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及锂离子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78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包括固定连接的电芯定位部和端板部,电芯定位部中设置有电芯定位通孔,端板部中设置有与电芯定位通孔一一对应且相对的跨接通孔,跨接通孔的孔径小于电芯定位通孔的孔径,端板部的表面设置有连通跨接通孔的泄压凹槽,端板部的侧面设置有与泄压凹槽相通的泄压缺口或者泄压孔。该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中的泄压凹槽与泄压缺口或者泄压孔组合成泄压通道,热失控时电芯正极的射流可经由泄压通道及时排出,降低热失控电芯的爆炸几率,进而减弱对电池包中相邻电芯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的锂离子电池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及锂离子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及锂离子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热失控是锂离子动力电池最严重的安全事故。电池在内短路、过充和加热等滥用条件下存在热失控风险。圆柱电芯18650为例,热失控会引发电芯内部一系列的放热反应,导致电芯温度升高,高温又进一步加速放热反应的进行,导致电芯中产生大量的气体,电芯内部瞬间压力大,最终破坏电芯正极的防爆阀,导致电池正极发生气体射流。现有技术中的电芯支架CN207852771U中所述的,包括壳体,开设于壳体上的用于装入电芯的通孔。通孔一端的孔口略大于与电芯的端面直径,另一端孔口位于壳体端面上。电芯支架与电芯以及汇流排装配结构中,汇流排与壳体端面相贴合,汇流排上的电极连接部伸入位于壳体端面的通孔孔口中,与电芯的电极焊接连接。上述电池模组组装件的缺陷在于:汇流排与壳体端面面接触贴合紧密,电芯正极射流无泄压通道及时排出,增加电芯爆炸的几率,从而影响到相邻电芯甚至整个电池包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泄压凹槽和泄压缺口或者泄压孔组合成泄压通道,提高电池使用安全系数。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包括固定连接的电芯定位部和端板部,所述电芯定位部中设置有电芯定位通孔,所述端板部中设置有与所述电芯定位通孔一一对应且相对的跨接通孔,所述跨接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电芯定位通孔的孔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部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泄压凹槽相通的泄压缺口或者泄压孔,所述泄压缺口或者泄压孔与所述跨接通孔之间连通设置有泄压凹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芯定位部和端板部一体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芯定位通孔和所述跨接通孔均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泄压凹槽沿所述矩形阵列的行和/或列方向设置。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位于同一行中且相邻的两跨接通孔通过沿行方向的泄压凹槽相通,位于同一行中两端的跨接通孔通过沿行方向的泄压凹槽与泄压缺口或泄压孔相通。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泄压凹槽沿所述同一行中跨接通孔的中心点连线及其延长线设置。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泄压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端板部的板厚相等。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芯定位通孔和所述跨接通孔同心设置。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端板部的外缘设置有围挡,所述端板部和围挡组合形成容纳汇流排的凹陷部。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围挡中设置有围挡缺口,所述围挡缺口与所述泄压缺口或者泄压孔贯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为上述的电芯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电芯定位通孔相配合的电芯,所述端板部的表面设置有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的电极连接部和/或电芯正极穿设于所述跨接通孔中。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的端板部表面设置有连通跨接通孔的泄压凹槽,且泄压凹槽与端板部侧面的泄压缺口或泄压孔相通,泄压凹槽与泄压缺口或者泄压孔组合成泄压通道,模组中泄压通道位于汇流排和端板部表面之间,热失控时电芯正极的射流可经由泄压通道及时排出,降低热失控电芯的爆炸几率,进而减弱对电池包中相邻电芯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电芯支架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电芯支架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4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4锂离子电池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芯定位部;11、电芯定位通孔;2、端板部;21、跨接通孔;22、泄压缺口;23、泄压凹槽;24、连接槽;3、围挡;4、电芯;5、汇流排;51、电极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电芯定位部和端板部电芯定位部中设置电芯定位通孔,端板部设置跨接通孔,跨接通孔与电芯定位通孔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常用的电芯定位部和端板部为一体成型件,通常的,圆柱典型的电芯定位通孔和跨接通孔同心设置。电池模组中电芯的端面外缘与端板部相顶压,电芯的正极和/或汇流排的电极连接部穿设在跨接通孔中。泄压凹槽泄压凹槽分布的基本要求是连通跨接通孔和泄压缺口或者泄压凹槽。进一步的,泄压凹槽、跨接通孔和泄压缺口的数量可一一对应,也可以一个泄压缺口通过泄压凹槽连通多个泄压缺口。对于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跨接通孔,泄压凹槽的分布可以为行方向、列方向,或者与行方向或者列方向存在夹角的倾斜方向(例如对角线方向);对于呈多边形环状围合的跨接通孔,跨接通孔、泄压凹槽和泄压缺口可一一对应设置,也可在跨接通孔之间设置多个泄压凹槽,适当减少泄压缺口的数量。泄压缺口的数量过多会影响支架的强度。优选的,对于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跨接通孔,为了缩短跨接孔之间的泄压凹槽长度,即确保射流通过尽量短的路径排出模组。优选的,泄压凹槽沿同一行中跨接通孔的中心点连线及其延长线设置,端板部表面的若干跨接通孔由沿行方向的泄压凹槽串联。电芯支架的螺栓通孔设置于跨接通孔和电芯定位通孔之间,并与电芯定位通孔的轴向一致,上述的泄压凹槽串联方式也可避免出现螺栓等模组支架连接件阻断泄压凹槽的问题。实际生产中,泄压凹槽和泄压缺口通常也为一体成型制得。泄压凹槽的槽深由于电池模组中电芯的端面外缘与端板部相顶压,因此在确保端板部与电芯定位部连接件强度的前提下,泄压凹槽的槽深趋大控制,优选的,泄压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端板部的板厚相等,即泄压凹槽在跨接通孔外缘的端板部板面上形成豁口,该豁口延伸至电芯定位部与端板部连接的端面上。围挡围挡的作用是与端板部形成容纳汇流排的凹陷部,已知技术中,上述凹陷部还用于容纳绝缘板、防射流板等元件。围挡缺口与泄压缺口或者泄压孔贯通,便与电芯支架的依次成型。电池模组中的电芯支架模组中电芯正极朝向一致,则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包含一个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该电芯支架装配于电芯的正极;模组中电芯的正负极朝向不一致,则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实施例1如图1-3所示,实施例1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包括固定连接的电芯定位部1和端板部2,电芯定位部1中设置有电芯定位通孔11,端板部2中设置有与电芯定位通孔11一一对应且相对的跨接通孔21,跨接通孔21的孔径小于电芯定位通孔11的孔径,端板部2的侧面设置有与泄压凹槽相通的泄压缺口22,泄压缺口22与跨接通孔21之间连通设置有泄压凹槽23。...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包括固定连接的电芯定位部和端板部,所述电芯定位部中设置有电芯定位通孔,所述端板部中设置有与所述电芯定位通孔一一对应且相对的跨接通孔,所述跨接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电芯定位通孔的孔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部的侧面设置有与泄压凹槽相通的泄压缺口或者泄压孔,所述泄压缺口或者泄压孔与所述跨接通孔之间连通设置有泄压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包括固定连接的电芯定位部和端板部,所述电芯定位部中设置有电芯定位通孔,所述端板部中设置有与所述电芯定位通孔一一对应且相对的跨接通孔,所述跨接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电芯定位通孔的孔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部的侧面设置有与泄压凹槽相通的泄压缺口或者泄压孔,所述泄压缺口或者泄压孔与所述跨接通孔之间连通设置有泄压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定位部和端板部一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定位通孔和所述跨接通孔均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泄压凹槽沿所述矩形阵列的行和/或列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泄压通道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行中且相邻的两跨接通孔通过沿行方向的泄压凹槽相通,位于同一行中两端的跨接通孔通过沿行方向的泄压凹槽与泄压缺口或泄压孔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有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俊王勒言薛鹏薛从文
申请(专利权)人: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