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子衍宗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226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子衍宗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枸杞子采用乙醇提取、浓缩、干燥后得到枸杞子浸膏粉;将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混合,并采用醇提得到第一滤液和滤渣;将滤渣采用水提、醇沉后得到第三滤液,经第一滤液和第三滤液合并后,浓缩、干燥即得到混合浸膏粉;将枸杞子浸膏粉和混合浸膏粉加入混悬剂中,并搅拌、脱气后得到药液;将药液与胶液辅料共同成型得到五子衍宗软胶囊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制备方法,原料利用效率高,可有效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也能避免提取物中含有过多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软胶囊药效好,服用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子衍宗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五子衍宗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五子衍宗丸方出唐代《悬解录》,原方为五子守仙丸,系由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味中药组成,为中医阴阳并补的著名方剂,具有补肝益肾,填精益髓的功能,用于肾虚腰痛,尿后余沥,遗精早泄,阳痿不育等症疗效显著。2015年版《中国药典》列举了五子衍宗丸及五子衍宗片两种剂型;其中,五子衍宗片采用枸杞子275g、菟丝子275g、覆盆子135g、五味子35g,车前子68g制成;其制备工艺为:菟丝子部分打细粉,部分与覆盆子加水煎煮;五味子等三味药用70%乙醇渗漉,然后两种提取液浓缩成膏,与菟丝子细粉及辅料混匀,制粒,压制成1000片。五子衍宗丸则采用枸杞子400g、菟丝子400g、覆盆子200g、五味子50g、车前子100g制成;其制备工艺为:将药粉碎后加入炼蜜,制成蜜丸。这种五子衍宗丸的服用量为每日12~18g。由此可见,现有的五子衍宗极性的服用量较高;且目前的工艺难以完全保留处方中的有效成分。为此,中国专利CN1569049A公开了一种五子衍宗的新型制备方法,其将车前子、枸杞子、菟丝子采用醇提再水提的方式进行提取,将五味子采用提取挥发性成分再水提和/或醇提的方式进行提取,再将提取到的成分制备成片剂、丸剂、滴丸、胶囊等制剂。然而,这种提取方式工艺较为复杂,大批量生产难以实现。且其服用量仍然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五子衍宗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原料利用效率高,产品稳定性高,疗效好,服用剂量小。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五子衍宗软胶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五子衍宗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1)将枸杞子采用60~80%的乙醇提取至少一次,得到滤液;将滤液浓缩、干燥后得到枸杞子浸膏粉;(2)将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采用60~80%的乙醇提取至少一次,得到第一滤液和滤渣;(3)将所述滤渣采用水提至少一次,得到第二滤液;(4)在所述第二滤液中加入乙醇,使第二滤液中乙醇含量达50%~70%,静置后过滤得到第三滤液;(5)将第一滤液和第三滤液合并,并经浓缩、干燥后得到混合浸膏粉;(6)将所述枸杞子浸膏粉和混合浸膏粉加入混悬剂中,并搅拌、脱气后得到药液;将所述药液与胶液辅料混合,成型得到五子衍宗软胶囊成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中,所述枸杞子的重量与乙醇的体积之比为1:(1.5~5);采用加热回流法进行提取;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0~7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2)中,混合料的重量与乙醇的体积之比为1:(2~5),采用渗漉法或加热回流法进行提取;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8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包括:(3.1)将滤渣与水按照1:(4~10)的重量比混合,煮沸提取0.5~2h,滤过,得到第四滤液;(3.2)将第四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冷却即得到第二滤液。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5)包括:(5.1)将第一滤液和第三滤液合并,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1.5的混合稠膏;(5.2)将混合稠膏在70℃以下进行减压真空干燥,并粉碎,得到混合浸膏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包括:(1.1)将枸杞子采用60~80%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得到滤液;(1.2)将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4,得到枸杞子稠膏;(1.3)将枸杞子稠膏在70℃以下进行减压真空干燥,并粉碎,即得到枸杞子浸膏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2)包括:(2.1)将菟丝子粉碎,并过60~100目筛,取菟丝子筛下物;(2.2)将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分别粉碎,并过40目筛,取筛下物与菟丝子筛下物混合,得到混合料;(2.3)将混合料采用70~80%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得到第一滤液和滤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混悬剂为大豆油、椰子油与蜂蜡的混合物,且大豆油:椰子油:蜂蜡=(1~3):(3~2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辅料选用明胶和/或甘油。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五子衍宗软胶囊,其采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将枸杞子采用浓度为60~80%的乙醇进行提取,其可有效地保留枸杞子中的多糖、黄酮类及生物碱类物质,提升了枸杞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2.本专利技术将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及南五味子四味中药,采用醇提、水提醇沉的工艺进行提取,这种工艺可有效提高黄酮类、生物碱、木脂素等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也能够避免提取物中含有过多的杂质,造成服用量的增加。本专利技术中的五子衍宗软胶囊,每粒重0.55~0.65g,每次服用3粒,每日服用9粒。3.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软胶囊剂的剂型,其崩解时间短,服用方便,疗效更好。4.本专利技术中的五子衍宗软胶囊,可采用全自动工艺进行生产,其质量可控性高,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五子衍宗软胶囊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的五子衍宗软胶囊由药剂、悬浮剂和辅料组成。其中,每1000粒五子衍宗软胶囊药剂所采用的原料药量为:枸杞子320~380g,菟丝子(炒)320~380g,覆盆子160~190g,车前子(盐炒)80~95g,南五味子(蒸)40~48g。优选的,每1000粒五子衍宗胶囊药所采用的原料药量为:枸杞子340~376g,菟丝子(炒)340~376g,覆盆子175~188g,车前子(盐炒)85~94g,南五味子(蒸)42.5~47g。其中,混悬剂用于使原料药稳定地悬浮在软胶囊的药液中。具体的,混悬剂可选用微粉硅胶、吐温系列、甘油、甲基纤维素水溶液、淀粉水溶液、椰子油、大豆油、蜂蜡等;优选的,选用大豆油、椰子油和蜂蜡,且大豆油:椰子油:蜂蜡=(1~3):(3~20):(1~3)。胶液辅料用于形成胶壳。具体的,辅料可选用明胶、甘油、甘露糖醇、麦芽糖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五子衍宗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枸杞子采用60~80%的乙醇提取至少一次,得到滤液;将滤液浓缩、干燥后得到枸杞子浸膏粉;具体的,S1包括:S11:将枸杞子采用60~80%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得到滤液;具体的,枸杞子是本处方中的君药之一,提升其提取效率对提升处方疗效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研究发现,枸杞子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枸杞子多糖、黄酮类及生物碱类物质;其中,多糖类物质极性较强,在浓度为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子衍宗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将枸杞子采用60~80%的乙醇提取至少一次,得到滤液;将滤液浓缩、干燥后得到枸杞子浸膏粉;/n(2)将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采用60~80%的乙醇提取至少一次,得到第一滤液和滤渣;/n(3)将所述滤渣采用水提至少一次,得到第二滤液;/n(4)在所述第二滤液中加入乙醇,使第二滤液中乙醇含量达50%~70%,静置后过滤得到第三滤液;/n(5)将第一滤液和第三滤液合并,并经浓缩、干燥后得到混合浸膏粉;/n(6)将所述枸杞子浸膏粉和混合浸膏粉加入混悬剂中,并搅拌、脱气后得到药液;将所述药液与胶液辅料共同成型得到五子衍宗软胶囊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子衍宗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枸杞子采用60~80%的乙醇提取至少一次,得到滤液;将滤液浓缩、干燥后得到枸杞子浸膏粉;
(2)将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采用60~80%的乙醇提取至少一次,得到第一滤液和滤渣;
(3)将所述滤渣采用水提至少一次,得到第二滤液;
(4)在所述第二滤液中加入乙醇,使第二滤液中乙醇含量达50%~70%,静置后过滤得到第三滤液;
(5)将第一滤液和第三滤液合并,并经浓缩、干燥后得到混合浸膏粉;
(6)将所述枸杞子浸膏粉和混合浸膏粉加入混悬剂中,并搅拌、脱气后得到药液;将所述药液与胶液辅料共同成型得到五子衍宗软胶囊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子衍宗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枸杞子的重量与乙醇的体积之比为1:(1.5~5);采用加热回流法进行提取;
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0~7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子衍宗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混合料的重量与乙醇的体积之比为1:(2~5),采用渗漉法或加热回流法进行提取;
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8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子衍宗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
(3.1)将滤渣与水按照1:(4~10)的重量比混合,煮沸提取0.5~2h,滤过,得到第四滤液;
(3.2)将第四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冷却即得到第二滤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锦峰孟召光窦荣霞王俊付虎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手心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