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床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04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垫床组,至少包括有一床垫组、一气管组、一充气机及一用以连结气管组及充气机的接头组,其特征在于,该接头组由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及第三本体所组成,其中,    第一本体,包括有一可配装于充气机上的连结件,及结合于连结件前侧的集结件;    第二本体,其外侧上具有扣件组,可扣结于上述的集结件上,而其内部则设有一集合座,其上可用以配置及定位多个气管接头;    第三本体,可供上述的气管组套结,其包括有一可盖合于上述第二本体上的后盖件体,及一可与后盖体相互盖合的前盖体。(*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垫床组,特别是一种具有可提供气垫与充气机间可简便快速组卸的接头组,且可提高病患躺卧舒适性的气垫床组。
技术介绍
充气式床垫乃是一种供长期卧病在床的病人免于感染褥疮的医疗设备,其由多个气囊所组成,此床垫利用充气机来对气囊实施充/放气动作,让气囊呈现交替式的消胀状态,而气囊与充气机间的连结通常便是利用气管及各式接头来达成,在各式接头中有一种可快速组卸的接头(请参阅图5所示),一般称之为快速接头,但传统的快速接头多为单管式的设计,也就是只有一个接合管口可供利用,若要应用在交替式充气床垫时便显不足,或是分别将各条气管上均接设一个快速接头,如此便形成需分别使用许多个快速接头才可达到连结的目的,但此种作法明显在进行连结动作时,存在着许多不便之处,如在进行组接时需一个一个地以单管进行组扣,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于进行组接的动件上;相对的,于拆卸时亦是以单个进行拆卸,十分费时,而有人或许可一次同时拆卸双管,但因传统快速接头在设计结构上,不利于同时拆卸双管,故在同时拆卸双管时,需花费较大的力气,也是一种不便之处。此外,在气囊的组成上,以往的气囊多为圆筒的形式,此种形式的气囊在排列时,虽以紧密的方式排列,但受限于本身为圆筒的关系,故于两两气囊间仍会有凹陷产生,当病患躺卧于其上时,依然会有凹凸感,感觉并不十分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避免缺失的存在,本技术于同一接头内设有多个气管接头,且使其均可于同一时间组卸,并利用适当的扣合结构使其达到扣固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利用矩形气囊的设计,以消除病患躺卧于气垫上的凹凸感及椭圆形气囊彼此间可能产生的间隙,让病人躺卧于气垫上时更加舒适。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垫床组,至少包括有一床垫组、一气管组、一充气机及一用以连结气管组及充气机的接头组,其特征在于,该接头组由第一本体(公接头组)、第二本体及第三本体(合称母接头组)所组成,其中,第一本体,包括有一可配装于充气机上的连结件,及结合于连结件前侧的集结件;第二本体,其外侧上具有扣件组,可扣结于上述的集结件上,而其内部则设有一集合座,其上可用以配置及定位多个气管接头;第三本体,可供上述的气管组套结,其包括有一可盖合于上述第二本体上的后盖件体,及一可与后盖体相互盖合的前盖体。该第一本体的连结件及集结件上各开设有相互对应的贯穿孔,且该各贯穿孔间均配设有一双向接头。该双向接头的二端分别凸出于连结件及集结件内。该集结件的二侧分别设有扣固孔,以供第二本体的扣件组扣结,而该连结件的二侧对应于扣固孔处,亦延伸形成有可盖覆于扣固孔外的遮蔽翼。该扣件组包括有分别枢设于第二本体二侧的二扣合臂,该扣合臂的远于扣固孔的一端枢结于第二本体上,而近于扣固孔的一端内侧与第二本体间,则再配置有弹性组件,以将扣合臂近于扣固孔的一端撑离第二本体。该扣合臂前端处上具有一卡扣区。该第二本体及扣合臂上形成有可供弹性组件固设的定位结构,且该定位结构可为一凸柱或一凹沟或其它可达等效目的的构成。该后盖体与前盖体相邻的一则形成有适当长度的组接口,而于前盖体相邻的一侧上亦相对凹入形成有一对接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立体示意图;图1-1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2为本技术接头组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接头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1为本技术接头组的组扣动作示意图一;图4-2为本技术接头组的组扣动作示意图二;图5为传统快速接头的立体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床垫组 11矩形气囊2气管组3充气机4接头组 41第一本体42第二本体 43第三本体411连结件 412集结件413、414贯穿孔 44双向接头415扣固孔 416遮蔽翼417嵌入部 421扣件组 422集合座 423气管接头424扣合臂 45弹性组件46凸柱425卡扣区 426穿孔431后盖体 432前盖体433组接口 434对接口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1-1及图2、3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实施立体示意图、局部放大图,及接头组外观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至少包括有一床垫组1、一气管组2、一充气机3及一用以连结气管组2及充气机3的接头组4,其中该床垫组1由多个矩形气囊11并列组成,而该接头组4由第一本体41、第二本体42及第三本体43所组成。第一本体41,包括有一可配装于充气机3上的连结件411,及结合于连结件411前侧的集结件412;此外,该第一本体41的连结件411及集结件412上各开设有相互对应的贯穿孔413、414,且该各贯穿孔间均配设有一双向接头44,该双向接头44的二端分别凸出于连结件411及集结件412内,而前述的集结件412的二侧分别设有扣固孔415,另于该连结件411的二侧对应于扣固孔415处,亦延伸形成有可盖覆于扣固孔415外的遮蔽翼416,而其后侧则延伸有一嵌入部417。第二本体42,其外侧上具有扣件组421,可扣结于上述的集结件412上,而其内部则设有一集合座422,其上可用以配置及定位多个气管接头423,且前述的扣件组421包括有分别枢设于第二本体42侧的二扣合臂424,该扣合臂424的远于扣固孔415的一端枢结于第二本体42上,而近于扣固孔41 5的一端内侧的第二本体42上,则再设有多个凸柱46,其上再配置有弹性组件45,以将扣合臂424近于扣固孔415的一端撑离第二本体42,另于该扣合臂424前端处上具有一卡扣区425;除此之外,于该第二本体42面向于第一本体的一侧面上设有多个穿孔426,且该穿孔426的位置与气管接头423的母端相对,并使气管接头423的母端可与穿孔426相对合,而于第二本体上形成如有多个对接孔的态样。第三本体43,可供上述的气管组2套结,其包括有一可盖合于上述第二本体42上的后盖体431,及一可与后盖体431相互盖合的前盖体432。此外,该后盖体431与前盖体432相邻的一则形成有适当长度的组接口433,而于前盖体432相邻的一侧上亦相对凹入形成有一对接口434。当接头组4分别组装与连结于充气机3与气管组2上时,该接头组4的第一本体41部分组配于充气机3上,第三本体43则与气管组2连结,而该第二本体42则组接于第三本体43于前端,其中,该第一本体41的嵌入部417便用于嵌组于充气机3内,此时,该连结件411与集结件412相结合之侧仍外露于充气机3外,因此集结件412亦于充气机3外,以形成第一本体41(公接头组)待命与第二本体42及第三本体43(合称母接头组)扣接的状态。而位于第一本体41内的多个双向接头44,一端便分别与充气机3内的充气导管(图中未示)组接,一端则露出于集结件412上,以待与第二本体42的气管接头423连结。另,气管组2便与第三本体43组接,该气管组2的外层自前盖体432的对接口434穿入并套盖于后盖体431的组接口433上,再通过对接口434内壁及组接口433外壁的相互紧迫,而达到固定的目的,而于该气管组2内的气管(图中未示)则分别经过第三本体43,到达第二本体42的气管接头423的公端,并与之稳固连结,此时,气管组2内的各气管便与第二本体42的穿孔426相连通。请参阅图4-1、图4-2所示,为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川
申请(专利权)人:雅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