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服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4982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服务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供电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AI智能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AI智能模块的输出端与智能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自动程序设定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动程序设定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智能匹配和服务后进入充电模块,在智能分析电池模块的智能化下可以分析出电池信息,在控制器模块的控制下有效的,使电力输出模块进行输出电流,在输出电流时,具有照明模块进行照明显示,完善智能充电的有效电力输入,节省能源和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服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充电的
,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服务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智能”。“人工”比较好理解,争议性也不大。有时我们会要考虑什么是人力所能及制造的,或者人自身的智能程度有没有高到可以创造人工智能的地步,等等。但总的来说,“人工系统”就是通常意义下的人工系统。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可以说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处于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是它的一个应用分支。从思维观点看,人工智能不仅限于逻辑思维,要考虑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突破性的发展,数学常被认为是多种学科的基础科学,数学也进入语言、思维领域,人工智能学科也必须借用数学工具,数学不仅在标准逻辑、模糊数学等范围发挥作用,数学进入人工智能学科,它们将互相促进而更快地发展。服务系统(ServiceSystem)可看作一种社会化的技术系统,是自然系统与制造系统的复合。服务系统是对特定的技术或组织的一种网络化配置,用来提供服务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服务系统中,服务的提供者与服务的需求者之间按照特定的协议、通过交互以满足某一特定顾客的请求,进而创造价值,彼此之间形成协作生成关系。好的服务系统使得那些没有经验的服务提供者能够快速准确的完成复杂的服务任务。现有的人工智能充电服务还不是很完善,现提出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服务系统用于补充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服务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供电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AI智能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AI智能模块的输出端与智能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自动程序设定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动程序设定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达到了AI智能化的效果,保证了充电的可以智能化的进行。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存储与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提供服务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提供服务模块的输出端与服务运行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达到了智能化服务的效果。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运行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服务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输入服务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出服务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服务模块的输出端与参与服务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在服务时保证了服务的有效性。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参与服务模块的输出端与服务资源提供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服务资源提供模块的输出端与服务标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服务标准模块的输出端与服务进行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在服务时有标准的进行,保证了服务的资源有效分配。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智能分析电池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智能分析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在主控于智能分析下,是充电拥有最优的充电方式与电流输出。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力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力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照明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在控制模块下,保证了电流输出的安全性。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I智能模块与提供服务模块相协作的,AI智能模块,同时充电模块,服务进行模块,充电模块会到电力输出模块,同时AI智能模块会相互连接到存储与管理模块。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I智能模块进行智能分析,提供服务模块进行标准服务,充电模块进行硬件充电,三者同时进行协作。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人工智能充电服务加入了AI智能模块,具有智能的充电服务,可以通过智能控制模块进行智能控制充电的电量与输出的电流,自动程序设定模块可以设定所需的程序进行充电,信息处理模块可以处理一些充电时的信息,存储与管理模块可以管理和储存充电的信息,保证了充电信息的实时了解。2、本专利技术在充电服务方面具有系统的服务,在开始具有操作提供服务模块,提供所需的服务,在服务运行模块的提示下进行,通过输入服务模块输入服务,在输出服务模块的提示下输出服务,参与服务模块显示参与服务充电信息,再通过服务资源提供模块进行资源电流输给,再通过服务标准模块的显示出服务的标准,得到服务的信息,服务进行模块进行时说明服务已经开始了,这样完善了充电信息的数据化可见性。3、本专利技术在智能匹配和服务后进入充电模块,进行充电,在智能分析电池模块的智能化下可以分析出电池的信息,在控制器模块的控制下有效的,使电力输出模块进行输出电流,在输出电流时,具有照明模块进行照明显示,完善了智能充电的有效电力输入,节省了能源,减少了能源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服务系统的系统流程图。图例说明:1-电源模块,2-供电模块,3-主控模块,4-AI智能模块,5-智能控制模块,6-自动程序设定模块,7-信息处理模块,8-存储与管理模块,9-提供服务模块,10-服务运行模块,11-输入服务模块,12-输出服务模块,13-参与服务模块,14-服务资源提供模块,15-服务标准模块,16-服务进行模块,17-充电模块,18-智能分析电池模块,19-控制器模块,20-电力输出模块,21-照明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电源模块1,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与供电模块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供电模块2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主控模块3的输出端与AI智能模块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AI智能模块4的输出端与智能控制模块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具有智能的充电服务,可以通过智能控制模块进行智能控制充电的电量与输出的电流,智能控制模块5的输出端与自动程序设定模块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自动程序设定模块6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信息处理模块7的输出端与存储与管理模块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自动程序设定模块可以设定所需的程序进行充电,信息处理模块可以处理一些充电时的信息,存储与管理模块可以管理和储存充电的信息,主控模块3的输出端与提供服务模块9的输入端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服务系统,包括电源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与供电模块(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模块(2)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3)的输出端与AI智能模块(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AI智能模块(4)的输出端与智能控制模块(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模块(5)的输出端与自动程序设定模块(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动程序设定模块(6)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服务系统,包括电源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与供电模块(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模块(2)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3)的输出端与AI智能模块(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AI智能模块(4)的输出端与智能控制模块(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模块(5)的输出端与自动程序设定模块(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动程序设定模块(6)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7)的输出端与存储与管理模块(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3)的输出端与提供服务模块(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提供服务模块(9)的输出端与服务运行模块(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运行模块(10)的输出端与输入服务模块(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输入服务模块(11)的输出端与输出服务模块(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服务模块(12)的输出端与参与服务模块(1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与服务模块(13)的输出端与服务资源提供模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莉李锐郭志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