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净化模型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713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液净化模型人,在右锁骨下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右股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以及动两个静脉吻合内瘘接口上均套装有外端封堵头,在仿真模型人本体内对应自动恒压微型水泵的位置安装有控制器,在仿真模型人本体外侧对应控制器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操作板,在仿真模型人本体的头部内固定安装有扬声器,扬声器和自动恒压微型水泵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控制操作板电性连接;实现了全面了解和掌握血液净化的整体流程,最终能够让操作者具备应对血液净化循环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净化模型人
本技术涉及医疗教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净化模型人。
技术介绍
血液净化是指利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过一定装置清除体内某些代谢废物或有毒物质,再将血液引回体内的过程。血液净化现有技术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及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等。目前,在血液净化的临床实践中,医学院校教师、医学院校学生或者实习医生、实习护士等血液净化从业人员在临床教学示教及学员实践技能操作中的现状为:均是针对真实病人情况进行实践技能操作的,需要在真实病患身上进行演示,并且外部血液净化设备的演示必须依托病人实体进行操作,没有专门用于血液净化的模型人和设备。上述现状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集中体现在:首先,只针对外部血液净化设备的演示存在片面性,技能训练人员只能掌握外部血液净化设备的操作流程,并不能直观的观测到血液净化的整体循环治疗过程,对于后期在实践中的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血液净化的整体流程,不能应对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其次,在实体病患身上进行操作和演示,容易使病患产生恐惧心理,并且需要得到病患家属的配合和支持,往往在实体病患的演示过程中,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整体的演示过程和演示效果都受到限制,不能全方位的实施演示,同时技能训练人员也没有动手操作的学习机会;再次,传统的血液净化教学或者演示模式,技能训练人员的主动操作性较弱,掌握的多为理论知识,不利于技能训练人员的创新和尝试。综上所述,现有的的教学以及训练现状严重制约着血液净化的创新和发展。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展示全面,主动操作性强,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多样,血液净化教学涵盖面广,有利于创新和尝试,技能模拟逼真,整体直观性强的血液净化模型人,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展示全面,主动操作性强,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多样,血液净化教学涵盖面广,有利于创新和尝试,技能模拟逼真,整体直观性强的血液净化模型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血液净化模型人,包括仿真模型人本体,所述的仿真模型人本体内安装有液体盛放囊,液体盛放囊的左侧连通有模拟动脉管路,模拟动脉管路通过自动恒压微型水泵与模拟静脉管路相连通,模拟静脉管路与液体盛放囊的右侧相连通,在仿真模型人本体的右锁骨位置开设有右锁骨下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在仿真模型人本体的右颈位置开设有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在仿真模型人本体的右腿上方位置开设有右股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在仿真模型人本体的左前臂靠近手腕部位开设有两个动静脉吻合内瘘口,右锁骨下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的内端通过右锁骨下静脉管道与模拟静脉管路相连通,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的内端通过右颈内静脉管道与模拟静脉管路相连通,右股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的内端通过右股静脉管路与模拟静脉管路相连通,其中一个动静脉吻合内瘘接口通过桡动脉管道与模拟动脉管路相连通,另一个动静脉吻合内瘘接口通过头静脉管道与模拟静脉管路相连通,头静脉管道通过动静脉吻合内瘘管道与桡动脉管道相连通,在右锁骨下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右股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以及动两个静脉吻合内瘘接口上均套装有外端封堵头,在仿真模型人本体内对应自动恒压微型水泵的位置安装有控制器,在仿真模型人本体外侧对应控制器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操作板,在仿真模型人本体的头部内固定安装有扬声器,扬声器和自动恒压微型水泵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控制操作板电性连接。所述的液体盛放囊为长条形囊状结构,液体盛放囊的容量为4200毫升至4800毫升,在液体盛放囊的顶面开设有液体加注管,在仿真模型人本体上对应液体加注管的位置开设有孔,液体加注管的上部固定安装在该孔内,液体加注管的外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抗反流医用连接管,模拟动脉管路和模拟静脉管路对称分布在液体盛放囊前端两侧,自动恒压微型水泵的设置位置位于模拟动脉管路和模拟静脉管路与液体盛放囊连接位置的远后端,模拟动脉管路和模拟静脉管路以及液体盛放囊通过自动恒压微型水泵形成一个闭路循环。所述的右锁骨下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右股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以及两个动静脉吻合内瘘接口均为圆管状结构,在仿真模型人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五个接口的接口安装孔,右锁骨下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右股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以及两个动静脉吻合内瘘接口分别通过粘贴的方式安装在五个接口安装孔内,在右锁骨下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右股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以及两个动静脉吻合内瘘接口的外端内壁均设置有外端封堵头内螺纹层,所述的外端封堵头包括外端封堵头限位管,外端封堵头限位管的内端与外端封堵头连接管固定连接,外端封堵头限位管的外端与外端封堵头肝素帽头固定连接,在外端封堵头连接管的外端设置有与该外端封堵头内螺纹层相配合的外端封堵头外螺纹层。所述的仿真模型人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开合连接片,开合连接片的形状为弧形片状结构,开合连接片的一侧与仿真模型人本体为一体结构,开合连接片的另一侧通过拉链牙连接体与仿真模型人本体相连接,在拉链牙连接体上安装有拉头,开合连接片的宽度不小于液体盛放囊的宽度,在仿真模型人本体的头部上对应扬声器的安装位置开设有出音孔,所述的控制操作板为两端为弧面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在控制操作板上固定安装有外接电源线、电源开关以及自动恒压微型水泵开关,控制器通过电源开关与外接电源线相连接,自动恒压微型水泵通过自动恒压微型水泵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动静脉吻合内瘘管道是采用金属制成的U型管状结构,动静脉吻合内瘘管道的一侧延伸至桡动脉管道内3至5厘米处,动静脉吻合内瘘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头静脉管道内3至5厘米处,在动静脉吻合内瘘管道的两端内侧分别开设有两个用于安装两个动静脉吻合内瘘接口的动静脉吻合内瘘接口安装孔,两个动静脉吻合内瘘接口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动静脉吻合内瘘接口安装孔内,动静脉吻合内瘘接口外端延长至仿真模型人本体外侧一厘米位置。所述的右锁骨下静脉管道、右颈内静脉管道以及右股静脉管路上均安装有非接触式超声波流量传感器,三个非接触式超声波流量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三个非接触式超声波流量传感器均采用德国型号为SONOFLOECO55的非接触式超声波流量传感器。所述的液体加注管的外端固定安装有加强连接环,该加强连接环的内侧与液体加注管的外壁为一体结构,液体加注管的底部与液体盛放囊相连通,液体加注管的内壁开设有抗反流医用连接管内螺纹层,所述的抗反流医用连接管包括抗反流连接主管道,抗反流连接主管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体加注管连接头,抗反流连接主管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抗反流连接延长管,抗反流连接延长管的一端连接有抗反流接头,在液体加注管连接头上设置有与该抗反流医用连接管内螺纹层相配合的抗反流医用连接管外螺纹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净化模型人,包括仿真模型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真模型人本体(1)内安装有液体盛放囊(3),液体盛放囊(3)的左侧连通有模拟动脉管路(4),模拟动脉管路(4)通过自动恒压微型水泵(5)与模拟静脉管路(6)相连通,模拟静脉管路(6)与液体盛放囊(3)的右侧相连通,在仿真模型人本体(1)的右锁骨位置开设有右锁骨下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8),在仿真模型人本体(1)的右颈位置开设有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9),在仿真模型人本体(1)的右腿上方位置开设有右股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10),在仿真模型人本体(1)的左前臂靠近手腕部位开设有两个动静脉吻合内瘘口(11),右锁骨下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8)的内端通过右锁骨下静脉管道(12)与模拟静脉管路(6)相连通,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9)的内端通过右颈内静脉管道(13)与模拟静脉管路(6)相连通,右股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10)的内端通过右股静脉管路(14)与模拟静脉管路(6)相连通,其中一个动静脉吻合内瘘口(11)通过桡动脉管道(16)与模拟动脉管路(4)相连通,另一个动静脉吻合内瘘口(11)通过头静脉管道(15)与模拟静脉管路(6)相连通,头静脉管道(15)通过动静脉吻合内瘘管道(17)与桡动脉管道(16)相连通,在右锁骨下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8)、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9)、右股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10)以及动两个动静脉吻合内瘘口(11)上均套装有外端封堵头(20),在仿真模型人本体(1)内对应自动恒压微型水泵(5)的位置安装有控制器(7),在仿真模型人本体(1)外侧对应控制器(7)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操作板(23),在仿真模型人本体(1)的头部内固定安装有扬声器(18),扬声器(18)和自动恒压微型水泵(5)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控制器(7)通过导线与控制操作板(23)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净化模型人,包括仿真模型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真模型人本体(1)内安装有液体盛放囊(3),液体盛放囊(3)的左侧连通有模拟动脉管路(4),模拟动脉管路(4)通过自动恒压微型水泵(5)与模拟静脉管路(6)相连通,模拟静脉管路(6)与液体盛放囊(3)的右侧相连通,在仿真模型人本体(1)的右锁骨位置开设有右锁骨下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8),在仿真模型人本体(1)的右颈位置开设有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9),在仿真模型人本体(1)的右腿上方位置开设有右股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10),在仿真模型人本体(1)的左前臂靠近手腕部位开设有两个动静脉吻合内瘘口(11),右锁骨下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8)的内端通过右锁骨下静脉管道(12)与模拟静脉管路(6)相连通,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9)的内端通过右颈内静脉管道(13)与模拟静脉管路(6)相连通,右股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10)的内端通过右股静脉管路(14)与模拟静脉管路(6)相连通,其中一个动静脉吻合内瘘口(11)通过桡动脉管道(16)与模拟动脉管路(4)相连通,另一个动静脉吻合内瘘口(11)通过头静脉管道(15)与模拟静脉管路(6)相连通,头静脉管道(15)通过动静脉吻合内瘘管道(17)与桡动脉管道(16)相连通,在右锁骨下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8)、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9)、右股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10)以及动两个动静脉吻合内瘘口(11)上均套装有外端封堵头(20),在仿真模型人本体(1)内对应自动恒压微型水泵(5)的位置安装有控制器(7),在仿真模型人本体(1)外侧对应控制器(7)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操作板(23),在仿真模型人本体(1)的头部内固定安装有扬声器(18),扬声器(18)和自动恒压微型水泵(5)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控制器(7)通过导线与控制操作板(23)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模型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盛放囊(3)为长条形囊状结构,液体盛放囊(3)的容量为4200毫升至4800毫升,在液体盛放囊(3)的顶面开设有液体加注管(2),在仿真模型人本体(1)上对应液体加注管(2)的位置开设有孔,液体加注管(2)的上部固定安装在该孔内,液体加注管(2)的外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抗反流医用连接管(19),模拟动脉管路(4)和模拟静脉管路(6)对称分布在液体盛放囊(3)前端两侧,自动恒压微型水泵(5)的设置位置位于模拟动脉管路(4)和模拟静脉管路(6)与液体盛放囊(3)连接位置的远后端,模拟动脉管路(4)和模拟静脉管路(6)以及液体盛放囊(3)通过自动恒压微型水泵(5)形成一个闭路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模型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锁骨下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8)、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9)、右股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10)以及两个动静脉吻合内瘘口(11)均为圆管状结构,在仿真模型人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五个接口的接口安装孔,右锁骨下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8)、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9)、右股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10)以及两个动静脉吻合内瘘口(11)分别通过粘贴的方式安装在五个接口安装孔内,在右锁骨下静脉血液透析导管接口(8)、右颈内静脉血液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