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眩目后视镜的遮挡层导电膜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321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6
一种用于防眩目后视镜的遮挡层导电膜制作方法,包括遮挡膜层,遮挡膜层由从内向外依次排列的反射层、绝缘层和导电层组成,所述反射层、绝缘层和导电层依次连接成为反射率为40~45%的导电膜整体结构,遮挡膜的具体镀制步骤依次为:在玻璃片的背面边缘上磁控溅射镀制一圈反射率为40~45%的反射层;在反射层的背面磁控溅射镀制上一层绝缘层;再在绝缘膜的背面上磁控溅射镀制上一层导电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保持汽车防眩目后视镜的玻璃片镜面反射率平稳过渡,视觉舒适不突兀;同时遮挡膜层的透过率低,起到遮挡密封胶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防眩目后视镜的遮挡层导电膜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眩目后视镜制作
,尤其指一种用于防眩目后视镜的遮挡层导电膜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无边框防眩目后视镜通过在前镜片的背面设置环形的镀铬层的方法遮挡密封胶,镀铬层的宽度约为4~7mm。然而,现有无边框防眩目后视镜的镀铬层反射率接近60%,虽然可以阻挡密封胶,但是亮度太高,视觉上较为突兀,影响实际使用,因此现有的无边框防眩目后视镜的制作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制得的后视镜镜面反射率过渡平滑,镜面亮度统一度高,视觉舒适的用于防眩目后视镜的遮挡层导电膜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防眩目后视镜的遮挡层导电膜制作方法,包括设置于玻璃片背面周边上能遮挡密封胶的遮挡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膜层由从内向外依次排列的反射层、绝缘层和导电层组成,所述反射层、绝缘层和导电层依次连接成为反射率为40~45%的导电膜整体结构,所述遮挡膜的具体镀制步骤依次为:a、在所述玻璃片的背面边缘上磁控溅射镀制一圈反射率为40~45%的反射层;b、在所述反射层的背面磁控溅射镀制上一层绝缘层;c、再在所述绝缘膜的背面上磁控溅射镀制上一层导电层,即完成遮挡层导电膜的制作。作为改进,所述反射层可优选是由二氧化铬和氮化铬中的一种或两种磁控溅射而成。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射层的厚度可优选为20~100nm,经磁控溅射镀制在玻璃片上的反射层的透过率为0%。作为改进,所述绝缘层可优选是由硅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两种磁控溅射而成。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层的厚度可优选为20~50nm。作为改进,所述导电层可优选为ITO导电膜。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层的厚度可优选为100~200nm。作为改进,步骤中磁控溅射的反射层的宽度可优选为4~7mm。作为改进,当导电层镀制完成后,所述密封胶粘接在导电层的背面上,或,所述导电层与绝缘层的宽度小于反射层的宽度,所述密封胶粘接在导电层一侧的反射层的背面上。作为改进,遮挡膜层设置于玻璃片背面周边上遮挡密封胶的具体步骤为,一、制作无边框的玻璃片体;二、在所述玻璃片体的背面边缘上环绕镀制一层用以遮挡密封胶的遮挡膜层;三、在遮挡膜围成的玻璃片背面上设置有能与电致变色液体导通的前导电膜层,并连接前导电膜层和遮挡膜的导电层;四、制作在前表面上设置有金属反射层和后导电膜层的第二玻璃片;五、将背面镀制遮挡层的玻璃片经密封胶与第二玻璃片连接为中空的玻璃壳体,在玻璃壳体一侧的密封胶环上设置能向玻璃壳体内腔中注入电致变色液体的注液口,在玻璃壳体另一侧的密封胶环上设置能排出玻璃壳体内腔中气泡的排气口;六、将玻璃壳体内腔抽真空后以注液口一侧浸入电致变色液体中,经注液口向玻璃壳体内腔注入电致变色液体,玻璃壳体内腔中的气体经排气口排出,至玻璃壳体完全浸没后密封注液口和排气口;七、取出玻璃壳体清洁后在玻璃片和第二玻璃片上分别设置电极体,完成遮挡膜层设置于玻璃片背面周边上遮挡密封胶的结构制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镀制遮挡膜层使遮挡膜层的反射率在40到45%之间而透过率为0%,遮挡膜层的反射率与遮挡膜层围成的汽车防眩目后视镜的前玻璃基片的反射率相近,因此能保持汽车防眩目后视镜的玻璃片镜面反射率平稳过渡,汽车防眩目后视镜的镜面亮度统一度高,视觉舒适不突兀,使用效果好;同时遮挡膜层的透过率低,因此采用遮挡膜层遮挡密封胶后,即能完全遮挡密封胶,避免从汽车防眩目后视镜的前玻璃基片中看到密封胶,起到遮挡密封胶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遮挡膜层与玻璃片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后视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防眩目后视镜的遮挡层导电膜制作方法,包括设置于玻璃片背面周边上能遮挡密封胶5的遮挡膜层,遮挡膜层由从内向外依次排列的反射层2、绝缘层3和导电层4组成,反射层2、绝缘层3和导电层4依次连接成为反射率为40~45%的导电膜整体结构,遮挡膜的具体镀制步骤依次为:a、在玻璃片1的背面边缘上磁控溅射镀制一圈反射率为40~45%的反射层2;b、在反射层的背面磁控溅射镀制上一层绝缘层3;c、再在绝缘膜的背面上磁控溅射镀制上一层导电层4,即完成遮挡层导电膜的制作。反射层2是由二氧化铬和氮化铬中的一种或两种磁控溅射而成。反射层2的厚度为20~100nm,经磁控溅射镀制在玻璃片1上的反射层2的透过率为0%。绝缘层3是由硅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两种磁控溅射而成。绝缘层3的厚度为20~50nm。导电层4为ITO导电膜。导电层4的厚度为100~200nm。步骤a中磁控溅射的反射层2的宽度为4~7mm。当导电层4镀制完成后,密封胶5粘接在导电层4的背面上,或,导电层4与绝缘层3的宽度小于反射层2的宽度,密封胶5粘接在导电层4一侧的反射层2的背面上。遮挡膜层设置于玻璃片背面周边上遮挡密封胶5的具体步骤为,一、制作无边框的玻璃片体1;二、在玻璃片体1的背面边缘上环绕镀制一层用以遮挡密封胶5的遮挡膜层;三、在遮挡膜围成的玻璃片1背面上设置有能与电致变色液体51导通的前导电膜层11,并连接前导电膜层11和遮挡膜的导电层4;四、制作在前表面上设置有金属反射层61和后导电膜层62的第二玻璃片6;五、将背面镀制遮挡层的玻璃片1经密封胶5与第二玻璃片6连接为中空的玻璃壳体,在玻璃壳体一侧的密封胶环上设置能向玻璃壳体内腔中注入电致变色液体的注液口,在玻璃壳体另一侧的密封胶环上设置能排出玻璃壳体内腔中气泡的排气口;六、将玻璃壳体内腔抽真空后以注液口一侧浸入电致变色液体51中,经注液口向玻璃壳体内腔注入电致变色液体51,玻璃壳体内腔中的气体经排气口排出,至玻璃壳体完全浸没后密封注液口和排气口;七、取出玻璃壳体清洁后在玻璃片1和第二玻璃片6上分别设置电极体7,完成遮挡膜层设置于玻璃片背面周边上遮挡密封胶5的结构制作。ITO为氧化铟锡。电致变色液体51的具体成分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前导电膜层11与后导电膜层62也是ITO导电膜,采用Ni、Cr或Ni与Cr的混合物制作金属反射层61。磁控溅射的具体工艺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工作原理:反射层2降低了遮挡密封胶位置的镜面反射率,这样镜面反射率过渡平滑,不存在亮度突变的区域,视觉上不突兀,视觉效果好。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无边框防眩目后视镜用遮挡层导电膜的制备方法。该遮挡层导电膜层设置第一层反射层,第二层绝缘层、第三次ITO导电层。通过该工艺遮挡层的既可以起到遮挡密封胶的作用,同时又淡化遮挡层颜色,尽可能接近反射玻璃的膜层颜色,更加美观舒适。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眩目后视镜的遮挡层导电膜制作方法,包括设置于玻璃片背面周边上能遮挡密封胶(5)的遮挡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膜层由从内向外依次排列的反射层(2)、绝缘层(3)和导电层(4)组成,所述反射层(2)、绝缘层(3)和导电层(4)依次连接成为反射率为40~45%的导电膜整体结构,所述遮挡膜的具体镀制步骤依次为:/na、在所述玻璃片(1)的背面边缘上磁控溅射镀制一圈反射率为40~45%的反射层(2);/nb、在所述反射层的背面磁控溅射镀制上一层绝缘层(3);/nc、再在所述绝缘膜的背面上磁控溅射镀制上一层导电层(4),即完成遮挡层导电膜的制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眩目后视镜的遮挡层导电膜制作方法,包括设置于玻璃片背面周边上能遮挡密封胶(5)的遮挡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膜层由从内向外依次排列的反射层(2)、绝缘层(3)和导电层(4)组成,所述反射层(2)、绝缘层(3)和导电层(4)依次连接成为反射率为40~45%的导电膜整体结构,所述遮挡膜的具体镀制步骤依次为:
a、在所述玻璃片(1)的背面边缘上磁控溅射镀制一圈反射率为40~45%的反射层(2);
b、在所述反射层的背面磁控溅射镀制上一层绝缘层(3);
c、再在所述绝缘膜的背面上磁控溅射镀制上一层导电层(4),即完成遮挡层导电膜的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挡层导电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2)是由二氧化铬和氮化铬中的一种或两种磁控溅射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挡层导电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2)的厚度为20~100nm,经磁控溅射镀制在玻璃片(1)上的反射层(2)的透过率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挡层导电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3)是由硅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两种磁控溅射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挡层导电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3)的厚度为20~5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挡层导电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4)为ITO导电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遮挡层导电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4)的厚度为100~200n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遮挡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邦顾凡仝泽彬
申请(专利权)人:爱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