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70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9
本申请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器,包括:相邻设置的冷侧流道和热侧流道,以及将所述冷侧流道和所述热侧流道隔离的传热层,在所述传热层内形成有与所述冷侧流道和所述热侧流道相隔离漏液导出流道。本申请能够避免当冷却器传热壁面发生内部穿透时,冷却液容易进入油液流道中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器
本申请涉及散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器。
技术介绍
油浸式变压器、液压系统等电气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能,这些热能如不及时地散热,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于发生安全事故。通常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以油作为导热介质经冷却器通过冷却液散发出去,以保持设备正常的工作温度,因此冷却器就成了设备中必不可少的散热部件。目前市面上的冷却器,冷却液和油之间是以单传热壁面分隔的,冷却液与油通过该单传热壁面进行热量传递,在实际运行中,有时会出现因腐蚀等原因造成的冷却器传热壁面穿透的问题,当冷却器传热壁面发生内部穿透时,会造成工作介质混合,影响设备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冷却器传热壁面易发生内部穿透,造成工作介质混合,影响设备运行安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冷却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冷却器,包括:相邻设置的冷侧流道和热侧流道,以及将所述冷侧流道和所述热侧流道隔离的传热层,在所述传热层内形成有与所述冷侧流道和所述热侧流道相隔离漏液导出流道。优选地,所述冷侧流道和所述热侧流道在第一方向上分布,且所述冷侧流道和所述热侧流道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漏液导出流道在第三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使得泄露的液体能够以最短的距离从漏液导出流道流出,并及时被工作人员发现,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优选地,所述传热层包括用于形成所述冷侧流道的冷侧导热壁和用于形成所述热侧流道的热侧导热壁,以及位于所述冷侧导热壁和所述热侧导热壁之间的导热件,且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冷侧导热壁和所述热侧导热壁中至少一者之间形成有所述漏液导出流道。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该导热件安装在冷侧导热壁和所述热侧导热壁之间,不但能够通过漏液导出流道将冷侧流道和热侧流道隔离,还可以通过导热件将冷侧流道和热侧流道隔离,进一步减小了冷却液进入油液流道的可能。优选地,所述导热件包括至少一个导流单元,所述导流单元为波纹状结构。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使导流单元相对的两侧均形成有凹陷结构,并通过该凹陷结构与冷侧导热壁和热侧导热壁之间形成漏液导出流道,且波纹状结构容易采用冲压的方式成型,使冷却器生产更加简单;相对于在板件的两侧通过翅片与冷侧导热壁和所述热侧导热壁之间形成漏液导出流道,波纹状结构厚度更小,导热性能更好,占用空间更小,有利于冷却器的小型化。导流单元优选为波纹板。优选地,所述导流单元具有V形波纹,以使在所述导流单元与所述冷侧导热壁和/或所述热侧导热壁之间均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所述漏液导出流道。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相对于半圆形波纹,V形波纹可以在保证导出流道具有一定深度的情况下,宽度相对较小,进而使导出流道数量相对较多的且导热件与冷侧导热壁和热侧导热壁接触也更加秘籍,提高导热件的导热性能。优选地,所述导流单元具有方形波纹,以使在所述导流单元与所述冷侧导热壁和/或所述热侧导热壁之间均形成横截面为方形的所述漏液导出流道。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相对于V形波纹或半圆形波纹,在相同宽度和深度的情况下,方形波纹横截面积相对较大,使漏液能够更顺畅快速的从漏液导出流道中路流出,进而降低冷却液进入热侧流道的风险,并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及时的发现冷却器泄露,尽早采取措施。优选地,所述导热件包括导热板,在所述导热板的一侧板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冷侧导热壁的冷侧翅片、另一侧板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热侧导热壁的热侧翅片,所述冷侧翅片与所述热侧翅片均为L形结构;所述导热件包括至少一个导流单元,每个所述导流单元包括多个冷侧翅片和多个热侧翅片,各所述冷侧翅片与各所述热侧翅片在第三方向上交错排列,且冷侧翅片与热侧翅片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为四边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三方向垂直。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通过调节冷侧翅片与热侧翅片的结构密度来提高油冷器换热能力。在工质通道发生泄漏时,冷侧翅片与热侧翅片的各向开放结构,使泄漏的工质顺利排出,不会在冷却器内部滞留。优选地,所述导热件包括导热板,在所述导热板的一侧板面上形成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冷侧导热壁的冷侧翅片、另一侧板面上形成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热侧导热壁的热侧翅片,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冷侧翅片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热侧翅片之间均形成有漏液导出流道。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使得冷却器被穿透时,油和冷却液均能够通过各自的漏液导出流道分别导出,进一步降低了冷却液进入热侧流道的风险。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热侧翅片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两个所述冷侧翅片之间的距离。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油相对于水流动性较差,因此使相邻两个所述热侧翅片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两个所述冷侧翅片之间的距离,使位于热侧流道的一侧的漏液导出流道横截面面积更大,进而使泄露的油更容易流出,并被急早发现。优选地,各所述冷侧翅片和各所述热侧翅片相对于所述导热板倾斜设置。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能够适当减小冷侧导热壁和热侧导热壁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导热件的传热性能。优选地,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冷侧流道和至少两个所述热侧流道,各所述冷侧流道与各所述热侧流道交错排列,在相邻的冷侧流道和热侧流道之间均设置有所述传热层,各所述冷侧流道通过冷却液接管连通,各所述热侧流道通过油液接管连通。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能够在降低冷却液进入热侧流道的风险,并冷却液漏液能够被及时发现的同时,提高冷却器的换热能力。优选地,还包括漏液报警装置,所述漏液报警装置包括相互通信连接的漏液信号采集件和报警件,所述漏液信号采集件安装于各所述冷侧流道和所述热侧流道的下方。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冷却器具有泄露自检功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所提供的冷却器,当传热层被穿透时,冷却液和/或油液会首先流入漏液导出流道,并通过漏液导出流道被导流至冷却器外部,减小冷却液进入油液流道的可能,即减小冷却液进入热侧流道的可能,进而减小冷却液进入电气机械设备中造成安全事故的可能;而且,漏液从冷却器中流出时容易被使用者观察到,进而能急时发现冷却器出现漏液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降低了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风险。本申请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热件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热件的另一个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设置的冷侧流道和热侧流道,以及将所述冷侧流道和所述热侧流道隔离的传热层,在所述传热层内形成有与所述冷侧流道和所述热侧流道相隔离的漏液导出流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设置的冷侧流道和热侧流道,以及将所述冷侧流道和所述热侧流道隔离的传热层,在所述传热层内形成有与所述冷侧流道和所述热侧流道相隔离的漏液导出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侧流道和所述热侧流道在第一方向上分布,且所述冷侧流道和所述热侧流道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漏液导出流道在第三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层包括用于形成所述冷侧流道的冷侧导热壁和用于形成所述热侧流道的热侧导热壁,以及位于所述冷侧导热壁和所述热侧导热壁之间的导热件,且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冷侧导热壁和所述热侧导热壁中至少一者之间形成有所述漏液导出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至少一个导流单元,所述导流单元为波纹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单元具有V形波纹,以使在所述导流单元与所述冷侧导热壁和/或所述热侧导热壁之间均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所述漏液导出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单元具有方形波纹,以使在所述导流单元与所述冷侧导热壁和/或所述热侧导热壁之间均形成横截面为方形的所述漏液导出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导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明孙贺楠杨康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