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口腔用软组织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95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腔用软组织保护器,该保护器包括上颌口弓(11)和下颌口弓(12),所述上颌口弓(11)的一端弯曲成第一连接口弓(1),下颌口弓(12)的一端弯曲成第二连接口弓(13),第一连接口弓(1)和第二连接口弓(2)通过第一滑动关节(2)弧形连接,所述上颌口弓(11)和下颌口弓(1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动关节(6)弧形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节大小,用于适应各个患者的口腔,并保护牙龈、粘膜等软组织,且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用软组织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口腔临床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口腔用软组织保护器。
技术介绍
在口腔临床操作中,无论是在牙体组织的修复预备,还是拔除智齿、多生牙等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使用车针辅助操作,但高速旋转的车针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很容易伤及软组织,增加患者的痛苦。专利CN202477891U公开了一种备牙用牙跟保护器,包括主杆、形辅助拉钩、副杆和排跟器,S形辅助拉钩设在主杆前部,副杆设在主杆前端,排跟器设在副杆前端,排跟器外形为球缺状。但该技术需要使用者一直拉伸口角,且不能根据患者的口腔做出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口腔用软组织保护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口腔用软组织保护器,该保护器包括上颌口弓和下颌口弓,所述上颌口弓的一端弯曲成第一连接口弓,下颌口弓的一端弯曲成第二连接口弓,第一连接口弓和第二连接口弓通过第一滑动关节弧形连接,所述上颌口弓和下颌口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动关节弧形连接。在口腔修复牙备、拔牙、根管治疗等过程中,可避免车针伤害到牙龈、粘膜等软组织,从而减小患者的术后反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口弓和第二连接口弓的形状均为阶梯状,第一滑动关节设于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阶梯状的形状可使该保护器的开合程度有很大的舒展空间,可通过人为的挤压释放改变整个保护器的口弓大小,能尽可能的满足大部分患者。进一步地,所述上颌口弓中部设置第一连接杆,所述下颌口弓中部设置空心的第二连接杆,在第二连接杆远离下颌口弓的一端设置旋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尺寸小于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杆的内部,通过旋钮调整固定第二连接杆进入第二连接杆内部的长度。连接杆不仅能够改变该保护器的口弓大小,也能固定住口弓的开合程度,防止有患者无法长时间保持口腔的开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为弧形杆,第二连接杆为弧形杆。弧形杆有利于精准调节该保护器的开合程度。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连接口弓和/或第二连接口弓上设置第一颊侧片,所述第一颊侧片邻近第一滑动关节,并置于该保护器的外侧;在所述上颌口弓和/或下颌口弓上设置第二颊侧片,所述第一颊侧片邻近第二滑动关节,并置于保护器的外侧。颊侧片可用于推开患者颊侧粘膜,能够留给医生足够的空间视野,也能保护患者的软组织不受车针的损伤。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颊侧片和第二颊侧片呈长方形,可伸展至颊侧3-5cm。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连接口弓和/或第二连接口弓上设置第一舌侧片,所述第一舌侧片邻近第一滑动关节,并置于保护器的内侧;在所述上颌口弓和/或下颌口弓上设置第二舌侧片,所述第二舌侧片邻近第二滑动关节,并置于保护器的内侧。舌侧片可用于推开患者舌侧粘膜,能够留给医生足够的空间视野,也能保护患者的软组织不受车针的损伤。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舌侧片和第二舌侧片呈长方形,可伸展至舌侧2-3cm。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器采用医用塑料聚氯乙烯(PVC),该材质不会与人体发生过敏反应,多用于手术器材。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器在翻转后能够应用于口腔左右两侧,不需要另外准备不同形状种类的保护器,一器多用。本技术通过在保护器上设置可改变开合程度的口弓,以适应不同患者口腔的尺寸;设置连接杆和旋钮,以改变和固定口弓的大小;设置颊侧片和舌侧片,在推开患者颊侧和舌侧粘膜的同时,能够留给医生足够的空间视野,用于保护牙龈和粘膜等软组织,避免车针损伤这些软组织,进而加大患者的术后反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于推广,可用于口腔修复牙备、拔牙、根管治疗等过程中。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口腔用软组织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连接口弓;2-第一滑动关节;3-第一颊侧片;4-旋钮;5-第一舌侧片;6-第二滑动关节;7-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第二颊侧片;10-第二舌侧片;11-上颌口弓;12-下颌口弓;13-第二连接口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口腔用软组织保护器,该保护器包括上颌口弓11和下颌口弓12,上颌口弓11的一端弯曲成第一连接口弓1,下颌口弓12的一端弯曲成第二连接口弓13,第一连接口弓1和第二连接口弓13通过第一滑动关节2弧形连接,上颌口弓11和下颌口弓1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动关节6弧形连接。第一连接口弓1和第二连接口弓13的形状均为阶梯状,第一滑动关节2设于阶梯状低处。上颌口弓11中部设置第一连接杆7,下颌口弓12中部设置空心的第二连接杆8,在第二连接杆8远离下颌口弓12的一端设置旋钮4,第一连接杆7的尺寸小于第二连接杆8,滑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杆8的内部,通过旋钮4调整固定第一连接杆7进入第二连接杆8内部的长度。第一连接杆7为弧形杆,第二连接杆8为弧形杆。在第一连接口弓1和/或第二连接口弓13上设置第一颊侧片3,第一颊侧片3邻近第一滑动关节2,并置于保护器的外侧;在上颌口弓11和/或下颌口弓12上设置第二颊侧片9,第二颊侧片9邻近第二滑动关节6的附近,并置于保护器的外侧。第一颊侧片3和第二颊侧片9呈长方形,可伸展至颊侧3cm。在第一连接口弓1和/或第二连接口弓13上设置第一舌侧片5,第一舌侧片5邻近第一滑动关节2,并置于保护器的内侧;在上颌口弓11和/或下颌口弓12上设置第二舌侧片10,第二舌侧片10邻近第二滑动关节6,并置于保护器的内侧。第一舌侧片5和第二舌侧片10呈长方形,可伸展至舌侧2cm。保护器采用医用塑料聚氯乙烯(PVC)。保护器在翻转后能够应用于口腔左右两侧。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专利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用软组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器包括上颌口弓(11)和下颌口弓(12),所述上颌口弓(11)的一端弯曲成第一连接口弓(1),下颌口弓(12)的一端弯曲成第二连接口弓(13),第一连接口弓(1)和第二连接口弓(13)通过第一滑动关节(2)弧形连接,所述上颌口弓(11)和下颌口弓(1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动关节(6)弧形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用软组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器包括上颌口弓(11)和下颌口弓(12),所述上颌口弓(11)的一端弯曲成第一连接口弓(1),下颌口弓(12)的一端弯曲成第二连接口弓(13),第一连接口弓(1)和第二连接口弓(13)通过第一滑动关节(2)弧形连接,所述上颌口弓(11)和下颌口弓(1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动关节(6)弧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用软组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口弓(1)和第二连接口弓(13)的形状均为阶梯状,第一滑动关节(2)设于第一连接口弓(1)和第二连接口弓(13)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用软组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口弓(11)中部设置第一连接杆(7),所述下颌口弓(12)中部设置空心的第二连接杆(8),在第二连接杆(8)远离下颌口弓(12)的一端设置旋钮(4),所述第一连接杆(7)的尺寸小于第二连接杆(8),滑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杆(8)的内部,通过旋钮(4)调整固定第一连接杆(7)进入第二连接杆(8)内部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口腔用软组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7)为弧形杆,第二连接杆(8)为弧形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用软组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赵毅杰郝晨笛苏俭生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