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解镀敷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052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5
蓄电装置(1、1A、1B、1C)具备双极电极(3)的层叠体(2),双极电极(3)具有钢板(S)和设置在该钢板(S)的表面上的镀敷层(30)。镀敷层(30)具备:基底镀镍层(31),其设置在钢板(S)的表面上;以及主镀镍层(32),其设置在基底镀镍层(31)上,具有比基底镀镍层(31)大的表面粗糙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装置、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解镀敷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蓄电装置、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解镀敷方法。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双极型二次电池。该双极型二次电池包含:双极型电极,其在金属制的集电体的一个面设置有正极并且在集电体的另一个面设置有负极;隔离物(separator),其被夹在正极和负极之间;以及密封材料,其为框状,包围在由正极、负极及隔离物构成的单电池的周围,并且压接于集电体之间。在该双极型二次电池中,密封材料是树脂制的,密封材料具有包围在单电池的周围的高压接部位。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4-567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蓄电装置的制造中,为了实现成本降低,已在研究将实施了镀镍处理的钢板用作集电体。通常,通过镀镍处理形成在钢板的表面的镀敷层的表面形状为沿着钢板的表面形状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钢板的表面形状的不同,有时会发生在作为集电体的表面的镀敷层产生针孔等缺陷。为了抑制这种缺陷的发生,期望降低钢板的表面形状对电极性能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钢板的表面形状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的蓄电装置、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解镀敷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的层叠体,电极具有钢板和设置在该钢板的表面上的镀敷层,镀敷层具备:基底镀镍层,其设置在钢板的表面上;以及主镀镍层,其设置在基底镀镍层上,具有比基底镀镍层大的表面粗糙度。在该蓄电装置中,在钢板的表面设置有基底镀镍层,并且在该基底镀镍层之上设置有主镀镍层。因此,在镀敷层中位于表面侧的主镀镍层的形状不易受到钢板的表面形状的影响。因而,根据上述蓄电装置,能够抑制钢板的表面形状对电极性能的影响。而且,主镀镍层的表面粗糙度比基底镀镍层的表面粗糙度大。由此,镀敷层的表面积变大,能够提高电极的散热性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蓄电装置也可以是,还具备沿着电极的周缘部配置并与镀敷层接触的树脂间隔件,镀敷层具有沿着与钢板的表面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多个突起,多个突起中的至少一部分突起呈随着从基端侧去往顶端侧而顶端变粗的粗头形状,树脂间隔件的一部分从顶端侧到基端侧介于作为多个突起中相邻的两个突起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突起呈粗头形状的该两个突起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限制介于相邻的两个突起之间的树脂间隔件的一部分向远离突起的基端的方向的移动。因而,能够抑制树脂间隔件从镀敷层剥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蓄电装置中也可以是,主镀镍层包含沿着与钢板的表面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多个突起,多个突起中的至少一部分突起呈随着从基端侧去往顶端侧而顶端变粗的粗头形状。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的层叠体,电极具有钢板和设置在该钢板的表面上的镀敷层,镀敷层具有:基底镀镍层,其设置在钢板的表面上;以及主镀镍层,其设置在基底镀镍层上,包含沿着与钢板的表面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多个突起,多个突起中的至少一部分突起呈随着从基端侧去往顶端侧而顶端变粗的粗头形状。然而,为了在蓄电装置的制造中实现成本降低,已在研究将实施了镀镍处理的钢板用作集电体。通常,通过镀镍处理形成在钢板的表面的镀敷层的表面形状为沿着钢板的表面形状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从电极的散热性等观点来看,镀敷层的表面积有可能不足。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包含钢板并且具有足够的表面积的电极的蓄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该蓄电装置中,镀敷层具备主镀镍层,主镀镍层具有沿着与钢板的表面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多个突起。因此,设置在表面侧的主镀镍层的表面积比仅沿着钢板的表面形状的镀敷层的表面积大。而且,多个突起中的至少一部分突起呈随着从基端侧去往顶端侧而顶端变粗的粗头形状。呈粗头形状的突起的顶端的面积比通常设置的呈细头形状的突起的顶端的面积大。因而,上述蓄电装置能够具备包含钢板并且具有足够的表面积的电极。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蓄电装置也可以是,还具备沿着电极的周缘部配置并与镀敷层接触的树脂间隔件,树脂间隔件的一部分从顶端侧到基端侧介于作为多个突起中相邻的两个突起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突起呈粗头形状的该两个突起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蓄电装置中也可以是,多个突起的平均高度为15μm以上30μm以下。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抑制突起的折损,而且能够良好地抑制树脂间隔件从镀敷层剥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蓄电装置中也可以是,在多个突起中的至少一部分突起,重叠有多个析出金属。在这种情况下,在重叠有多个析出金属的突起的表面会形成凹凸。因此,树脂间隔件的一部分与突起表面的凹凸啮合,从而能够良好地抑制树脂间隔件从镀敷层剥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蓄电装置中也可以是,析出金属为球形。也可以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蓄电装置为镍氢二次电池,钢板由镍形成,析出金属为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蓄电装置中也可以是,在多个突起中的至少一部分突起,重叠有多个镍结晶。在这种情况下,在重叠有多个镍结晶的突起的表面会形成凹凸。因此,树脂间隔件的一部分与突起表面的凹凸啮合,从而能够良好地抑制树脂间隔件从镀敷层剥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蓄电装置中也可以是,在俯视时,主镀镍层的每单位面积中的突起的数量为2,500个以上7,000个以下。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抑制相邻的突起彼此接触,而且能够充分确保镀敷层的表面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准备钢板;在钢板的表面上形成基底镀镍层;以及在基底镀镍层上形成具有比基底镀镍层大的表面粗糙度的主镀镍层。在该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在钢板的表面设置有基底镀镍层,并且在该基底镀镍层之上设置有主镀镍层。因此,主镀镍层的形状不易受到钢板的表面形状的影响。因而,根据上述蓄电装置,能够抑制钢板的表面形状对电极性能的影响。而且,主镀镍层的表面粗糙度比基底镀镍层的表面粗糙度大。由此,镀敷层的表面积变大,能够提高电极的散热性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在电流密度为0.5A/dm2以上5.0A/dm2以下的条件下,将钢板浸渍在镍浓度设定为0.5mol/L以上2.0mol/L以下的镍浴中,从而将具有多个凸部的基底镀镍层形成在钢板的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良好地控制设置在基底镀镍层的多个凸部的平均高度和形状。因此,镍易于从凸部生长,主镀镍层的形状进一步不易受到钢板的表面形状的影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在将镍浴的温度设定为40℃以上65℃以下的条件下,将钢板在镍浴中浸渍150秒以上2,400秒以下的期间。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更良好地控制多个凸部的平均高度和形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主镀镍层包含沿着与钢板的表面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多个突起,在形成主镀镍层的工序中,将多个突起中的至少一部分突起设为随着从基端侧去往顶端侧而顶端变粗的粗头形状。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n具备电极的层叠体,上述电极具有钢板和设置在该钢板的表面上的镀敷层,/n上述镀敷层具备:/n基底镀镍层,其设置在上述钢板的上述表面上;以及/n主镀镍层,其设置在上述基底镀镍层上,具有比上述基底镀镍层大的表面粗糙度。/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07 JP 2017-235267;20171207 JP 2017-235268;201.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电极的层叠体,上述电极具有钢板和设置在该钢板的表面上的镀敷层,
上述镀敷层具备:
基底镀镍层,其设置在上述钢板的上述表面上;以及
主镀镍层,其设置在上述基底镀镍层上,具有比上述基底镀镍层大的表面粗糙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
还具备沿着上述电极的周缘部配置并与上述镀敷层接触的树脂间隔件,
上述镀敷层具有沿着与上述钢板的上述表面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多个突起,
上述多个突起中的至少一部分突起呈随着从基端侧去往顶端侧而顶端变粗的粗头形状,
上述树脂间隔件的一部分从上述顶端侧到上述基端侧介于作为上述多个突起中相邻的两个突起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突起呈上述粗头形状的该两个突起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主镀镍层包含沿着与上述钢板的上述表面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多个突起,
上述多个突起中的至少一部分突起呈随着从基端侧去往顶端侧而顶端变粗的粗头形状。


4.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电极的层叠体,上述电极具有钢板和设置在该钢板的表面上的镀敷层,
上述镀敷层具有:
基底镀镍层,其设置在上述钢板的上述表面上;以及
主镀镍层,其设置在上述基底镀镍层上,包含沿着与上述钢板的上述表面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多个突起,
上述多个突起中的至少一部分突起呈随着从基端侧去往顶端侧而顶端变粗的粗头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蓄电装置,
还具备沿着上述电极的周缘部配置并与上述镀敷层接触的树脂间隔件,
上述树脂间隔件的一部分从上述顶端侧到上述基端侧介于作为上述多个突起中相邻的两个突起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突起呈上述粗头形状的该两个突起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多个突起的平均高度为15μm以上30μ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
在上述多个突起中的至少一部分突起,重叠有多个析出金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析出金属为球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蓄电装置为镍氢二次电池,
上述钢板由镍形成,
上述析出金属为镍。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
在上述多个突起中的至少一部分突起,重叠有多个镍结晶。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
在俯视时,上述主镀镍层的每单位面积中的上述突起的数量为2,500个以上7,000个以下。


12.一种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工序:
准备钢板;
在上述钢板的表面上形成基底镀镍层;以及
在上述基底镀镍层上形成具有比上述基底镀镍层大的表面粗糙度的主镀镍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在电流密度为0.5A/dm2以上5.0A/dm2以下的条件下,将上述钢板浸渍在镍浓度设定为0.5mol/L以上2.0mol/L以下的镍浴中,从而将具有多个凸部的上述基底镀镍层形成在上述钢板的上述表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在将上述镍浴的温度设定为40℃以上65℃以下的条件下,将上述钢板在上述镍浴中浸渍150秒以上2,400秒以下的期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上述主镀镍层包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衣川达哉嵯峨庄太竹内纯治长村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