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车载技术改进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方法,包括:S1、检测无线充电区域是否存在被充电设备;S2、在检测到被充电设备后启动NFC扫描是否存在各种类型的卡;S3、将记录的卡片信息与数据库中的标定表中进行查询,找到对应的安全充电功率和最大充电功率;S4、无线充电模块与手机建立通讯获取手机电量百分比,若电量低于20%则设定最大充电功率,充电持续时间为M/2后减低到安全充电功率,若电量高于20%则直接设定充电功率为安全充电功率进行持续充电。此方法有效识别出手机上是否有其他卡存在,在有卡存在时,系统设定安全充电功率,保证卡在无线充电状态下不被损坏,提升无线充电的安全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载识别技术改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线充电的手机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汽车车载无线充电器越来越普及。因无线充电快捷方便,不需要拔插充电线,只需要把手机放到充电区域即可。在无线充试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无线充电是通过发送和接收线圈收发大功率电磁来实现近距离传输,然而大功率电磁场会对包含近场识别的门禁卡,银行卡,身份证等造成损坏。尤其将这类卡放在手机背面,来进行无线充电,高功率的电磁场,对卡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方法,旨在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方法,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无线充电区域是否存在被充电设备,若存在,则执行下一步,若不存在,则进入待机模式;S2、在检测到被充电设备后启动NFC扫描是否存在各种类型的卡,若存在卡,则将扫描到的卡进行记录并进入下一步,若不存在卡,则进入正常充电模式;S3、将记录的卡片信息与数据库中的标定表中进行查询,找到对应的安全充电功率和最大充电功率;S4、无线充电模块与手机建立通讯获取手机电量百分比,若电量低于20%则设定最大充电功率,充电持续时间为M/2后减低到安全充电功率,若电量高于20%则直接设定充电功率为安全充电功率进行持续充电。
[000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5、系统根据当前充电状态生成用户提醒信息告知用户无线充电区域处于有卡模式;S6、用户根据提醒信息将卡移除后系统检测到仅有被充电设备后恢复正常充电模式。
[000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S11、收集市面上各类卡片,读取各类卡片信息建立卡片数据库;S12、测定收集到的各类卡片的损坏充电功率值和安全充电功率值并存储进数据库中。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卡片损坏功率值测定包括如下步骤:
S1211、将卡片在无线充最大功率输出状态充电M小时判断卡片是否损坏,若损坏,则确认最大功率为损坏功率值,若未损坏,则无线最大功率值充电对该卡无影响;S1212、更换新的同类卡片降低无线充电功率值充电M小时后,判断卡片是否损坏,若未损坏,则确认最大充电功率为损坏功率,若损坏,则继续降低功率充电测试,如此循环直至确认无线充电对该卡的充电损坏值。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卡片安全充电功率值测定包括如下步骤:S1221、卡片在无线充最小功率下充电K小时判断卡片损坏现象,若未损坏,则该卡片适应无线充电环境,若损坏,则该卡片不适应无线充电环境;S1222、将卡片在增加充电功率充电环境下K小时后,判断卡片损坏现象,若损害,则判断上次充电功率为安全充电功率;若未损坏,则继续增加充电功率后充电K小时后判断卡片损坏现象,如此循环直至判定出该卡片的安全充电功率。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步骤S11中在读取各种卡片中,系统软件中集成有TagTechnology、NfcA、NfcB、NfcF、NfcV、IsoDepc、Ndef、NdefFormatable及MifareClassic协议。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系统,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系统包括区域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无线充电区域是否存在被充电设备,若存在,则执行区域扫描模块,若不存在,则进入待机模式;区域扫描模块,用于在检测到被充电设备后启动NFC扫描是否存在各种类型的卡,若存在卡,则将扫描到的卡进行记录并进入读卡查询模块,若不存在卡,则进入正常充电模式;读卡查询模块,用于将记录的卡片信息与数据库中的标定表中进行查询,找到对应的安全充电功率和最大充电功率;设定充电模块,用于无线充电模块与手机建立通讯获取手机电量百分比,若电量低于20%则设定最大充电功率,充电持续时间为M/2后减低到安全充电功率,若电量高于20%则直接设定充电功率为安全充电功率进行持续充电。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系统还包括系统提醒模块,用于系统根据当前充电状态生成用户提醒信息告知用户无线充电区域处于有卡模式;恢复充电模块,用于用户根据提醒信息将卡移除后系统检测到仅有被充电设备后恢复正常充电模式;所述区域检测模块中还包括数据库建立单元,用于收集市面上各类卡片,读取各类卡片信息建立卡片数据库;测定单元,用于测定收集到的各类卡片的损坏充电功率值和安全充电功率值并存储进数据库中;卡片损坏功率值测定包括以下单元损坏功率测定单元,用于将卡片在无线充最大功率输出状态充电M小时判断卡片是否损坏,若损坏,则确认最大功率为损坏功率值,若未损坏,则无线最大功率值充电对该
卡无影响;循环测定单元,用于更换新的同类卡片降低无线充电功率值充电M小时后,判断卡片是否损坏,若未损坏,则确认最大充电功率为损坏功率,若损坏,则继续降低功率充电测试,如此循环直至确认无线充电对该卡的充电损坏值;卡片安全充电功率值测定包括以下单元安全功率测定单元,用于卡片在无线充最小功率下充电K小时判断卡片损坏现象,若未损坏,则该卡片适应无线充电环境,若损坏,则该卡片不适应无线充电环境;循环判断单元,用于将卡片在增加充电功率充电环境下K小时后,判断卡片损坏现象,若损害,则判断上次充电功率为安全充电功率;若未损坏,则继续增加充电功率并充电K小时后,判断卡片损坏现象,如此循环直至判定出该卡片的安全充电功率;在数据库建立单元中在读取各种卡片中,系统软件中集成有TagTechnology、NfcA、NfcB、NfcF、NfcV、IsoDepc、Ndef、NdefFormatable及MifareClassic协议。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装置,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装置包括微处理模块、无线充模块、射频模块、供电模块及输出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分别通信连接所述输出模块、射频模块及无线充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模块、无线充模块、射频模块及输出模块。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充电控制单元及无线充电线圈,所述充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双向通信,所述射频模块包括NFC/RFID单元及NFC/RFID天线,所述NFC/RFID单元连接所述NFC/RFID天线双向通信。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系统能有效识别出手机上是否有其他卡存在,设定安全充电功率,保证卡在无线充电状态下,不被损坏,提升无线充电的安全可靠性。具有较强是实用性。有效了保护卡片是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车载无线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无线充电区域是否存在被充电设备,若存在,则执行下一步,若不存在,则进入待机模式;S2、在检测到被充电设备后启动NFC扫描是否存在各种类型的卡,若存在卡,则将扫描到的卡进行记录并进入下一步,若不存在卡,则进入正常充电模式;S3、将记录的卡片信息与数据库中的标定表中进行查询,找到对应的安全充电功率和最大充电功率;S4、无线充电模块与手机建立通讯获取手机电量百分比,若电量低于20%则设定最大充电功率,充电持续时间为M/2后减低到安全充电功率,若电量高于20%则直接设定充电功率为安全充电功率进行持续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5、系统根据当前充电状态生成用户提醒信息告知用户无线充电区域处于有卡模式;S6、用户根据提醒信息将卡移除后系统检测到仅有被充电设备后恢复正常充电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S11、收集市面上各类卡片,读取各类卡片信息建立卡片数据库;S12、测定收集到的各类卡片的损坏充电功率值和安全充电功率值并存储进数据库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卡片损坏功率值测定包括如下步骤:S1211、将卡片在无线充最大功率输出状态充电M小时判断卡片是否损坏,若损坏,则确认最大功率为损坏功率值,若未损坏,则无线最大功率值充电对该卡无影响;S1212、更换新的同类卡片降低无线充电功率值充电M小时后判断卡片是否损坏,若未损坏,则确认最大充电功率为损坏功率,若损坏,则继续降低功率充电测试,如此循环直至确认无线充电对该卡的充电损坏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卡片安全充电功率值测定包括如下步骤:S1221、卡片在无线充最小功率下充电K小时判断卡片损坏现象,若未损坏,则该卡片适应无线充电环境,若损坏,则该卡片不适应无线充电环境;S1222、将卡片在增加充电功率充电环境下K小时后判断卡片损坏现象,若损害,则判断上次充电功率为安全充电功率;若未损坏,则继续增加充电功率后充电K小时后判断卡片损坏现象,如此循环直至判定出该卡片的安全充电功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中在读取各种卡片中,系统软件中集成有TagTechnology、NfcA、NfcB、NfcF、NfcV、IsoDepc、Ndef、NdefFormatable及MifareClassic协议。7.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卡和安全充电的系统包括区域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无线充电区域是否存在被充电设备,若存在,则执行区域扫描
模块,若不存在,则进入待机模式;区域扫描模块,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才科,应小刚,郑小虔,刘晓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讯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