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式电池的防爆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035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扣式电池的防爆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中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具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上壳盖和下壳体至少有一个上设有贯穿孔,所述上壳盖和或下壳体内表面位于贯穿孔处贴设有一层用于遮盖贯穿孔的金属箔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上述结构可以在扣式电池内压过大时进行泄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扣式电池的防爆孔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扣式电池的防爆孔结构。
技术介绍
:纽扣电池(buttoncell)也称扣式电池,是指外形尺寸象一颗小纽扣的电池,一般来说直径较大,厚度较薄(相对于柱状电池如市场上的5号AA等电池),纽扣电池是从外形上来对电池来分,同等对应的电池分类有柱状电池、方形电池、异形电池等。扣式电池中的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有叠层式和卷绕式的,不论是叠层式和卷绕式的扣式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均可能存在爆炸事故,从而对人身、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目前还没有有效预防上述事故发生的办法和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扣式电池的防爆孔结构,该扣式电池的防爆孔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本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是:本技术扣式电池的防爆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中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具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扣式电池的防爆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中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具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上壳盖和下壳体至少有一个上设有贯穿孔,所述上壳盖和或下壳体内表面位于贯穿孔处贴设有一层用于遮盖贯穿孔的金属箔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式电池的防爆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中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具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上壳盖和下壳体至少有一个上设有贯穿孔,所述上壳盖和或下壳体内表面位于贯穿孔处贴设有一层用于遮盖贯穿孔的金属箔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扣式电池的防爆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盖和或下壳体外表面位于贯穿孔处贴设有一层用于遮盖贯穿孔的易撕开防护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扣式电池的防爆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层的厚度为5-5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扣式电池的防爆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孔径为2-9毫米,金属箔层为圆形,其直径为5-12毫米。


5.一种扣式电池的防爆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中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飞吴建平周开礼吴永文王雁斌尚海东谢钦钦吴荣鑫苏墩厚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万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