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668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包括垃圾中转站主体,垃圾中转站主体的前侧开设有多个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每一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上安装有自动感应装置,垃圾中转站主体的内部靠近每一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的下方设置有垃圾桶,垃圾中转站主体的前侧还设置有多个多媒体广告屏,垃圾中转站主体的顶部铺设有太阳能板,垃圾中转站主体的内部还设有除臭装置和单片机,单片机与自动感应装置、多媒体广告屏和太阳能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体积小、移动便捷;方便就地处理臭气;通过设置的多个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和多个垃圾桶可以实现垃圾分类投放;有利于提升辖区整体市容环境卫生,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
本技术涉及公共垃圾分类投放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
技术介绍
现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压力过大。虽然垃圾桶摆放的到处可见,垃圾乱投放行为依然随处可见。部分垃圾没有投进垃圾桶,散落的生活垃圾中有各种的有害物质,引起化学反应及发酵后发出臭味,这些臭味中含有氨气、硫化氢及氮氧化物的有害气体。传统的垃圾桶也起不到垃圾分类投放作用,反而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以及给环卫工人的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以实现垃圾分类并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包括垃圾中转站主体,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的前侧开设有多个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每一所述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上安装有自动感应装置,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的内部靠近每一所述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的下方设置有垃圾桶,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的前侧还设置有多个多媒体广告屏,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的顶部铺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的内部还设有除臭装置和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所述自动感应装置、所述多媒体广告屏和所述太阳能板电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中,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为钢结构移动板房,所述钢结构移动板房的房顶为铺有自粘沥青瓦的四面斜坡顶,四周包设有复合彩钢夹芯金属雕花板,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的侧面开设有垃圾桶转运门,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在顶部内壁上安装有照明灯,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的内部底板为不锈钢防滑板,所述不锈钢防滑板的四周设置有排水沟。在本技术提供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中,所述自动感应装置包括自动门、红外感应脚踏开关、红外感应按钮、红外防夹感应头、自动门控制器、电动机械伸缩杆,所述自动门安装在所述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上,所述电动机械伸缩杆连接于所述自动门和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的内部上侧壁之间,所述红外感应脚踏开关设置在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的前侧底部,所述红外感应按钮设置在每一所述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的一侧,所述红外防夹感应头设置在每一所述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的投放口框架上,所述自动门控制器与所述红外感应脚踏开关、所述红外感应按钮、所述红外防夹感应头和所述电动机械伸缩杆电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中,所述除臭装置包括多个喷雾头、制剂运送管道、氨气气体传感器、硫化氢气体传感器和喷雾控制器,所述多个喷雾头安装在所述制剂运送管道上,所述制剂运送管道安装在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内部的后侧墙壁上部,所述喷雾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多个喷雾头、所述氨气气体传感器和所述硫化氢气体传感器。在本技术提供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中,每一所述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的投放口框架上端设有电连接于所述单片机的第一文字显示屏和第二文字显示屏。在本技术提供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中,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外部的后侧墙壁底端设有排水口,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外部的后侧墙壁设有换气窗。在本技术提供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中,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一侧还设有电连接于所述单片机的语音播放装置。在本技术提供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中,每一所述垃圾桶的上方还设置有垃圾高度传感器,所述垃圾高度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单片机。在本技术提供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中,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内部还设有电连接于所述单片机的摄像头和GPS定位器。在本技术提供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中,所述单片机经由远程控制系统连接于云服务器。本技术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垃圾中转站采用优质钢材制作的移动板房作为垃圾中转站主体,体积小、移动便捷;封闭式的设计防止垃圾混合产生有害气体散发和垃圾散落,方便就地处理臭气;通过设置的多个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和多个垃圾桶可以实现垃圾分类投放,有利于提升辖区整体市容环境卫生,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通过喷雾除臭装置可以实现移动板房内部的防尘消毒、杀菌、除臭,就地对垃圾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太阳能板供电系统把电能存储并升压后,供给移动板房内的设备用电,起到了节能环保作用,解决了偏僻区域设备供电难的问题;实现了管理人员远程控制及查看相关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也方便及时保养与维修,实现无人看守互动设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的后剖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的前剖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的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公共空间智能垃中转圾站包括垃圾中转站主体101,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前侧开设有多个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103,每一所述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103上安装有自动感应装置,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内部靠近每一所述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103的下方设置有垃圾桶304,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前侧还设置有多个多媒体广告屏105,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顶部铺设有太阳能板201,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内部还设有除臭装置和单片机301,所述单片机301与所述自动感应装置、所述多媒体广告屏105和所述太阳能板201电连接。具体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为钢结构移动板房,所述钢结构移动板房的房顶为铺有自粘沥青瓦的四面斜坡顶,四周包设有复合彩钢夹芯金属雕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包括垃圾中转站主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前侧开设有多个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103),每一所述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103)上安装有自动感应装置,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内部靠近每一所述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103)的下方设置有垃圾桶(304),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前侧还设置有多个多媒体广告屏(105),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顶部铺设有太阳能板(201),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内部还设有除臭装置和单片机(301),所述单片机(301)与所述自动感应装置、所述多媒体广告屏(105)和所述太阳能板(201)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包括垃圾中转站主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前侧开设有多个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103),每一所述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103)上安装有自动感应装置,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内部靠近每一所述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103)的下方设置有垃圾桶(304),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前侧还设置有多个多媒体广告屏(105),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顶部铺设有太阳能板(201),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内部还设有除臭装置和单片机(301),所述单片机(301)与所述自动感应装置、所述多媒体广告屏(105)和所述太阳能板(20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为钢结构移动板房,所述钢结构移动板房的房顶为铺有自粘沥青瓦的四面斜坡顶,四周包设有复合彩钢夹芯金属雕花板(104),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侧面开设有垃圾桶转运门(408),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在顶部内壁上安装有照明灯(407),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内部底板为不锈钢防滑板(406),所述不锈钢防滑板(406)的四周设置有排水沟(4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共空间智能垃圾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感应装置包括自动门(303)、红外感应脚踏开关(110)、红外感应按钮(109)、红外防夹感应头(108)、自动门控制器(302)、电动机械伸缩杆(307),所述自动门(303)安装在所述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103)上,所述电动机械伸缩杆(307)连接于所述自动门(303)和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内部上侧壁之间,所述红外感应脚踏开关(110)设置在所述垃圾中转站主体(101)的前侧底部,所述红外感应按钮(109)设置在每一所述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103)的一侧,所述红外防夹感应头(108)设置在每一所述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口(103)的投放口框架(102)上,所述自动门控制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炳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韦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