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目后视镜及其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32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0
一种防眩目后视镜及其控制电路,通过加入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和反馈模块,实时的根据照射到后视镜的光线的强度变化生成检测信号并根据变色玻璃的正极电压生成反馈信号,通过加入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模块以及第二输出模块,来实现根据检测信号和反馈信号来控制后视镜中的变色玻璃两端的电压,从而实现在光线变化的情况下结合变色玻璃的实时电压状态来自动完成对变色玻璃的亮暗情况的调整,从而保证了变色玻璃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常亮,在遇强光的时候迅速变暗,避免了遇强光的时候造成用户眩目的情况,解决了传统方案中存在的操作延时和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眩目后视镜及其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后视镜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防眩目后视镜及其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遇到强光时,汽车的后视镜折射到用户眼睛上容易造成眩目的情况,而传统的后视镜一般是采用手动控制车载系统供给后视镜中的变色玻璃的电压来变色玻璃的亮度来应对遇到强光时的状态,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人工手动调节,操作过程比较繁琐且往往会存在用户忘记及时调整回来的问题,而且这种方式不能根据光线的变化以及后视镜本身的状态来及时调整,往往会存在操作延时的问题。因此,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操作延时和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眩目后视镜及其控制电路,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操作延时和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与后视镜连接,所述后视镜包括变色玻璃,所述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外接电源,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源转换为稳定的第一目标电源后给所述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供电;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所述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用于根据照射所述后视镜的光线的强度变化来输出检测信号;反馈模块,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变色玻璃的正极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变色玻璃的正极电压以输出反馈信号;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和反馈信号,以在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及在第三输出端输出第三控制信号;第一输出模块,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输出模块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输出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输出模块的第三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变色玻璃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来控制输出到所述变色玻璃的正极的电压;以及第二输出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变色玻璃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来控制输出到所述变色玻璃的负极的电压。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一种防眩目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所述后视镜包括变色玻璃;如上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模式选择模块,所述模式选择模块的控制端与上位机连接,所述模式选择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模式选择模块的地端接地,所述模式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位机的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固定为目标输出信号;以及信号反馈模块,所述信号反馈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四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四输出端用于输出反馈所述变色玻璃的状态的反馈信号,所述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所述信号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反馈信号反馈到所述上位机。上述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通过加入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和反馈模块,实时的根据照射到后视镜的光线的强度变化生成检测信号并根据变色玻璃的正极电压生成反馈信号,通过加入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模块以及第二输出模块,来实现根据检测信号和反馈信号来控制后视镜中的变色玻璃两端的电压,从而实现在光线变化的情况下结合变色玻璃的实时电压状态来自动完成对变色玻璃的亮暗情况的调整,从而保证了变色玻璃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常亮,在遇强光的时候迅速变暗,避免了遇强光的时候造成用户眩目的情况,解决了传统方案中存在的操作延时和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中控制模块的示例电路原理图;图3为图1所示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中电源模块的示例电路原理图;图4为图1所示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中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的示例电路原理图;图5为图1所示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中反馈模块的示例电路原理图;图6为图1所示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中第一输出模块的示例电路原理图;图7为图6所示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中输出电压调节单元的示例电路原理图;图8为图6所示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中第一下拉单元的示例电路原理图;图9为图1所示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中第二输出模块的示例电路原理图;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防眩目后视镜的电路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的防眩目后视镜中模式选择模块的示例电路原理图;图12为图10所示的防眩目后视镜中信号反馈模块的示例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本实施例中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与后视镜连接,后视镜包括变色玻璃110,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200、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300、反馈模块500、控制模块600、第一输出模块700以及第二输出模块800;电源模块200外接电源,反馈模块500的输入端与变色玻璃110的正极连接,控制模块600的第一输入端与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300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600的第二输入端与反馈模块50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模块700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20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模块700的第一控制端与控制模块60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模块700的第二控制端与控制模块60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模块700的第三控制端与控制模块600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模块700的输出端与变色玻璃110的正极连接,第二输出模块800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20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出模块800的第一控制端与控制模块60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出模块800的第二控制端与控制模块60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出模块800的输出端与变色玻璃110的负极连接;电源模块200用于将电源转换为稳定的第一目标电源后给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中的其他模块供电;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300用于根据照射后视镜的光线的强度变化来输出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与后视镜连接,所述后视镜包括变色玻璃,所述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包括:/n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外接电源,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源转换为稳定的第一目标电源后给所述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供电;/n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所述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用于根据照射所述后视镜的光线的强度变化来输出检测信号;/n反馈模块,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变色玻璃的正极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变色玻璃的正极电压以输出反馈信号;/n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和反馈信号,以在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及在第三输出端输出第三控制信号;/n第一输出模块,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输出模块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输出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输出模块的第三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变色玻璃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来控制输出到所述变色玻璃的正极的电压;以及/n第二输出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变色玻璃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来控制输出到所述变色玻璃的负极的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与后视镜连接,所述后视镜包括变色玻璃,所述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包括: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外接电源,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源转换为稳定的第一目标电源后给所述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供电;
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所述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用于根据照射所述后视镜的光线的强度变化来输出检测信号;
反馈模块,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变色玻璃的正极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变色玻璃的正极电压以输出反馈信号;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和反馈信号,以在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及在第三输出端输出第三控制信号;
第一输出模块,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输出模块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输出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输出模块的第三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变色玻璃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来控制输出到所述变色玻璃的正极的电压;以及
第二输出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变色玻璃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来控制输出到所述变色玻璃的负极的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第一电压转换单元,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电源转换为第一目标电源;
防倒流单元,所述防倒流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防倒流单元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防倒流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一目标电源单向传输;以及
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防倒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储蓄所述第一目标电源并作为备用电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光敏传感器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光敏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作为所述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强度变化感应模块为两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变色玻璃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作为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包括:
第二电压转换单元,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单元的使能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变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雄超张宪威田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讯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