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治具夹持装置
本技术属于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电容治具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三轴直角坐标机器人作为最基本和应用最广泛的三轴机器人模式,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占据着庞大的市场份额,随着工业4.0的推进,三轴直角坐标机器人将迎来更大幅度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由于多采用拼接组装的单轴机器人进一步通过拼接组装的方式,组装过程缺乏有效控制,组装好的机器人运行精度低,一致性差,进而造成企业使用时维护性差,不能满足实际生产对于高精度和高可维护性的要求。现有技术的电容治具夹持装置效果不稳定,无法有效适应对不同大小的电容治具进行夹持,导致在夹持不同大小的电容治具的时候需要经常更换旋转夹持治具,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治具夹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容治具夹持装置适用范围小,无法实现夹持不同大小的电容治具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治具夹持装置,包括X轴移动模组、Y轴移动模组、Z轴移动模组和旋转夹持治具,所述Y轴移动模组沿Y轴方向布置,所述X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治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X轴移动模组、Y轴移动模组、Z轴移动模组和旋转夹持治具,所述Y轴移动模组沿Y轴方向布置,所述X轴移动模组沿X轴方向布置并与所述Y轴移动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Z轴移动模组沿Z轴方向布置并与所述X轴移动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夹持治具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双向气缸、第一感应机构、第二感应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Z轴移动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向气缸的缸体呈水平设置并安装于所述旋转机构的底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分别安装于所述双向气缸两端的顶杆上,所述第一感应机构和所述第二感应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双向气缸的缸体上并分别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治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X轴移动模组、Y轴移动模组、Z轴移动模组和旋转夹持治具,所述Y轴移动模组沿Y轴方向布置,所述X轴移动模组沿X轴方向布置并与所述Y轴移动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Z轴移动模组沿Z轴方向布置并与所述X轴移动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夹持治具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双向气缸、第一感应机构、第二感应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Z轴移动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向气缸的缸体呈水平设置并安装于所述旋转机构的底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分别安装于所述双向气缸两端的顶杆上,所述第一感应机构和所述第二感应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双向气缸的缸体上并分别用于感应所述双向气缸两端的顶杆的伸出和回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治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双向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双向气缸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感应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双向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双向气缸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治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旋转轴与所述Z轴移动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治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气缸包括两个第一顶杆和两个第二顶杆,两个所述第一顶杆和两个所述第二顶杆均安装于所述旋转机构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一顶杆均与所述第一夹板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顶杆均与所述第二夹板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顶杆和两个所述第二顶杆均与所述双向气缸滑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治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一夹持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上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和两个第二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顶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段呈“U”型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段上开设有两个与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位置对应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一夹持段通过分别开设的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和两个所述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夹板包括第二连接段和第二夹持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上开设有两个第四螺纹孔和两个第五螺纹孔,两个所述第四螺纹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顶杆螺纹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道法,谢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恩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