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段梁及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98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节段梁施工技术,提供了一种节段梁及其连接结构。该节段梁包括梁片本体和空心管,空心管的第一端连通有延伸出梁片本体的端面的延伸段,空心管的第二端连通有嵌设在梁片本体的端面上的插接孔。浇筑时,将延伸段插入到另一个梁片本体的插接孔上,通过插接孔封堵空心管的端口,避免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进入到空心管的内部,且在浇筑成型后,切断连接的延伸段,不会影响梁片本体之间的拼接。该连接结构包括分别穿设在待浇筑节段梁和已浇筑节段梁上的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第一空心管与第二空心管相互插接。浇筑时,通过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的插接实现密封,便于操作,避免混凝土进入到第一空心管或第二空心管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段梁及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节段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节段梁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城市高架建设中采用节段拼装工艺与传统的满膛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法相比,凸显“环保、交通、速度”三大优势:施工时无噪音、无粉尘,大大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环境的影响;无须现场搭设支架、无需现场浇捣混凝土、施工中可开放交通,大大减轻了因施工对交通的产生的压力;采用模块施工,大大加快了现场施工速度。该施工法提升了城市高架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大规模使用可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因此这种施工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其中,节段梁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节段梁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将节段梁围成内部中空的倒置梯形状。节段梁在浇筑时,首先捆绑底腹板钢筋和顶部钢筋,并在底腹板钢筋内穿设空心管作为节段梁的预留孔。吊装外模板,将捆绑好的底腹板钢筋吊装到外模板上,横移内模板,使其滑移到底腹板钢筋的上方,再安装顶部钢筋,浇筑混凝土,完成节段梁的施工。节段梁在拼接过程中,为了增加定位的准确性,在节段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模板成型相互匹配的凸台和凹槽,拼接过程中,其中一个节段梁的凸台插入到与其相邻的另一个节段梁的凹槽内,并在预留孔内穿设钢束,完成节段梁的定位。通过模板成型的凸台和凹槽,在位置上和形状上均容易出现误差,配合程度差。容易造成相邻两个节段梁之间的凸台和凹槽不能完全配合的现象,或者两个节段梁之间不能配合,需重新浇筑节段梁,影响施工进度,浪费成本。对于上述问题的其中一个解决方式为:通过已成型的节段梁作为待浇筑节段梁的一侧的模板,使得相邻两个节段梁之间的凸台和凹槽能够完全配合。但是,浇筑时,混凝土在流动过程中推动空心管,空心管的位置发生改变,使得空心管的端部与已浇筑节段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容易进入到空心管的内部,造成空心管堵塞,无法穿设管束的现象,还需借助工具砸通空心管,降低施工效率,增加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段梁及其连接结构。上述节段梁包括梁片本体和穿设在所述梁片本体上的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第一端连通有延伸出所述梁片本体的一侧端面的延伸段,所述空心管的第二端连通有嵌设在所述梁片本体的另一侧端面上的插接孔,所述延伸段用于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梁片本体上的所述插接孔相互插接。可选的,所述空心管呈阶梯状,所述空心管较大孔径的部分构成所述插接孔。可选的,所述延伸段的外径与所述插接孔的孔径相匹配。可选的,所述延伸段为弹性材质,所述延伸段与所述插接孔的直径相同。可选的,所述延伸段与所述空心管一体成型。可选的,所述延伸段与所述空心管可拆卸连接。可选的,所述空心管为波纹管。上述用于节段梁的连接结构,在所述待浇筑节段梁内穿设有第一空心管,所述已浇筑节段梁内穿设有第二空心管,在待浇筑节段梁浇筑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空心管与所述第二空心管相互插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在梁片本体的第一端设置延伸段,梁片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插接孔,浇筑时,将延伸段插入到另一个梁片本体的插接孔上,通过插接孔封堵空心管的端口,避免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进入到空心管的内部,且在浇筑成型后,切断连接的延伸段,不会影响梁片本体之间的拼接。该连接结构包括分别穿设在待浇筑节段梁和已浇筑节段梁上的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浇筑时,通过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的插接实现密封,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避免混凝土进入到第一空心管或第二空心管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梁片本体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梁片本体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节段梁浇筑完成后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梁片本体;2、延伸段;3、插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节段梁包括梁片本体1和穿设在梁片本体1上的空心管,空心管的第一端连通有延伸出梁片本体的一侧端面的延伸段2,空心管的第二端连通有嵌设在梁片本体1的另一侧端面上的插接孔3,延伸段2用于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梁片本体1上的插接孔3相互插接。如图3所示,本申请在梁片本体1的第一端设置延伸段2,梁片本体1的第二端设置插接孔3,浇筑时,将梁片本体1的延伸段2插入到另一个梁片本体1的插接孔3上,通过插接孔3封堵空心管的端口,避免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进入到空心管的内部,且在浇筑成型后,切断连接的延伸段2,不会影响梁片本体1之间的拼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空心管呈阶梯状,空心管较大孔径的部分构成插接孔3。延伸段2的外径与插接孔3的孔径相匹配。该处的匹配是指延伸段2的外径与插接孔3的内径相同,使得延伸段2能够顺利插入到插接孔3内,并且延伸段2的外周与插接孔3的内壁贴合,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通过延伸段2与插接孔3之间的缝隙进入空心管。优选地,插接孔3由空心管的第二端浇筑成型,便于插接孔3的加工。插接孔3也可由与空心管的第二端连通的套管浇筑成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延伸段2为弹性材质,延伸段2与插接孔3的直径相同,即延伸段2和插接孔3分别由空心管的一端和第二端形成。延伸段2的端部与插接孔3接触,且延伸段2的端部在弹力的作用下收缩,插入到插接孔3内,插入后,延伸段2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复位,贴合在插接孔3的内壁上,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通过延伸段2与插接孔3之间的缝隙进入空心管。同理,该处的插接孔3可由空心管的第二端浇筑成型,便于插接孔3的加工。插接孔3也可由与空心管的第二端连通的套管浇筑成型。本申请的延伸段2与空心管一体成型,即空心管的第一端伸出梁片本体1,形成延伸段2,便于延伸段2的加工,减少二次工序,且有效增加空心管与延伸段2连接的强度。该种设计方式,在相邻的两个梁片本体1成型后,需将两个梁片本体1的连接处的延伸段2切开,得到两个单独的梁片本体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延伸段2与空心管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延伸段2的一端插入在空心管的第一端,延伸段2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到插接孔3内,该种设计方式较为繁琐,但梁片本体1在浇筑完成后,可通过拉动梁片本体1将延伸段2拔出,无需借住外部工具进行切割。本申请的空心管优选为波纹管,波纹管的耐压性和稳定性强,避免出现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变形的现象。上述的梁片本体1的第一端是指与空心管的延伸段2连接的一端,梁片本体1的第二端是指与空心管的插接孔3连接的一端,空心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指与梁片本体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的一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梁片本体和穿设在所述梁片本体上的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第一端连通有延伸出所述梁片本体的一侧端面的延伸段,所述空心管的第二端连通有嵌设在所述梁片本体的另一侧端面上的插接孔,所述延伸段用于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梁片本体上的所述插接孔相互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梁片本体和穿设在所述梁片本体上的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第一端连通有延伸出所述梁片本体的一侧端面的延伸段,所述空心管的第二端连通有嵌设在所述梁片本体的另一侧端面上的插接孔,所述延伸段用于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梁片本体上的所述插接孔相互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呈阶梯状,所述空心管较大孔径的部分构成所述插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的外径与所述插接孔的孔径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辉李慧康磊李曙光张明张志坤王维翔黄超温志强汪永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