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挤压功能的汽车ECU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973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挤压功能的汽车ECU保护壳,包括保护壳本体,所述保护壳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片,所述保护壳本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内螺纹环,所述内螺纹环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对位圈,所述内螺纹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该具有抗挤压功能的汽车ECU保护壳,通过同时对多个旋纽转动,带动螺纹杆在内螺纹环内转动,即可使螺纹杆在内螺纹环内转入或转出,从而使防护面壳板、吸能柱、支撑斜条和接触衬板固定在保护壳本体顶面或拆出,从而达到了对保护壳外部进行防护的效果,实现了保障壳体本身抗压能力的目标,使用起来稳定性更好,且便于安装和拆卸,维护检修起来更加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挤压功能的汽车ECU保护壳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挤压功能的汽车ECU保护壳。
技术介绍
ECU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从用途上讲则是汽车专用微机控制器,它和普通的电脑一样,由微处理器(MC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模数转换器(A/D)以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用一句简单的话来形容就是“ECU就是汽车的大脑”;而ECU保护壳顾名思义就是ECU电子控制单元的罩壳,是保护ECU电子控制单元和封装的重要配件。目前市场上的汽车ECU保护壳大多为单层壳板状结构,缺乏吸能缓冲结构,使得壳体本身的抗挤压能力较差,难以在受压时提供稳定的保障,使用起来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抗挤压功能的汽车ECU保护壳,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汽车ECU保护壳大多为单层壳板状结构,缺乏吸能缓冲结构,使得壳体本身的抗挤压能力较差,难以在受压时提供稳定的保障,使用起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挤压功能的汽车ECU保护壳,包括保护壳本体,所述保护壳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片,所述保护壳本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内螺纹环,所述内螺纹环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对位圈,所述内螺纹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对位纽,所述螺纹杆的上表面套接有轴承,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底端粘接有紧固垫圈,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纽,所述连接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面壳板,所述防护面壳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吸能柱和支撑斜条,且支撑斜条连接在吸能柱的侧面,所述吸能柱和支撑斜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接触衬板。优选的,所述接触衬板的底面粘接有紧固触垫,且接触衬板的底面通过紧固触垫与保护壳本体的顶面相搭接。优选的,所述紧固垫圈和紧固触垫均采用氟橡胶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对位圈的顶部圈壁厚度小于其底部圈壁厚度。优选的,所述对位纽为半球状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片和内螺纹环的数量均为四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抗挤压功能的汽车ECU保护壳,通过同时对多个旋纽转动,带动螺纹杆在内螺纹环内转动,即可使螺纹杆在内螺纹环内转入或转出,从而使防护面壳板、吸能柱、支撑斜条和接触衬板固定在保护壳本体顶面或拆出,从而达到了对保护壳外部进行防护的效果,实现了保障壳体本身抗压能力的目标,使用起来稳定性更好,且便于安装和拆卸,维护检修起来更加灵活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A处结构正剖图;图3为本技术保护壳本体结构俯视图。图中:1保护壳本体、2安装板片、3支撑片、4内螺纹环、5对位圈、6螺纹杆、7对位纽、8轴承、9连接环、10紧固垫圈、11旋纽、12防护面壳板、13吸能柱、14支撑斜条、15接触衬板、16紧固触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具有抗挤压功能的汽车ECU保护壳,包括保护壳本体1,保护壳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片2,保护壳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片3,支撑片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内螺纹环4,支撑片3和内螺纹环4的数量均为四个,内螺纹环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对位圈5,对位圈5的顶部圈壁厚度小于其底部圈壁厚度,内螺纹环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对位纽7,对位纽7为半球状结构,螺纹杆6的上表面套接有轴承8,螺纹杆6通过轴承8转动连接有连接环9,连接环9的底端粘接有紧固垫圈10,螺纹杆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纽11,连接环9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面壳板12,防护面壳板1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吸能柱13和支撑斜条14,且支撑斜条14连接在吸能柱13的侧面,吸能柱13和支撑斜条1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接触衬板15,通过同时对多个旋纽11转动,带动螺纹杆6在内螺纹环4内转动,即可使螺纹杆6在内螺纹环4内转入或转出,从而使防护面壳板12、吸能柱13、支撑斜条14和接触衬板15固定在保护壳本体1顶面或拆出,从而达到了对保护壳外部进行防护的效果,实现了保障壳体本身抗压能力的目标,使用起来稳定性更好,且便于安装和拆卸,维护检修起来更加灵活方便。实施例2:实施例2:一种具有抗挤压功能的汽车ECU保护壳,包括保护壳本体1,保护壳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片2,保护壳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片3,支撑片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内螺纹环4,支撑片3和内螺纹环4的数量均为四个,内螺纹环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对位圈5,对位圈5的顶部圈壁厚度小于其底部圈壁厚度,内螺纹环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对位纽7,对位纽7为半球状结构,螺纹杆6的上表面套接有轴承8,螺纹杆6通过轴承8转动连接有连接环9,连接环9的底端粘接有紧固垫圈10,螺纹杆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纽11,连接环9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面壳板12,防护面壳板1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吸能柱13和支撑斜条14,且支撑斜条14连接在吸能柱13的侧面,吸能柱13和支撑斜条1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接触衬板15,通过同时对多个旋纽11转动,带动螺纹杆6在内螺纹环4内转动,即可使螺纹杆6在内螺纹环4内转入或转出,从而使防护面壳板12、吸能柱13、支撑斜条14和接触衬板15固定在保护壳本体1顶面或拆出,从而达到了对保护壳外部进行防护的效果,实现了保障壳体本身抗压能力的目标,使用起来稳定性更好,且便于安装和拆卸,维护检修起来更加灵活方便,接触衬板15的底面粘接有紧固触垫16,且接触衬板15的底面通过紧固触垫16与保护壳本体1的顶面相搭接,紧固垫圈10和紧固触垫16均采用氟橡胶材质制成。综上所述,该具有抗挤压功能的汽车ECU保护壳,通过同时对多个旋纽11转动,带动螺纹杆6在内螺纹环4内转动,即可使螺纹杆6在内螺纹环4内转入或转出,从而使防护面壳板12、吸能柱13、支撑斜条14和接触衬板15固定在保护壳本体1顶面或拆出,从而达到了对保护壳外部进行防护的效果,实现了保障壳体本身抗压能力的目标,使用起来稳定性更好,且便于安装和拆卸,维护检修起来更加灵活方便,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汽车ECU保护壳大多为单层壳板状结构,缺乏吸能缓冲结构,使得壳体本身的抗挤压能力较差,难以在受压时提供稳定的保障,使用起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挤压功能的汽车ECU保护壳,包括保护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片(2),所述保护壳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片(3),所述支撑片(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内螺纹环(4),所述内螺纹环(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对位圈(5),所述内螺纹环(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对位纽(7),所述螺纹杆(6)的上表面套接有轴承(8),所述螺纹杆(6)通过轴承(8)转动连接有连接环(9),所述连接环(9)的底端粘接有紧固垫圈(10),所述螺纹杆(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纽(11),所述连接环(9)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面壳板(12),所述防护面壳板(1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吸能柱(13)和支撑斜条(14),且支撑斜条(14)连接在吸能柱(13)的侧面,所述吸能柱(13)和支撑斜条(1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接触衬板(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挤压功能的汽车ECU保护壳,包括保护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片(2),所述保护壳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片(3),所述支撑片(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内螺纹环(4),所述内螺纹环(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对位圈(5),所述内螺纹环(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对位纽(7),所述螺纹杆(6)的上表面套接有轴承(8),所述螺纹杆(6)通过轴承(8)转动连接有连接环(9),所述连接环(9)的底端粘接有紧固垫圈(10),所述螺纹杆(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纽(11),所述连接环(9)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面壳板(12),所述防护面壳板(1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吸能柱(13)和支撑斜条(14),且支撑斜条(14)连接在吸能柱(13)的侧面,所述吸能柱(13)和支撑斜条(1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接触衬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航坤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