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查磊军专利>正文

一种铝合金铸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18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铝合金铸造工艺,该工艺中使用的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池;电解池内承装有硫酸电解液,电解池内设有摆动单元;摆动单元包括电机、滑行轨和承载板;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电解池的侧壁伸入电解池内,且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有转动盘,转动盘端面的偏心位置铰接连杆一端,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一号杆;每个一号杆的两端嵌入在电解池侧壁上的滑行轨内,两个一号杆之间铰接承载板;电解池侧壁上穿插有正极接线板和负极接线板;正极接线板穿过电解池侧壁固接在滑行轨上,且正极接线板下方为负极接线板;负极接线板穿过电解池侧壁伸入硫酸电解液中;通过电解池和摆动单元之间的配合,实现在铝合金板外表面形成氧化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铸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
,具体的说是一种铝合金铸造工艺。
技术介绍
原铝在市场供应中统称为电解铝,是生产铝材及铝合金材的原料。铝是强度低、塑性好的金属,除应用部分纯铝外,为了提高强度或综合性能,配成合金。铝中加入一种合金元素,就能使其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改变,适宜作各种加工材或铸造零件,经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铜、镁、锌、硅。铝合金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的金属材料。铝合金具有强度高、密度小、导电导热性强、力学性能优异、可加工性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制造业、食品工业、电子、仪器仪表业以及海洋船舶工业等领域。但是铝合金与其他金属一样,也面临着严重的腐蚀问题。虽然在自然条件下,铝合金表面容易形成一层厚度为2-5nm的自然氧化膜,但是这层膜多孔、不均匀且抗蚀性差,难以抵抗恶劣环境的腐蚀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人工干涉将在铝合金外表面电解形成氧化膜。在申请号为2016109704108中提供的电解阴极组件和电解池,该电解池包括槽体,槽体内具有电解液容纳空间;电解阳极组件,电解阳极组件设置在电解液中;该电解池若对铝合金板进行电解形成氧化膜时,铝合金板将静置在电解池内,导致铝合金板周围电解液中的离子分布不均匀,影响铝合金板外表面形成的氧化膜厚度不够均匀,若通过人工搅拌,可能会造成电解液的溅出;为此本公司设计了一种通过摆动铝合金板,实现电解液的搅动,实现在铝合金板外表面形成均匀的氧化膜,同时避免通过人工搅动造成电解液溅出时,对人体皮肤或者衣物的腐蚀现象的发生。<br>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铝合金铸造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铸造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装炉熔化,装料时,先装相对较小块滑入薄片废料,其次使铝锭和相对较大块料装在中间,最后装中间合金材料;然后炉料装完后即可升温,原材料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炉料软化下塌时,向金属表面撒上一层粉状熔剂覆盖,且熔剂为Kcl:Nacl按1:1混合的混合粉末;S2:搅动熔体,熔化过程中应注重防止熔体过热,熔炉熔炼时炉膛温度高达1200℃,在这样高的温度下轻易产生局部过热,为此当炉料熔化之后,应适当搅动熔体,以使熔池里各处温度均匀一致,同时也利于加速熔化,搅拌同时扒除熔体表面漂浮的大量氧化渣;S3:精炼出炉,当熔体经过气体精炼处理,并扒出表面浮渣后,待温度合适时,即可将金属熔体输注到静置炉,冷凝成块,以便预备铸造,然后依次经碱洗和酸洗,最后经电解装置电解,在铝合金板材外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对铝合金板进行保护;其中,上述S3中所述的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池;所述电解池内承装有硫酸电解液,电解池内设有摆动单元;所述摆动单元包括电机、滑行轨和承载板;所述电机通过螺丝固接在电解池的侧壁上,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电解池的侧壁伸入电解池内,且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有转动盘,转动盘端面的偏心位置铰接连杆一端,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一号杆;所述一号杆个数为二,每个一号杆的两端嵌入在电解池侧壁上的滑行轨内,两个一号杆之间铰接承载板;所述电解池侧壁上穿插有正极接线板和负极接线板;所述正极接线板穿过电解池侧壁固接在滑行轨上,且正极接线板下方为负极接线板;所述负极接线板穿过电解池侧壁伸入硫酸电解液中;通过电解池和摆动单元之间的配合,实现在铝合金板外表面形成氧化膜;工作时,铝合金在自然条件下,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2-4nm的自然氧化膜,但自然氧化膜多孔,厚度部均匀,且抗腐蚀性差,难以抵挡恶劣环境的腐蚀,以及通过将铝合金板静置在电机槽内进行电解形成氧化膜时,静置的铝合金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也同样会产生厚度不均匀问题,为此,通过将铝合金板在电解池内进行摆动电解形成氧化膜;将铝合金板放置在承载台上后,电机转动带动转盘转动,然后转盘通过连接杆拉动和推动一号杆在滑行轨内进行摆动,然后一号杆通过承载板带动铝合金板在电解池内摆动,同时,承载板和铝合金板的摆动,也会对电解池内硫酸电解液的搅动,使得硫酸电解液中的离子在电解池内分布均匀,同时铝合金板在碱洗后酸洗中漂洗部钩彻底,铝合金板的表面呈碱性,在空气中会形成一层自然氧化膜,由于硫酸电解液酸性弱,氧化时不能使该膜退去,故导电氧化膜层也不能再此处形成,而通过将铝合金板在硫酸电解液酸中摆动导电氧化膜,可以先将铝合金板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清洗掉,再导电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铝合金板外表面的氧化膜厚度相对均匀,继而有益于对铝合金板的抗腐蚀保护。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上板面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下板面的四个角设有一号弹簧,且一号弹簧连接于承载板和缓冲板之间,初始状态时,缓冲板高出硫酸电解液的液面;通过缓冲板和一号弹簧,避免铝合金板在放入电解池内的过程中,将硫酸电解液溅出电解池;工作时,硫酸电解液对人体皮肤和身上穿着的衣物有腐蚀性,若铝合金板放置承载板上过程中,铝合金板掉落在承载板上,铝合金板会将硫酸电解液溅落,导致硫酸电解液溅落在人体皮肤上或者衣物,对皮肤造成伤害或者腐烂衣物,同时也会造成硫酸电解液的浪费,为此在承载板上设置缓冲板;由于缓冲板初始状态时高出硫酸电解液的液面,在将铝合金板放置在承载板的过程中,铝合金板首先未与硫酸电解液接触,然后铝合金通过缓冲板挤压一号弹簧,使得铝合金板逐渐落入硫酸电解液中,避免铝合金板直接落入在硫酸电解液中,造成硫酸电解液的溅出现象的发生。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上板面设有对称设有按压扣;所述按压扣靠近与滑行轨安置在承载板上,按压扣呈U形状,按压扣的一拐角通过固定块铰接在承载板,按压扣的一端通过钢丝绳连接在缓冲板的下板面上;通过,缓冲板、按压扣和钢丝绳之间的配合,实现对铝合金板的固定;工作时,铝合金板在承载板上摆动电解形成氧化膜的过程中,由于承载板的摆动,会导致铝合金板在缓冲板上出现滑动,使得铝合金板与缓冲板之间发生摩擦,导致铝合金板上的摩擦区域未能形成氧化膜,为此通过按压扣将铝合金板扣压在缓冲板上,避免铝合金板与缓冲板之间发生滑动摩擦;铝合金板再放置在缓冲板上就,铝合金板下缓冲板,同时缓冲板下压按压扣一端,然后按压扣绕其铰接点转动,按压扣的另一端扣压在铝合金板的上板面,使得铝合金板在缓冲板难以发生滑动摩擦,从而避免铝合金板上的摩擦区域未能形成氧化膜现象的发生;以及当铝合金板从缓冲板上取下过程中,铝合金板逐渐脱离缓冲板,缓冲板在一号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同时缓冲板通过钢丝绳拉动按压口的一端,使得按压扣的另一端不再按压铝合金板,方便铝合金板的放置和取下。优选的,所述电解池的侧壁对称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固接在距离电解池底部四分之三的位置,挡板的下板面上设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下端与挡板的下板面之间设有二号弹簧;通过挡板、缓冲杆和二号弹簧之间的配合,实现对承载板的摆动缓冲;工作时,铝合金板随承载板和缓冲板在电解池内摆动时,也会造成硫酸电解液在电解池内摆动,导致硫酸电解液从电解池两侧壁溅出,为此通过在硫酸电解液来回摆动方向设置挡板,使得硫酸电解液冲击在挡板的下板面,避免硫酸电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S1:装炉熔化,装料时,先装相对较小块滑入薄片废料,其次使铝锭和相对较大块料装在中间,最后装中间合金材料;然后炉料装完后即可升温,原材料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炉料软化下塌时,向金属表面撒上一层粉状熔剂覆盖,且熔剂为Kcl:Nacl按1:1混合的混合粉末;/nS2:搅动熔体,熔化过程中应注重防止熔体过热,熔炉熔炼时炉膛温度高达1200℃,在这样高的温度下轻易产生局部过热,为此当炉料熔化之后,应适当搅动熔体,以使熔池里各处温度均匀一致,同时也利于加速熔化,搅拌同时扒除熔体表面漂浮的大量氧化渣;/nS3:精炼出炉,当熔体经过气体精炼处理,并扒出表面浮渣后,待温度合适时,即可将金属熔体输注到静置炉,冷凝成块,以便预备铸造,然后依次经碱洗和酸洗,最后经电解装置电解,在铝合金板材外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对铝合金板进行保护;/n其中,上述S3中所述的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池(1);所述电解池(1)内承装有硫酸电解液,电解池(1)内设有摆动单元(2);所述摆动单元(2)包括电机(21)、滑行轨(22)和承载板(23);所述电机(21)通过螺丝固接在电解池(1)的侧壁上,电机(21)的输出轴穿过电解池(1)的侧壁伸入电解池(1)内,且电机(21)的输出轴端部设有转动盘(211),转动盘(211)端面的偏心位置铰接连杆(212)一端,连杆(212)的另一端铰接一号杆(213);所述一号杆(213)个数为二,每个一号杆(213)的两端嵌入在电解池(1)侧壁上的滑行轨(22)内,两个一号杆(213)之间铰接承载板(23);所述电解池(1)侧壁上穿插有正极接线板(11)和负极接线板(12);所述正极接线板(11)穿过电解池(1)侧壁固接在滑行轨(22)上,且正极接线板(11)下方为负极接线板(12);所述负极接线板(12)穿过电解池(1)侧壁伸入硫酸电解液中;通过电解池(1)和摆动单元(2)之间的配合,实现在铝合金板外表面形成氧化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装炉熔化,装料时,先装相对较小块滑入薄片废料,其次使铝锭和相对较大块料装在中间,最后装中间合金材料;然后炉料装完后即可升温,原材料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炉料软化下塌时,向金属表面撒上一层粉状熔剂覆盖,且熔剂为Kcl:Nacl按1:1混合的混合粉末;
S2:搅动熔体,熔化过程中应注重防止熔体过热,熔炉熔炼时炉膛温度高达1200℃,在这样高的温度下轻易产生局部过热,为此当炉料熔化之后,应适当搅动熔体,以使熔池里各处温度均匀一致,同时也利于加速熔化,搅拌同时扒除熔体表面漂浮的大量氧化渣;
S3:精炼出炉,当熔体经过气体精炼处理,并扒出表面浮渣后,待温度合适时,即可将金属熔体输注到静置炉,冷凝成块,以便预备铸造,然后依次经碱洗和酸洗,最后经电解装置电解,在铝合金板材外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对铝合金板进行保护;
其中,上述S3中所述的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池(1);所述电解池(1)内承装有硫酸电解液,电解池(1)内设有摆动单元(2);所述摆动单元(2)包括电机(21)、滑行轨(22)和承载板(23);所述电机(21)通过螺丝固接在电解池(1)的侧壁上,电机(21)的输出轴穿过电解池(1)的侧壁伸入电解池(1)内,且电机(21)的输出轴端部设有转动盘(211),转动盘(211)端面的偏心位置铰接连杆(212)一端,连杆(212)的另一端铰接一号杆(213);所述一号杆(213)个数为二,每个一号杆(213)的两端嵌入在电解池(1)侧壁上的滑行轨(22)内,两个一号杆(213)之间铰接承载板(23);所述电解池(1)侧壁上穿插有正极接线板(11)和负极接线板(12);所述正极接线板(11)穿过电解池(1)侧壁固接在滑行轨(22)上,且正极接线板(11)下方为负极接线板(12);所述负极接线板(12)穿过电解池(1)侧壁伸入硫酸电解液中;通过电解池(1)和摆动单元(2)之间的配合,实现在铝合金板外表面形成氧化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3)上板面设有缓冲板(231);所述缓冲板(231)的下板面的四个角设有一号弹簧(232),且一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磊军张烁
申请(专利权)人:查磊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