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8700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垫床,包括本体部以及与本体部相连通的枕部,本体部由顶面、底面以及设于顶面和底面间的多条第一拉带组成,每条第一拉带分别以其上、下缘连接顶面及底面,多条第一拉带平行间隔设置形成多个第一气室,多个第一气室长向两侧彼此连通以供气体通过,本体部设有出气口,枕部上设有枕套,枕套内设有柔软性填充物,枕套顶部设有第二进气口,枕套底部设有输气口,枕部设有第一进气口,输气口和第一进气口通过单向阀连通。由此,改变传统的使用打气装置打气的方式,使用更加简便。

Air cushion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 cushion bed, comprising a body part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through the occipital, the body part is composed of top surface and bottom surface and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plurality of first belts, each of the first strap respectively by the upper and lower edges connecting the top surfac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form a plurality of first ai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strap parallel interval, a plurality of first air chamber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on both sides for gas through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pillow, pillow, pillowcase with soft padding, pillow top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air inlet, air outlet at the bottom of a pillowcase, pillow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let first, air outlet and inlet communicated through the one-way valve. As a result,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using the inflating device is used to make the use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气垫床。
技术介绍
气垫床是一种可以注入空气的床垫,使用简单,方便收折,同时占用空间小,所以气垫床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现有的气垫床其上没有设置枕头,或者枕头也只是用气垫充气形成,舒适性较差,而且现有的气垫床在使用过程中还要配合打气装置才能对其充气,对于喜欢旅行的人而言带着打气装置会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充气方便且较为舒适的气垫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垫床,包括本体部以及与本体部相连通的枕部,本体部由顶面、底面以及设于顶面和底面间的多条第一拉带组成,每条第一拉带分别以其上、下缘连接顶面及底面,多条第一拉带平行间隔设置形成多个第一气室,多个第一气室长向两侧彼此连通以供气体通过,本体部设有出气口,枕部上设有枕套,枕套内设有柔软性填充物,枕套顶部设有第二进气口,枕套底部设有输气口,枕部设有第一进气口,输气口和第一进气口通过单向阀连通。其有益效果是:枕部上边的枕套内设有柔软性填充物,能够有效提高整个气垫床的舒适性,同时,枕套其顶部设有第二进气口,其底部设有输气口,该输气口通过单向阀与枕部上的第一进气口连通,从而枕套本身形成一个独立的进气单元,能够方便对整个气垫床进行充气,改变传统的使用打气装置打气的方式,使用更加简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枕套外围设有延伸边,枕套通过延伸边与枕部密封粘结。其有益效果是:延伸边的设计使得枕套更加牢固地粘接于枕部,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柔软性填充物为记忆海绵块。其有益效果是:记忆海绵块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舒适性,同时记忆海绵块放置于枕套内,和枕套一起形成一个特殊的进气单元,方便对整个气垫床进行充气的同时提高气垫床的舒适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气口设于本体部的侧边。其有益效果是:将出气口设置在本体部的侧边上可以实现方便排气的同时,相对于设置顶面和底面上而言更具有舒适性和合理性,设置于顶面时,使用者躺下时容易碰到皮肤而不舒服,设置于底面时,由于经常会摩擦而容易漏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枕部内设有多条第二拉带,每条第二拉带分别以其上、下缘连接顶面及底面,多条第二拉带平行间隔设置形成多个第二气室,多个第二气室长向两侧彼此连通以供气体通过。其有益效果是:第二拉带的增设可以进一步提高气垫床的承重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气垫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气垫床的拆分图;图3为本技术气垫床的本体部和枕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至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气垫床。如图所示,一种气垫床,包括本体部1以及与本体部1相连通的枕部2,具体地,本体部1由顶面101、底面102以及设于顶面101和底面102间的多条第一拉带105组成,每条第一拉带105分别以其上、下缘连接顶面101及底面102,多条第一拉带105平行间隔设置形成多个长矩形的第一气室106,多个第一气室106长向两侧彼此连通以供气体通过,本体部1与枕部2之间通过内围壁203隔开,为了方便通气,内围壁203上设有多个通孔以供气体流通,内围壁203的设置也有利于提高整个气垫床的承重能力。本体部1设有出气口103,枕部2上设有枕套3,枕套3内设有柔软性填充物302,枕套3顶部设有第二进气口303,枕套3底部设有输气口304,枕部2设有第一进气口104,输气口304和第一进气口104通过单向阀4连通。枕套3的顶部设有第二进气口303,其底部设有输气口304,该输气口304通过单向阀4与枕部2上的第一进气口104连通,从而枕套3本身形成一个独立的进气单元。其中柔软性填充物302为记忆海绵块,记忆海绵块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舒适性,同时记忆海绵块放置于枕套3内,和枕套3共同形成独立的特殊的进气单元,方便对整个气垫床进行充气的同时提高气垫床的舒适性。具体使用该气垫床垫时,轻轻按压枕套3内的海绵块,外界空气在气压作用下,由枕套3顶部设有的第二进气口303进入枕套3内,气垫床内外如本体部1加枕部2与枕套3内外形成气压差,枕套3内的空气在气压差的作用下,通过单向阀4进入到枕部2,再由枕部2进入到本体部1,由此反复,从而完成整个气垫床的充气。当然,柔软性填充物302还可以是棉花、软布或者羽绒等。这种结构的气垫床能够方便对整个气垫床进行充气,改变传统的使用打气装置打气的方式,使用更加简便。同时,枕部2上边的枕套3内设有柔软性填充物302,能够有效提高整个气垫床的舒适性。优选地,枕套3外围设有延伸边301,枕套3通过延伸边301与枕部2密封粘结。由于枕套3和枕部2之间只是通过其底部的输气口304连通,其余部位都是密封的,而延伸边301的设计使得枕套3更加牢固地热粘接于枕部2,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优选地,出气口103设于本体部1的侧边。将出气口103设置在本体部1的侧边上可以实现方便排气的同时,相对于设置顶面101和底面102上而言更具有舒适性和合理性。因为出气口103上还设有封塞,其设置于顶面101时,使用者躺下时容易碰到皮肤而不舒服,而设置于底面102时,则会因经常摩擦而容易漏气。优选地,枕部2内设有多条第二拉带201,每条第二拉带201分别以其上、下缘连接顶面101及底面102,多条第二拉带201平行间隔设置形成多个第二气室202,多个第二气室202长向两侧彼此连通以供气体通过。第二拉带201的增设可以进一步提高气垫床的承重能力。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气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1)以及与所述本体部(1)相连通的枕部(2),所述本体部(1)由顶面(101)、底面(102)以及设于所述顶面(101)和所述底面(102)间的多条第一拉带(105)组成,每条所述第一拉带(105)分别以其上、下缘连接所述顶面(101)及所述底面(102),多条所述第一拉带(105)平行间隔设置形成多个第一气室(106),多个所述第一气室(106)长向两侧彼此连通以供气体通过,所述本体部(1)设有出气口(103),所述枕部(2)上设有枕套(3),所述枕套(3)内设有柔软性填充物(302),所述枕套(3)顶部设有第二进气口(303),所述枕套(3)底部设有输气口(304),所述枕部(2)设有第一进气口(104),所述输气口(304)和所述第一进气口(104)通过单向阀(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1)以及与所述本体部(1)相连通的枕部(2),所述本体部(1)由顶面(101)、底面(102)以及设于所述顶面(101)和所述底面(102)间的多条第一拉带(105)组成,每条所述第一拉带(105)分别以其上、下缘连接所述顶面(101)及所述底面(102),多条所述第一拉带(105)平行间隔设置形成多个第一气室(106),多个所述第一气室(106)长向两侧彼此连通以供气体通过,所述本体部(1)设有出气口(103),所述枕部(2)上设有枕套(3),所述枕套(3)内设有柔软性填充物(302),所述枕套(3)顶部设有第二进气口(303),所述枕套(3)底部设有输气口(304),所述枕部(2)设有第一进气口(104),所述输气口(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德慧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宇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