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车封头护板及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660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罐车封头护板及罐车。其中,罐车封头护板,包括:护板本体,护板本体具有沿横向设置的折弯段和主体段,且折弯段的至少一部分与主体段之间具有夹角,折弯段相对主体段靠近罐车的封头;支撑部,支撑部的一端与护板本体连接,支撑部的另一端与封头连接;固定部,固定部的一端与护板本体连接,固定部的另一端与罐车的底架连接;至少一个加强梁,加强梁设置在护板本体远离封头的一侧,且加强梁沿水平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罐车封头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罐车封头护板及罐车
本技术涉及罐车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罐车封头护板及罐车。
技术介绍
罐车的罐体本体通常由封头和中部筒体组焊而成,且封头位于车辆的端部,主要由椭圆形和蝶形两种结构形成。封头与其他装置接触时为点接触,当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时,容易产生严重变形,甚至发生破坏。当罐体本体内部装运酸、碱等具有腐蚀性或其他污染环境的介质,以及罐体本体载重较大、封头壁厚较小时,需要在封头一端安装防护装置,以防止封头受到重击发生破坏,造成安全事故或污染环境。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罐车封头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车封头护板及罐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罐车封头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罐车封头护板,包括:护板本体,护板本体具有沿横向设置的折弯段和主体段,且折弯段的至少一部分与主体段之间具有夹角,折弯段相对主体段靠近罐车的封头;支撑部,支撑部的一端与护板本体连接,支撑部的另一端与封头连接;固定部,固定部的一端与护板本体连接,固定部的另一端与罐车的底架连接;至少一个加强梁,加强梁设置在护板本体远离封头的一侧,且加强梁沿水平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折弯段包括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且主体段设置在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之间。进一步地,第一折弯段远离主体段的一侧具有靠近主体段的第一收缩段;和/或第二折弯段远离主体段的一侧具有靠近主体段的第二收缩段。进一步地,主体段的法线与罐车的长度方向平行。进一步地,折弯段包括:折弯部分,折弯部分的一端与主体段连接;连接部分,折弯部分的另一端与连接部分连接,且连接部分与支撑部连接。进一步地,连接部分与主体段平行;和/或连接部分与折弯部分垂直。进一步地,折弯部分包括顺次连接第一折弯部分和第二折弯部分,且第一折弯部分远离第二折弯部分的一端与主体段连接,第二折弯部分远离第一折弯部分的一端与连接部分连接。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梁,且主体段的两侧至少各设置有一个支撑梁。进一步地,支撑部靠近封头的一端具有连接底板,且连接底板靠近封头的一侧具有凹形弧面;和/或罐车封头护板还包括调整垫板和连接板,且调整垫板和连接板设置在护板本体与支撑部之间,调整垫板相对连接板靠近护板本体;和/或固定部为多个,且多个固定部沿护板本体的一侧间隔设置;和/或加强梁的至少一部分与调整垫板相对设置在护板本体的两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罐车,罐车包括上述的罐车封头护板,罐车封头护板为多个,且罐车的罐体本体的两个封头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罐车封头护板。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罐车封头护板包括护板本体、支撑部和固定部。护板本体具有沿横向设置的折弯段和主体段,且折弯段的至少一部分与主体段之间具有夹角,折弯段相对主体段靠近罐车的封头;支撑部的一端与护板本体连接,支撑部的另一端与封头连接;固定部的一端与护板本体连接,固定部的另一端与罐车的底架连接;至少一个加强梁,加强梁设置在护板本体远离封头的一侧,且加强梁沿水平方向延伸。使用上述结构的罐车封头护板时,由于具有护板本体,所以可以通过护板本体对罐车封头进行有效地保护,从而能够防止罐车封头与除护板本体外的罐车的其他部分产生接触而造成损坏。又由于罐车封头护板还具有支撑部,所以能够通过支撑部保证护板本体与罐车封头之间的稳定性。而通过设置固定部,则可以有效地保证护板本体与罐车之间的稳定性。因此,通过本申请中的罐车封头护板可以有效地对罐车护板进行保护。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罐车封头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罐车封头护板的护板本体的截面图;图4示出了实施例一中的罐车封头护板的护板本体的截面图;图5示出了实施例二中的罐车封头护板的护板本体的截面图;图6示出了实施例三中的罐车封头护板的护板本体的截面图;图7示出了实施例三中的罐车封头护板的护板本体的截面图;图8示出了本申请中的罐车封头护板安装在罐车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护板本体;11、折弯段;111、第一折弯段;1111、第一收缩段;112、第二折弯段;1121、第二收缩段;113、折弯部分;1131、第一折弯部分;1132、第二折弯部分;114、连接部分;12、主体段;20、支撑部;21、支撑梁;22、连接底板;30、固定部;40、调整垫板;50、连接板;60、加强梁。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罐车封头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罐车封头护板及罐车。并且,本申请中的罐车包括下述的罐车封头护板,罐车封头护板为多个,且罐车的罐体本体的两个封头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罐车封头护板。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中的罐车封头护板包括护板本体10、支撑部20和固定部30。护板本体10具有沿横向设置的折弯段11和主体段12,且折弯段11的至少一部分与主体段12之间具有夹角,折弯段11相对主体段12靠近罐车的封头;支撑部20的一端与护板本体10连接,支撑部20的另一端与封头连接;固定部30的一端与护板本体10连接,固定部30的另一端与罐车的底架连接。使用上述结构的罐车封头护板时,由于具有护板本体10,所以可以通过护板本体10对罐车封头进行有效地保护,从而能够防止罐车封头与除护板本体10外的罐车的其他部分产生接触而造成损坏。又由于罐车封头护板还具有支撑部20,所以能够通过支撑部20保证护板本体10与罐车封头之间的稳定性。而通过设置固定部30,则可以有效地保证护板本体10与罐车之间的稳定性。因此,通过本申请中的罐车封头护板可以有效地对罐车护板进行保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护板本体10具有沿横向设置的折弯段11和主体段12,具体指的是折弯段11和主体段12是横向连接的,也就是说折弯段11和主体段12位于同一高度。并且折弯段11和主体段12均能够对罐车的封头起到保护作用。具体地,折弯段11包括第一折弯段111和第二折弯段112,且主体段12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车封头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护板本体(10),所述护板本体(10)具有沿横向设置的折弯段(11)和主体段(12),且所述折弯段(11)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主体段(12)之间具有夹角,所述折弯段(11)相对所述主体段(12)靠近罐车的封头;/n支撑部(20),所述支撑部(20)的一端与所述护板本体(10)连接,所述支撑部(20)的另一端与所述封头连接;/n固定部(30),所述固定部(30)的一端与所述护板本体(10)连接,所述固定部(30)的另一端与所述罐车的底架连接;/n至少一个加强梁(60),所述加强梁(60)设置在所述护板本体(10)远离所述封头的一侧,且所述加强梁(60)沿水平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车封头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护板本体(10),所述护板本体(10)具有沿横向设置的折弯段(11)和主体段(12),且所述折弯段(11)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主体段(12)之间具有夹角,所述折弯段(11)相对所述主体段(12)靠近罐车的封头;
支撑部(20),所述支撑部(20)的一端与所述护板本体(10)连接,所述支撑部(20)的另一端与所述封头连接;
固定部(30),所述固定部(30)的一端与所述护板本体(10)连接,所述固定部(30)的另一端与所述罐车的底架连接;
至少一个加强梁(60),所述加强梁(60)设置在所述护板本体(10)远离所述封头的一侧,且所述加强梁(60)沿水平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车封头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11)包括第一折弯段(111)和第二折弯段(112),且所述主体段(12)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弯段(111)和所述第二折弯段(1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车封头护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折弯段(111)远离所述主体段(12)的一侧具有靠近所述主体段(12)的第一收缩段(1111);和/或
所述第二折弯段(112)远离所述主体段(12)的一侧具有靠近所述主体段(12)的第二收缩段(1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车封头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段(12)的法线与所述罐车的长度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车封头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11)包括:
折弯部分(113),所述折弯部分(113)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段(12)连接;
连接部分(114),所述折弯部分(113)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分(114)连接,且所述连接部分(114)与所述支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伟岳凌汉付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