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南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教学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71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教学模型,包括设置在模型底座上的心脏模块和设置在心脏模块内的隔部模块,右心房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右心耳,左心房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左心耳,右心房与上腔静脉相连接,右心房与下腔静脉相连接,右心室通与可拆卸的肺动脉一端相连接,肺动脉的另一端与肺静脉的一端相连接,左心房与肺静脉的另一端相连接,左心室与可拆卸的主动脉一端相连接,隔部模块可拆卸的设置在左心房与所述右心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合理,组装灵活,通过巧妙的构造心脏模型,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模型很好的掌握心脏构造,并且能够灵活的模拟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实际场景,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教学模型
本技术属于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教学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教学模型。
技术介绍
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左、右心房之间残留未闭引起,多因房间隔的发生、吸收、融合异常导致,其发生主要由遗传和环境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所致。目前在心脏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通常会用到心脏模型,但现有的心脏模型通常只是一个固体模型,且在临床及教学中使用的心脏模型为正常的心脏模型,由于心脏模型都是固定的形态,对于患病的心脏却没有相应的模型,全靠图片想象立体结构,理解比较困难,不利于医护人员及学生理解。另外未涉及心脏胚胎发育模型,教学过程中无法清晰地展示房间隔缺损胚胎发育的过程,同时也不能清晰地展示房间隔缺损各个部分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教学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教学模型。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教学模型,包括设置在模型底座上的心脏模块和设置在所述心脏模块内的隔部模块,所述心脏模块外部连接有冠状动脉和心脏静脉,所述心脏模块包括左部心脏单元、右部心脏单元,所述右部心脏单元包括右心房、右心室、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肺动脉,所述右心房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右心耳,拆下右心耳用于展示所述右部心脏单元的内部结构,所述左部心脏单元包括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主动脉,所述左心房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左心耳,拆下左心耳用于展示所述左部心脏单元的内部结构,所述右心房通过上腔静脉口与所述上腔静脉相连接,所述右心房通过下腔静脉口与所述下腔静脉相连接,所述右心室通过肺动脉口与可拆卸的所述肺动脉一端相连接,所述左心房通过肺静脉口与所述肺静脉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左心室通过主动脉口与可拆卸的所述主动脉相连接,所述隔部模块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左心房与所述右心房之间。作为优选地,连接所述右心室与所述右心房的所述右房室口上设有单向开合的三尖瓣,所述三尖瓣限制所述右心房向所述右心室导入血液,连接所述右心室与所述肺动脉的所述肺动脉口上设有肺动脉瓣,连接所述左心室与所述左心房的所述左房室口上设有单向开合的二尖瓣,所述二尖瓣膜限制所述左心房向所述左心室导入血液,连接所述左心室与所述主动脉的所述主动脉口上设有主动脉瓣。作为优选地,所述右心耳与所述右心房采用卡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所述左心耳与所述左心房采用卡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所述肺动脉的一端与所述右心室上的肺动脉口螺纹连接,所述主动脉的一端与所述左心室上的主动脉口螺纹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隔部模块包括具有弹力的薄膜状原发隔和继发隔,所述左心房与所述右心房相连部上开设有隔头端孔,所述原发隔和所述继发隔可先后从隔头端孔插入,两隔完全插入后互相贴合。作为优选地,所述隔头端孔包括由前上向后下的第一隔头端孔和由后上向前下的第二隔头端孔,所述原发隔由前上向后下方向插入第一隔头端孔,所述继发隔由后上向前下方向插入第二隔头端孔。作为优选地,所述原发隔下方设有可拆拼原发孔,所述原发隔上方设有可拆拼继发孔,继发孔包括可拆卸的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小孔和一个包绕在小孔外围的大孔。作为优选地,所述继发隔后下部设有卵圆形的可拆拼卵圆孔,所述原发隔与所述继发隔相互遮盖另一隔上的孔,所述继发隔从右侧遮盖继发孔,所述原发隔从左侧遮盖卵圆孔。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新型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教学模型,通过底座支撑心脏模块,通过拆开左心耳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左部心脏单元的内部构造,通过拆开右心耳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右部心脏单元的内部构造,便于教师讲解心脏的血液循环路径,而且有利于学生深刻的理解;在左心耳和右心耳拆开的情况下,通过灵活的组装原发隔和继发隔,能够清楚的模拟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原理,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技术的教学模型构造合理,组装灵活,通过巧妙的构造心脏模型,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模型很好的掌握心脏构造,并且能够灵活的模拟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实际场景,有利于学生直观的认知心脏及其相关病理,留下深刻的学习认知;本技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房间隔胚胎发育过和及房间隔缺损类型,不断增强学生个人理解能力,促进专业内容的学习,特别是影像诊断、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等临床工作,提高教学效果,亦可演示给患者,加强医患沟通,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教学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教学模型的打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教学模型的原发隔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教学模型的继发隔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心脏模块,11:左部心脏单元,111:左心房,112:左心室,113:肺静脉,114:主动脉,115:左心耳,116:二尖瓣,117:主动脉瓣,118:隔头端孔,12:右部心脏单元,121:右心房,122:右心室,123:上腔静脉,124:下腔静脉,125:肺动脉,126:右心耳,127:三尖瓣,128:肺动脉瓣,2:隔部模块,21:原发隔,211:继发孔,212:原发孔,22:继发隔,221:卵圆孔,3:模型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附图1-4所示,一种新型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教学模型,包括设置在模型底座3上的心脏模块1和设置在心脏模块1内的隔部模块2,心脏模块1外部连接有冠状动脉和心脏静脉,心脏模块1包括左部心脏单元11、右部心脏单元12,右部心脏单元12包括右心房121、右心室122、上腔静脉123、下腔静脉124、肺动脉125,右心房121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右心耳126,拆下右心耳126用于展示右部心脏单元12的内部结构,左部心脏单元11包括左心房111、左心室112、肺静脉113、主动脉114,左心房111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左心耳115,拆下左心耳115用于展示左部心脏单元11的内部结构,右心房121通过上腔静脉123口与上腔静脉123相连接,右心房121通过下腔静脉124口与下腔静脉124相连接,右心室122通过肺动脉口与可拆卸的肺动脉125一端相连接,左心房111通过肺静脉口与四支肺静脉113的另一端相连接,左心室112通过主动脉口与可拆卸的主动脉114相连接,隔部模块2可拆卸的设置在左心房111与右心房121之间。通过底座支撑心脏模块1,保证心脏模型的稳定性;附图1中为了能够充分展示左部心脏单元11和右部心脏单元12的内部构造将左心耳115和右心耳126的结构放大,实际中左心耳115位于左部心脏单元11的斜上方、右心耳126位于右部心脏单元12的斜上方,学生通过拆开左心耳115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左部心脏单元11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模型底座上的心脏模块和设置在所述心脏模块内的隔部模块,所述心脏模块包括左部心脏单元、右部心脏单元,所述右部心脏单元包括右心房、右心室、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肺动脉,所述右心房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右心耳,拆下右心耳用于展示所述右部心脏单元的内部结构,所述左部心脏单元包括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主动脉,所述左心房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左心耳,拆下左心耳用于展示所述左部心脏单元的内部结构,所述右心房通过上腔静脉口与所述上腔静脉相连接,所述右心房通过下腔静脉口与所述下腔静脉相连接,所述右心室通过肺动脉口与可拆卸的所述肺动脉一端相连接,所述左心房通过肺静脉口与所述肺静脉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左心室通过主动脉口与可拆卸的所述主动脉一端相连接,所述隔部模块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左心房与所述右心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模型底座上的心脏模块和设置在所述心脏模块内的隔部模块,所述心脏模块包括左部心脏单元、右部心脏单元,所述右部心脏单元包括右心房、右心室、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肺动脉,所述右心房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右心耳,拆下右心耳用于展示所述右部心脏单元的内部结构,所述左部心脏单元包括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主动脉,所述左心房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左心耳,拆下左心耳用于展示所述左部心脏单元的内部结构,所述右心房通过上腔静脉口与所述上腔静脉相连接,所述右心房通过下腔静脉口与所述下腔静脉相连接,所述右心室通过肺动脉口与可拆卸的所述肺动脉一端相连接,所述左心房通过肺静脉口与所述肺静脉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左心室通过主动脉口与可拆卸的所述主动脉一端相连接,所述隔部模块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左心房与所述右心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心室与所述右心房之间设置有连接彼此的右房室口,右房室口上设置有单向开合的三尖瓣,连接所述右心室与所述肺动脉的所述肺动脉口上设有肺动脉瓣,所述左心室与所述左心房之间设置有连接彼此的左房室口,左房室口上设置有单向开合的二尖瓣,连接所述左心室与所述主动脉的所述主动脉口上设有主动脉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心脏病房间隔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红缨罗鹏李欢蒋岚琳丰蕊龙敏峰
申请(专利权)人:湘南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