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电池的并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4981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池并联系统,所述电池并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使能检测电路以及充电器检测电路;所述方法包括:针对所述每个电池,基于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为以下之一:非工作模式、充电模式、放电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电池的并联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电池的并联系统。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的并联使用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中,电池在并联后能够提升用电设备的续航能力及动力。然而,在对电池进行并联使用时,并联后的电池组成的系统极易出现系统内部环流,导致过充、过放、电池发热等异常现象,影响设备使用并带来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电池的并联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池并联系统,所述电池并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使能检测电路以及充电器检测电路;所述方法包括:针对所述每个电池,确定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基于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为以下之一:非工作模式、充电模式、放电模式。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并联系统还包括充电器;针对所述每个电池,该电池的使能检测电路与外部电源连接,该电池的充电器检测电路与所述充电器连接;所述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是指:所述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外部电源的电源信号;所述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是指:所述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充电器的输出信号。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针对所述每个电池,该电池的使能检测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接口;其中,若所述使能检测电路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口中的全部接口或部分接口检测到第一信号,则确定所述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信号;若所述使能检测电路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口均未检测到第一信号,则确定所述使能检测电路未检测到第一信号。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包括:在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未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且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未检测到所述第二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该电池处于非工作模式。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包括:在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未检测到或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且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二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为充电模式。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还包括:控制器局域网络(CAN,ControllerAreaNetwork)通信电路;所述基于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包括:基于该电池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该电池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的CAN通信电路检测到的第三信号的情况,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三信号为回馈充电信号,所述回馈充电信号用于指示该电池连接的负载能够向该电池充电。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并联系统还包括控制器,针对所述每个电池,该电池的CAN通信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CAN通信电路检测到的第三信号是指:所述CAN通信电路检测到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该电池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该电池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路的CAN通信电路检测到的第三信号的情况,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包括:在该电池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该电池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未检测到所述第二信号且该电池的CAN通信电路未检测到或检测到所述第三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为放电模式。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该电池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该电池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未检测到所述第二信号且该电池的CAN通信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三信号的情况下,若该电池与负载连接,则所述负载能够向该电池充电。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电池并联系统包括N个电池,且所述N个电池的电压依次降低的情况下;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N个电池的工作状态均为放电模式且利用所述N个电池为负载供电的情况下,所述N个电池按照电压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所述负载供电,直至所述N个电池同时以相同的电压向所述负载供电。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电池并联系统包括N个电池,且所述N个电池的电压依次降低的情况下;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N个电池的工作状态均为充电模式且利用充电器为所述N个电池充电的情况下,所述充电器按照所述N个电池的电压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所述N个电池充电,直至所述充电器同时向具有相同电压的所述N个电池充电。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针对所述每个电池,该电池还包括功率回路,其中,所述功率回路包括充放电回路和预充回路;在该电池的工作状态为放电模式的情况下,该电池通过该电池的充放电回路以及预充回路为负载供电;在该电池的工作状态为充电模式的情况下,充电器或负载通过该电池的充放电回路为该电池充电。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并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监控模块、使能检测电路以及充电器检测电路;针对所述每个电池,所述监控模块,用于基于该电池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为以下之一:非工作模式、充电模式、放电模式。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充电器;所述充电器与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的充电器检测电路连接;所述充电器,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的充电器检测电路输出第二信号。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还包括:控制器局域网络CAN通信电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的CAN通信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每个电池的CAN通信电路输出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为回馈充电信号,所述回馈充电信号用于指示电池连接的负载能够向所述电池充电。针对所述每个电池,所述监控模块,还用于基于该电池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该电池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的CAN通信电路检测到的第三信号的情况,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电池系统包括N个电池,且所述N个电池的电压依次降低的情况下;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若所述N个电池的工作状态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电池并联系统,所述电池并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使能检测电路以及充电器检测电路;所述方法包括:/n针对所述每个电池,确定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n基于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为以下之一:非工作模式、充电模式、放电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电池并联系统,所述电池并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使能检测电路以及充电器检测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所述每个电池,确定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
基于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为以下之一:非工作模式、充电模式、放电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并联系统还包括充电器;针对所述每个电池,该电池的使能检测电路与外部电源连接,该电池的充电器检测电路与所述充电器连接;
所述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是指:所述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外部电源的电源信号;
所述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是指:所述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充电器的输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每个电池,该电池的使能检测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接口;其中,
若所述使能检测电路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口中的全部接口或部分接口检测到第一信号,则确定所述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信号;
若所述使能检测电路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口均未检测到第一信号,则确定所述使能检测电路未检测到第一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包括:
在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未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且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未检测到所述第二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该电池处于非工作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包括:
在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未检测到或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且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二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为充电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还包括:控制器局域网络CAN通信电路;所述基于该电池中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中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包括:
基于该电池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该电池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池的CAN通信电路检测到的第三信号的情况,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三信号为回馈充电信号,所述回馈充电信号用于指示该电池连接的负载能够向该电池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并联系统还包括控制器,针对所述每个电池,该电池的CAN通信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CAN通信电路检测到的第三信号是指:所述CAN通信电路检测到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该电池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信号的情况、该电池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二信号的情况以及该电路的CAN通信电路检测到的第三信号的情况,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包括:
在该电池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该电池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未检测到所述第二信号且该电池的CAN通信电路未检测到或检测到所述第三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该电池的工作状态为放电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该电池的使能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该电池的充电器检测电路未检测到所述第二信号且该电池的CAN通信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三信号的情况下,若该电池与负载连接,则所述负载能够向该电池充电。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开林赵建坤陈中元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