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494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包括步骤:在柜体内部构建多个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且独立的设备安装层,其中各设备安装层前部包括压板、按钮和转换开关,后部包括光纤接口盒和屏柜端子;在各设备安装层正面以及背面均独立安装可开闭的柜门;根据按装置分区、按功能分段原则,将外引接线端子排置于柜体内部两侧;对每个装置区内外接引线端子排按功能段独立编号;将保护测控装置空开安置于外接引线端子排顶部;根据按装置分排、按功能分区原则,就近将压板、按钮以及转换开关布置于保护测控装置下方的屏柜面板。可减少变电站的屏柜数量,节约占地面积,并在不改变现有运维习惯及规程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保护测控装置检修调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
本申请涉及变电站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变电站建造技术中,二次屏柜固定在室内架空地板上,为便于运行维护以及避免误操作,二次屏柜通常以一次电气设备间隔(如变压器、线路、母线)为基本单元,按照二次设备功能(如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和配置(如220kV及以上保护装置双套设置)等情况分类布置,并且室内每一排屏柜之间需预留人员操作及检修通道,这就造成二次屏柜数量较多,不仅安装维护麻烦,而且占地面积较大,在实际建造时导致变电站的占地面积变得非常大,由于土地资源的紧张和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建站征地困难等,也变相的增加了变电站的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可减少变电站的屏柜数量,节约占地面积,并在不改变现有运维习惯及规程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保护测控装置检修调试。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包括步骤:在柜体内部构建多个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且独立的设备安装层,其中各所述设备安装层前部包括压板、按钮和转换开关,后部包括光纤接口盒和屏柜端子;在各所述设备安装层正面以及背面均独立安装可开闭的柜门;根据按装置分区、按功能分段原则,将外引接线端子排置于所述柜体内部两侧;对每个装置区内所述外接引线端子排按功能段独立编号;将保护测控装置空开安置于所述外接引线端子排顶部;根据按装置分排、按功能分区原则,就近将所述压板、所述按钮以及所述转换开关布置于所述保护测控装置下方的屏柜面板。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按装置分排、按功能分区原则,就近将所述压板、所述按钮以及所述转换开关布置于所述保护测控装置下方的屏柜面板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压板下方设置标签。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压板下方设置标签之后还包括:根据安装装置分排原则,在所述压板上设置边框线框为3mm~5mm的分隔框。进一步地,在所述根据安装装置分排原则,在所述压板上设置边框线框为3mm~5mm的分隔框之后还包括:在每排端子之间设置与分隔框线宽一致的分隔线。进一步地,所述在每排端子之间设置与分隔框线宽一致的分隔线之后还包括:在各所述设备安装层正面配置屏眉。进一步地,所述在各所述设备安装层正面配置屏眉之后还包括:在所述柜体外或所述柜体内醒目位置布置铭牌。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柜体外或所述柜体内醒目位置布置铭牌之后还包括:在柜体内布置照明。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安装层数量为2~3个;各所述设备安装层最大安置两台所述保护测控装置。进一步地,各所述安装设备层正面的所述柜门具体为带玻璃单开防护门。进一步地,各所述安装设备层背面的所述柜门具体为钢板双开防护门。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在柜体内构建多个自上而下独立的设备安装层,结合外引接线端子、光纤接口盒、屏柜端子、压板、按钮以及转换开关的布置,可按间隔将多个保护测控装置集中安装,实现多间隔集中组屏布置,以减少变电站的屏柜数量,节约占地面积。而且在各设备安装层的正面以及背面均独立安装可开闭的柜门,可在不改变现有运维习惯及规程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保护测控装置检修调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的屏柜主视图;图4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的屏柜侧视图;图5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的屏柜后视图;图6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的屏柜内部布置状态的主视图;图7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的屏柜内部布置状态的后视图;图中:1、屏柜;11、槽钢底座;12、支架;13、顶板;14、侧板;15、金属隔板;21、单开防护门;22、双开防护门;3、芯片化装置;4、屏柜面板;5、光线接口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请参阅图1、图3以及图7,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步骤:S1、在柜体内部构建多个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且独立的设备安装层,其中各设备安装层前部包括压板、按钮和转换开关,后部包括光纤接口盒和屏柜端子;需要说明的是,设备安装层的构建可以是例如下:如图3至图5所示,可以在柜体1内部设置有多个自上而下间距分布的隔板15;利用多个隔板15将柜体1内部分隔成多个设备安装层,隔板15可以为金属材料制备,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当然,也可以在柜体1内部叠设多个子柜,各子柜形成各设备安装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做适当的变换,具体不做限制。S2、在各设备安装层正面以及背面均独立安装可开闭的柜门;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至图5所示,柜门可以与柜体1转动连接,实现旋转式开闭。当然,也可以是与柜体1之间呈抽拉式连接,也即是可以实现上下/左右抽拉以实现开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做适当的变换,具体不做限制。以柜门与柜体1之间为转动连接为例,各安装设备层正面的柜门具体可以为带玻璃单开防护门21,方便运维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在柜体内部构建多个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且独立的设备安装层,其中各所述设备安装层前部包括压板、按钮和转换开关,后部包括光纤接口盒和屏柜端子;/n在各所述设备安装层正面以及背面均独立安装可开闭的柜门;/n根据按装置分区、按功能分段原则,将外引接线端子排置于所述柜体内部两侧;/n对每个装置区内所述外接引线端子排按功能段独立编号;/n将保护测控装置空开安置于所述外接引线端子排顶部;/n根据按装置分排、按功能分区原则,就近将所述压板、所述按钮以及所述转换开关布置于所述保护测控装置下方的屏柜面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柜体内部构建多个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且独立的设备安装层,其中各所述设备安装层前部包括压板、按钮和转换开关,后部包括光纤接口盒和屏柜端子;
在各所述设备安装层正面以及背面均独立安装可开闭的柜门;
根据按装置分区、按功能分段原则,将外引接线端子排置于所述柜体内部两侧;
对每个装置区内所述外接引线端子排按功能段独立编号;
将保护测控装置空开安置于所述外接引线端子排顶部;
根据按装置分排、按功能分区原则,就近将所述压板、所述按钮以及所述转换开关布置于所述保护测控装置下方的屏柜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按装置分排、按功能分区原则,就近将所述压板、所述按钮以及所述转换开关布置于所述保护测控装置下方的屏柜面板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压板下方设置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压板下方设置标签之后还包括:
根据安装装置分排原则,在所述压板上设置边框线框为3mm~5mm的分隔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组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安装装置分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肖博于杨姚浩习伟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