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术中舌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69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口腔术中舌部保护装置,包括上顶板,上顶板的外形为U型结构且敞口向后设置,上顶板的前侧安装有牙齿支撑件,上顶板的左右两侧底面分别连接有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连接有弹性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上顶板、侧板以及弹性带保护牙齿舌部的安全,上顶板开放式的设置,使用群体光,弹簧伸缩管件能够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整,侧板内设置多个抽液孔,保证抽吸通道通畅无阻;整体结构为一体化的一次性消耗产品,避免交叉感染;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单手即可快速放入口腔内,为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具备保护、支撑和抽吸口腔积液功能,为口腔治疗提供全面辅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腔术中舌部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口腔术中舌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口腔手术需要使用口腔涡轮机,高速转动的牙钻在磨掉腐生牙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高温会对患牙产生二次伤害,当通过高压水冷的降温方法来减少牙体所受的损伤,高压液体虽然可以降温和冲走牙屑,但同时也会和唾液一起积聚在口腔,过多的积液不仅会影响医生操作,而且可能会使患者不慎误吞,若停止操作让患者吐出积液,也会延长治疗时间,降低就诊效率,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医生手术操作时会一手持钻机一手持口镜,无法同时兼顾颊粘膜和舌组织,因此高速钻机容易误伤颊粘膜或舌组织。在口腔治疗时有些患者控制力弱会动舌头甚至突然闭嘴,这些都加大了误伤的风险,使医生和患者陷入不必要的纠纷;并且口腔手术需要患者长时间主动张口,增加咬肌群的负担,使患者不适感增加,长时间保持张口状态可能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肌肉痉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口腔术中舌部保护装置,该装置集保护、支撑,抽唾于一体,能有效保护术中的舌组织并为其提供舒适的术中环境,能帮助患者张口并缓解肌紧张,也能高效抽取术中口腔积液为医生创造良好的操作视野,可以使口腔治疗安全高效,满足医生和患者对安全舒适的需要,且操作简单,患者可自行放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口腔术中舌部保护装置,包括上顶板,上顶板的外形为U型结构且敞口向后设置,上顶板的前侧安装有牙齿支撑件,上顶板的左右两侧底面分别连接有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连接有弹性带,侧板内沿竖向方向开设有若干抽液孔,上顶板内部设置有抽液腔,所有的抽液孔与抽液腔连通,抽液腔连接有抽液管。上顶板的底面、侧板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医用硅胶层。牙齿支撑件包括下支撑块和上支撑块,下支撑块固定在上顶板的前侧,上支撑块通过弹簧伸缩管件连接在下支撑块顶面,上支撑块的顶部和下支撑块的底部均开设有U型槽,U型槽的表面上设置有医用硅胶层,弹簧伸缩管件包括固定杆和套管,固定杆垂直固定在下支撑块的顶面,套管垂直固定在上支撑块的底面,套管下部套设在固定杆上部,套管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连接在套管顶部和固定杆上端之间;下支撑块内开设有通孔,抽液管连接在下支撑块的前侧面,抽液管通过通孔与抽液腔相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上顶板、侧板以及弹性带保护牙齿舌部的安全,上顶板开放式的设置,使用群体光,弹簧伸缩管件能够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整,侧板内设置多个抽液孔,保证抽吸通道通畅无阻;整体结构为一体化的一次性消耗产品,避免交叉感染;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单手即可快速放入口腔内,为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同时具备保护、支撑和抽吸口腔积液功能,为口腔治疗提供全面辅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侧板与上顶板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上顶板和牙齿支撑件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口腔术中舌部保护装置,包括上顶板1,上顶板1的外形为U型结构且敞口向后设置,上顶板1的前侧安装有牙齿支撑件,上顶板1的左右两侧底面分别连接有侧板2,两个侧板2之间连接有弹性带3,侧板2内沿竖向方向开设有若干抽液孔4,上顶板1内部设置有抽液腔5,所有的抽液孔4与抽液腔5连通,抽液腔5连接有抽液管6。上顶板1的底面、侧板2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医用硅胶层7。牙齿支撑件包括下支撑块8和上支撑块9,下支撑块8固定在上顶板1的前侧,上支撑块9通过弹簧伸缩管件10连接在下支撑块8顶面,上支撑块9的顶部和下支撑块8的底部均开设有U型槽11,U型槽11的表面上设置有医用硅胶层7,弹簧伸缩管件10包括固定杆12和套管13,固定杆12垂直固定在下支撑块8的顶面,套管13垂直固定在上支撑块9的底面,套管13下部套设在固定杆12上部,套管13内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的两端连接在套管13顶部和固定杆12上端之间;下支撑块8内开设有通孔15,抽液管6连接在下支撑块8的前侧面,抽液管6通过通孔15与抽液腔5相连通。本技术主要由上顶板1、侧板2、抽液管6以及牙齿支撑件等部分组成,其中上顶板1和侧板2采用轻巧的医用塑料制成,上顶板1底面和侧板2内侧面均设置有医用硅胶层7,在口腔手术中可以保护舌组织,使其免受涡轮钻机伤害,并提高使用的舒适度;上顶板1外形为U型结构,U型结构仿舌形状,契合人体舌组织,保障了舌部的舒适度,并且上顶板1为敞口状,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舌组织;在两个侧板2之间设置弹性带3,可以将舌组织限定在上顶板1下方,避免舌组织从上方脱出;牙齿支撑件可以帮助患者张开,并且缓解咬肌酸痛,牙齿支撑件支撑在上下四颗中切牙之间,上支撑块9和下支撑块8的U型槽11方便切牙咬合,槽内的医用硅胶层7又可以很好的保护牙齿,弹簧14伸缩管件10由弹簧14连接,使患者自我调整上支撑块9和下支撑块8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张开舒适度,从中切牙部位撑开口腔,可以为医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对磨牙进行治疗;侧板2内设置有多页抽液孔4,通过将抽液管6连接负压装置,从而依靠负压把口腔内积液通过若干抽液孔4抽入上顶板1的抽液腔5内,再从抽液腔5通过通孔15进入抽液管6,最终积液经抽液管6抽出,侧板2上设置多个抽液孔4,能够保证抽吸顺利,即使有牙体碎屑堵塞孔道,也能保证正常顺利负压抽吸,且两个侧板2同时抽吸可保证抽吸效率。本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口腔术中舌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顶板,上顶板的外形为U型结构且敞口向后设置,上顶板的前侧安装有牙齿支撑件,上顶板的左右两侧底面分别连接有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连接有弹性带,侧板内沿竖向方向开设有若干抽液孔,上顶板内部设置有抽液腔,所有的抽液孔与抽液腔连通,抽液腔连接有抽液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口腔术中舌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顶板,上顶板的外形为U型结构且敞口向后设置,上顶板的前侧安装有牙齿支撑件,上顶板的左右两侧底面分别连接有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连接有弹性带,侧板内沿竖向方向开设有若干抽液孔,上顶板内部设置有抽液腔,所有的抽液孔与抽液腔连通,抽液腔连接有抽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术中舌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顶板的底面、侧板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医用硅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术中舌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苗苗赵新瑞严雨姮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