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4259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包括左渣耙和右渣耙,所述左渣耙一侧上方设有安装孔一,所述右渣耙一侧上方设有与安装孔一相配合的安装孔二,所述左渣耙和右渣耙分别设有外弧一、内弧一和外弧二、内弧二,所述左渣耙和右渣耙还分别设有大内弧一、小内弧一和大内弧二和小内弧二,所述右渣耙远离铰安装孔二的侧壁边缘设有凸台,所述左渣耙和右渣耙在设有凸台一端相互搭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有良好抗高温侵蚀性,长寿命、低价位型铸造渣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
本技术涉及渣耙
,特别涉及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
技术介绍
ZH系列回转式高效铁水捞渣机,是将悬浮在铁水上方的含有有害物质的铁渣,进行清除为转炉冶炼提供洁净铁水的专用设施。它具有投资小、遥控操作及捞渣带铁少、速度快的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渣铁的特点,在液压马达的驱动下通过两只机械手渣耙伸入铁水中一定深度,并以一定的速度,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旋转180度后合拢,将漂浮在铁水表面的渣子驱赶聚集到一起,抱夹住,再提升捞出,放至渣盆内。作为捞渣关键部件,渣耙的运行效率直接关系着捞渣质量。当前使用的渣耙为“耐热钢板”焊接式直角渣耙,实际使用中,逐渐暴露出了以下不足:①使用寿命短每件只有200次左右:渣耙频繁接触近1300℃高温的铁水,极易侵蚀熔化,特别是渣耙立板连接夹角为直角,高温铁渣牢固粘附在立板直角夹角处,极难清理,增加了高温铁水对渣耙的熔化、侵蚀,侵蚀面积是由首先接触铁水的下沿开始,然后迅速扩散到整个面,最后渣耙因侵蚀熔化、变形、会在下沿及大斜面形成凹型、圆型孔洞,捞起的铁渣泄漏,无法正常使用,被迫换渣耙,月消耗量平均在20-25件。②成本高:据统计,每月消耗量平均在20-25件,单价为7400元/件,按每月消耗20件计算,就是7400元/件×20件=148000元,月生产15万吨,吨钢成本0.99元。③维修更换渣耙,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致使整个捞渣系统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有良好抗高温侵蚀性,长寿命、低价位型铸造渣耙。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包括左渣耙和右渣耙,所述左渣耙一侧上方设有安装孔一,所述右渣耙一侧上方设有与安装孔一相配合的安装孔二,所述左渣耙和右渣耙分别设有外弧一、内弧一和外弧二、内弧二,所述左渣耙和右渣耙还分别设有大内弧一、小内弧一和大内弧二和小内弧二,所述右渣耙远离安装孔二的侧壁边缘设有凸台,所述左渣耙和右渣耙在设有凸台一端相互搭接。作为改进:所述左渣耙的尺寸为690mm*344mm*449mm,所述右渣耙的尺寸为640mm*290mm*405mm。作为改进:所述外弧一的角度为130°,所述内弧一的角度80°。作为改进:所述外弧二的角度为130°,所述内弧二的角度100°。作为改进:所述大内弧一的角度为150°,所述小内弧一的角度为100°。作为改进:所述大内弧二的角度为150°,所述小内弧二的角度为100°。作为改进:所述凸台的尺寸为67mm*40mm。作为改进:所述左渣耙和右渣耙的材质为40#优质中碳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一次成型、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使用寿命提高15倍以上,显著减少运行维护费用及职工劳动强度,提升了捞渣机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的组合打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的组合闭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左渣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左渣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左渣耙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右渣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右渣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右渣耙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对照表:1-左渣耙、2-右渣耙、3-安装孔一、4-安装孔二、5-外弧一、6-内弧一、7-外弧二、8-内弧二、9-大内弧一、10-小内弧一、11-大内弧二、12-小内弧二、13-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包括左渣耙1和右渣耙2,所述左渣耙1一侧上方设有安装孔一3,所述右渣耙2一侧上方设有与安装孔一3相配合的安装孔二4,所述左渣耙1和右渣耙2分别设有外弧一5、内弧一6和外弧二7、内弧二8,所述左渣耙1和右渣耙2还分别设有大内弧一9、小内弧一10和大内弧二11和小内弧二12,所述右渣耙2远离安装孔二4的侧壁边缘设有凸台13,所述左渣耙1和右渣耙2在设有凸台13一端相互搭接。所述左渣耙1的尺寸为690mm*344mm*449mm,所述右渣耙2的尺寸为640mm*290mm*405mm。所述外弧一5的角度为130°,所述内弧一6的角度80°。所述外弧二7的角度为130°,所述内弧二8的角度100°。所述大内弧一9的角度为150°,所述小内弧一10的角度为100°。所述大内弧二11的角度为150°,所述小内弧二12的角度为100°。所述凸台13的尺寸为67mm*40mm。所述左渣耙1和右渣耙2的材质为40#优质中碳钢。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渣耙由左、右渣耙组合而成,成品左渣耙1长宽高尺寸分别为690mm*344mm*449mm,厚度40mm、大内弧一9抹厚;右渣耙2长宽高尺寸分别为640mm*290mm*405mm,厚度40mm,另外,左渣耙内面长610mm、右渣耙内面长560mm、确保在左右渣耙组合抱夹后,左渣耙1能够完全包容住右渣耙,且右渣耙2凸台13与左渣耙1外沿里面准确接触,目的在于防止进深不超过5mm,防止进深过多,避免两渣耙在上位点卡住,不能分开。本技术材质选用40#优质中碳钢,它的化学成分C:0.37-0.44、Si:0.17-0.37、Mn:0.50-0.80、Cr:≤0.25、Ni:≤0.30、Cu:≤0.25,主要力学性能:抗拉强度(MPa):≥570、屈服强度(MPa):≥335、断面收缩率(MPa):≥42.5、硬度:未热处理≤215HB、冲力韧性值(J/cm2):≥58、弹性模量(1000MPa):≥213.5。将用40#钢铸造成形的左、右渣耙安装在渣耙轴上,用M24×160的螺栓预紧;启动捞渣机,将左右渣耙正确合拢后,落到轨道梁上下压至85°紧固螺栓,使两渣耙横接触面间隙≤2mm、立接触面间隙≤5mm,再用J422焊条将渣耙两侧立面与轴套安装面,牢固焊接,焊缝高度不低于8mm,使得在捞起铁渣时铁水自两渣耙间隙自流回铁水罐内,实现减少带铁量,降低铁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专利,凡在本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包括左渣耙(1)和右渣耙(2),所述左渣耙(1)一侧上方设有安装孔一(3),所述右渣耙(2)一侧上方设有与安装孔一(3)相配合的安装孔二(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渣耙(1)和右渣耙(2)分别设有外弧一(5)、内弧一(6)和外弧二(7)、内弧二(8),所述左渣耙(1)和右渣耙(2)还分别设有大内弧一(9)、小内弧一(10)和大内弧二(11)和小内弧二(12),所述右渣耙(2)远离安装孔二(4)的侧壁边缘设有凸台(13),所述左渣耙(1)和右渣耙(2)在设有凸台(13)一端相互搭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包括左渣耙(1)和右渣耙(2),所述左渣耙(1)一侧上方设有安装孔一(3),所述右渣耙(2)一侧上方设有与安装孔一(3)相配合的安装孔二(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渣耙(1)和右渣耙(2)分别设有外弧一(5)、内弧一(6)和外弧二(7)、内弧二(8),所述左渣耙(1)和右渣耙(2)还分别设有大内弧一(9)、小内弧一(10)和大内弧二(11)和小内弧二(12),所述右渣耙(2)远离安装孔二(4)的侧壁边缘设有凸台(13),所述左渣耙(1)和右渣耙(2)在设有凸台(13)一端相互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渣耙(1)的尺寸为690mm*344mm*449mm,所述右渣耙(2)的尺寸为640mm*290mm*4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烧损率长寿命型铸造渣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冠亮吕圣会李伟实王克忠张永亮吕英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