相对于侧部框,从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的状态转动至向内侧弯曲并重叠的状态。外侧头部框及外侧足部框可分别相对于内侧头部框及内侧足部框,从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的状态转动至向外侧弯曲并重叠的状态。如果是这种构成,则由于折叠状态下的体积较小,因此可有效地利用搬运时或仓库存放时的空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头部框包括固定于侧部框的内侧头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内侧头部框的外侧头部框。足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侧部框。在该实施方式中,侧部框及足部框被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外侧头部框可相对于内侧头部框,从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的状态转动至向外侧弯曲并重叠的状态。并且,足部框可相对于内侧头部框,从弯曲成90度的状态转动至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的状态。在作为大人用床的使用形态中,内侧头部框成为将大人用床的床板以托起状态予以支撑的腿部,外侧头部框成为头侧的框部件。更优选为,足部框包括在作为婴儿床的使用形态下与侧部框对置并平行地延伸的弯曲壁。此时,在作为大人用床的使用形态下,弯曲壁成为将大人用床的床板以托起状态予以支撑的腿部。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作为婴儿床的使用形态下的床板,在其头侧端部及足侧端部具有向下方伸出的腿部,在大人用床的使用形态下,该床板被配置成从下方支撑由围栏的一部分形成的大人用床的床板背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婴儿床,具有矩形的床板、和包围该床板周围的围栏。围栏包括位于头侧的头部框;位于足侧的足部框;位于侧面侧的侧部框。头部框包括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侧部框的内侧头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内侧头部框的外侧头部框。足部框包括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侧部框的内侧足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内侧足部框的外侧足部框。根据这种构成的婴儿床,可简单地进行转变为折叠状态的操作,并且可以减小折叠状态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成为婴儿床形态的床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转变为大人用床形态的中间阶段的形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成为大人用床形态的床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成为大人用床形态的床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折叠状态的床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成为婴儿床形态的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转变为大人用床形态的中间阶段的形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成为大人用床形态的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具体实施形态图1~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床。图1表示成为适于婴儿床的形态的床1,图3及图4表示成为适于大人用床的形态的床1。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大人”一词,未必仅有成人后的大人的意思,而应理解为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这样的孩子在内的意思。参照图1对床1的基本构成进行说明。成为婴儿床形态的床1具有矩形的床板2;包围该床板2的周围四面的围栏。围栏通常呈格子形状,但图中出于方便表示为单纯的平板形状。围栏具有位于睡在床板2上的婴幼儿头侧的头部框3;位于足侧的足部框4;位于左手侧的左侧部框5;位于右手侧的右侧部框(省略图示)。未图示的右侧部框例如被设置为可上下滑动或可拆卸。在婴儿床底部的四个拐角部,安装有用于移动的脚轮11。该脚轮11被设置成为可拆卸,在作为大人用床的形态时,将被拆去。床板2在其头侧端部及足侧端部具有向下伸出的腿部2a。为了可调节床板2的高度,头部框3及足部框4分别具有在上下隔开间隔设置的多个孔9。在图示的状态中,通过被嵌入到位于最上方的孔内的四个螺钉8(头部框3上两个,足部框4上两个),来固定床板2的高度。对于出生不久的婴儿,出于照顾的便易度、坠落的危险性较小等理由,而将床板2固定在较高的位置上。在婴幼儿成长变大的时候,因为会有活跃的活动,所以从防止坠落的观点出发,将床板2固定在较低的位置上。婴幼儿成长后不需要使用婴儿床的时候,如图1所示,如果将右侧部框拆下的话,则可以作为儿童的学习桌来使用。头部框3包括通过铰链(省略图示)可转动地连接于左侧部框5的内侧头部框3a;通过铰链(省略图示)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内侧头部框3a的外侧头部框3b。足部框4包括通过铰链(省略图示)可转动地连接到左侧部框5的内侧足部框4a;通过铰链10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内侧足部框4a的外侧足部框4b。这样通过铰链将各框可转动地连接,可容易地进行形态变更及折叠。如图所示,在外侧头部框3b的上下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一对头部伸出构件6。该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床,可转换成适于婴儿床的形态、和适于大人用床的形态,该床的特征在于,在作为婴儿床的形态中,具有床板、和包围该床板周围的围栏,在作为大人用床的形态中,上述围栏的一部分被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西健造大西伊知朗
申请(专利权)人:阿普丽佳育儿研究会阿普丽佳葛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