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效果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466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绒毛效果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涉及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获取待模拟绒毛效果的初始对象模型,并响应于模型复制指令,对其进行复制,得到预设个数的初始对象模型;每个复制得到的初始对象模型沿底层初始对象模型的法线方向相对于底层初始对象模型依次挤出对应的预设偏移量;再将预设个数的初始对象模型合并为一个模型,得到用于模拟绒毛效果的目标对象模型。该方法可以直接获取用于模拟绒毛效果的目标对象模型,无需进行多通道渲染,即可模拟具有多层效果的绒毛,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层渲染模拟绒毛效果的方法存在的性能消耗大、局限性较大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减少渲染次数、降低了性能消耗及配置需求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绒毛效果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绒毛效果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三维绘图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计算机绘图中。层渲染技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绒毛的渲染中。目前层渲染技术主要是根据层来渲染毛发长度,利用多通道渲染功能,每一个通道渲染一层,使用法线将顶点位置挤出模型表面,通道及使用的层数越多渲染效果越好。但是随着绒毛的层数越多,每一个通道渲染一次,导致渲染次数越多,性能消耗大,并且此方案非常依赖多通道渲染功能,如果引擎没有提供多通道渲染功能,那么则以上的方案无法实现绒毛效果,即,现有技术中层渲染模拟绒毛效果的方法,存在性能消耗大、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绒毛效果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终端,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层渲染模拟绒毛效果的方法存在的性能消耗大、局限性较大的问题。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绒毛效果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模拟绒毛效果的初始对象模型;响应于模型复制指令,对初始对象模型进行复制,得到预设个数的初始对象模型,且每个复制得到的初始对象模型沿底层初始对象模型的法线方向相对于底层初始对象模型依次挤出对应的预设偏移量;将预设个数的初始对象模型合并为一个模型,得到用于模拟绒毛效果的目标对象模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顶点索引设置指令,对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依次进行索引标记,得到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的索引编号,索引编号用于表示每个初始对象模型被渲染的顺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依次进行索引标记,得到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的索引编号,包括:获取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根据得到的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分别对对应的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进行索引标记,得到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的索引编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将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的索引编号按顺序存储于索引缓存区中。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对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设置操作,设置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的值,第二套贴图坐标用于保存针对预设偏移量的增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的值,包括:根据每个初始对象模型对应的预设偏移量的预设倍数,设置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的值。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绒毛材质设置操作,对每个初始对象模型对应的材质参数进行设置,材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初始对象模型的透明度、毛发密集度、毛发通透度、毛发颜色强度、初始对象模型相对于底层初始对象模型的目标偏移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材质参数为初始对象模型的透明度时,对每个初始对象模型对应的材质参数进行设置,包括:根据预设的绒毛噪波贴图和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确定对应的初始对象模型的透明值;根据获得的透明值设置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透明度。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材质参数为初始对象模型相对于底层初始对象模型的目标偏移量时,对每个初始对象模型对应的材质参数进行设置,包括:获取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的值以及对应的预设偏移量;根据每个初始对象模型对应的第二套贴图坐标的值和预设偏移量,获得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相对于底层初始对象模型的目标偏移量。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绒毛效果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模拟绒毛效果的目标对象模型,目标对象模型包括多层初始对象模型,其中,多层初始对象模型中除位于底层的初始对象模型外的初始对象模型,相对于底层的初始对象模型沿底层的初始对象模型的法线方向依次挤出对应的预设偏移量;获取目标对象模型对应的绒毛材质文件;根据绒毛材质文件对目标对象模型进行渲染。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绒毛材质文件对目标对象模型进行渲染,包括:获取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的索引编号;根据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的索引编号的顺序,依次根据绒毛材质文件对目标对象模型中的每个初始对象模型进行渲染。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的索引编号,包括:从索引缓存区中获取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的索引编号,索引缓存区用于保存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绒毛材质文件中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相对于底层初始对象模型的目标偏移量根据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的值以及对应的预设偏移量获得。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绒毛材质文件中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透明度根据预设的绒毛噪波贴图和每个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获得。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绒毛效果的实现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模拟绒毛效果的初始对象模型;复制模块,用于响应于模型复制指令,对初始对象模型进行复制,得到预设个数的初始对象模型,且每个复制得到的初始对象模型沿底层初始对象模型的法线方向相对于底层初始对象模型依次挤出对应的预设偏移量;合并模块,用于将预设个数的初始对象模型合并为一个模型,得到用于模拟绒毛效果的目标对象模型。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绒毛效果的实现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模拟绒毛效果的目标对象模型,目标对象模型包括多层初始对象模型,其中,多层初始对象模型中除位于底层的初始对象模型外的初始对象模型,相对于底层的初始对象模型沿底层的初始对象模型的法线方向依次挤出对应的预设偏移量;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模型对应的绒毛材质文件;渲染模块,用于根据绒毛材质文件对目标对象模型进行渲染。第五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第六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运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运行时,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绒毛效果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通过获取待模拟绒毛效果的初始对象模型,并响应于模型复制指令,对其进行复制,得到预设个数的初始对象模型;每个复制得到的初始对象模型沿底层初始对象模型的法线方向相对于底层初始对象模型依次挤出对应的预设偏移量;再将预设个数的初始对象模型合并为一个模型,得到用于模拟绒毛效果的目标对象模型。该方法可以直接获取用于模拟绒毛效果的目标对象模型,无需进行多通道渲染,只需渲染一次,即可模拟具有多层效果的绒毛,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层渲染模拟绒毛效果的方法存在的性能消耗大、局限性较大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减少渲染次数、降低了性能消耗及配置需求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绒毛效果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待模拟绒毛效果的初始对象模型;/n响应于模型复制指令,对所述初始对象模型进行复制,得到预设个数的初始对象模型,且每个复制得到的初始对象模型沿底层初始对象模型的法线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层初始对象模型依次挤出对应的预设偏移量;/n将所述预设个数的初始对象模型合并为一个模型,得到用于模拟绒毛效果的目标对象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绒毛效果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模拟绒毛效果的初始对象模型;
响应于模型复制指令,对所述初始对象模型进行复制,得到预设个数的初始对象模型,且每个复制得到的初始对象模型沿底层初始对象模型的法线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层初始对象模型依次挤出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将所述预设个数的初始对象模型合并为一个模型,得到用于模拟绒毛效果的目标对象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顶点索引设置指令,对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依次进行索引标记,得到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的索引编号,所述索引编号用于表示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被渲染的顺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依次进行索引标记,得到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的索引编号,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
根据得到的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分别对对应的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进行索引标记,得到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的索引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顶点的索引编号按顺序存储于索引缓存区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设置操作,设置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的值,所述第二套贴图坐标用于保存针对所述预设偏移量的增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的值,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对应的所述预设偏移量的预设倍数,设置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绒毛材质设置操作,对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对应的材质参数进行设置,所述材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初始对象模型的透明度、毛发密集度、毛发通透度、毛发颜色强度、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相对于所述底层初始对象模型的目标偏移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材质参数为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透明度时,所述对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对应的材质参数进行设置,包括:
根据预设的绒毛噪波贴图和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确定对应的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透明值;
根据获得的所述透明值设置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透明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材质参数为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相对于所述底层初始对象模型的目标偏移量时,所述对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对应的材质参数进行设置,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的第二套贴图坐标的值以及对应的预设偏移量;
根据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对应的所述第二套贴图坐标的值和预设偏移量,获得每个所述初始对象模型相对于所述底层初始对象模型的目标偏移量。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展钊
申请(专利权)人: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