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车辆及其舱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439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型车辆舱门结构,包括门框、舱门、铰链及气弹簧,所述门框与所述舱门通过所述铰链铰接形成上开门构造,所述气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门框与所述舱门,所述门框的内侧边缘向外翻折形成密封卡槽,所述密封卡槽内嵌设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部分延伸至所述密封卡槽之外并于关门时与所述舱门挤压密合。该重型车辆及其舱门结构可实现重型车辆向上开门的特殊要求,且密封截面较小而满足重型车辆严格的车门净开口尺寸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型车辆及其舱门结构
本技术涉及重型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重型车辆及其舱门结构。
技术介绍
车门是车身上重要的运动部件,车门的密封性能好坏严重关系到越野汽车的品质。目前,汽车车门布置较为受限,通常为左右开门构造,无法满足重型车辆特殊的开门要求。同时,现有的车门密封截面较大,无法满足重型车辆的车门净开口尺寸要求。以上种种问题,现有技术尚难较好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重型车辆及其舱门结构,可实现重型车辆向上开门的特殊要求,且密封截面较小而满足重型车辆严格的车门净开口尺寸要求。本技术提供的重型车辆舱门结构,包括门框、舱门、铰链及气弹簧,所述门框与所述舱门通过所述铰链铰接形成上开门构造,所述气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门框与所述舱门,所述门框的内侧边缘向外翻折形成密封卡槽,所述密封卡槽内嵌设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部分延伸至所述密封卡槽之外并于关门时与所述舱门挤压密合。进一步地,所述舱门上还设有拉合组件,所述拉合组件包括集带器与柔性拉带,所述集带器设置于所述舱门面向车内的一侧,所述柔性拉带一端缠绕于所述集带器上,另一端于所述舱门打开时可下落而保持悬吊。进一步地,所述集带器具有收卷机构,用于收卷所述柔性拉带;所述柔性拉带的自由端设有拉环。进一步地,所述拉合组件还包括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设置于所述舱门上,所述柔性拉带通过所述固定支座与所述集带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气弹簧的上端通过一气弹簧支座与所述门框连接、下端通过另一气弹簧支座与所述门框连接,所述气弹簧支座为关节轴承。进一步地,所述舱门背对车内的一侧设有盖锁,所述盖锁的锁芯设有O型圈,所述舱门的锁孔与所述盖锁之间设有密封垫。进一步地,所述门框上设有锁支座,所述锁支座具有锁定凹槽,所述盖锁具有旋转手柄,所述锁定凹槽包容所述旋转手柄而实现锁定。进一步地,所述舱门内部具有发泡层,所述舱门的骨架缝隙由所述发泡层填充。进一步地,所述舱门包括承载梁架及包覆于所述承载梁架上的蒙皮钢板,所述承载梁架面向车内的一侧设有装饰板。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重型车辆,具有以上任一项所述的重型车辆舱门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铰链连接使门框与舱门之间形成上开门构造,并通过气弹簧提供于开门过程中的开门助力、于完全打开后对舱门的结构支撑及限位作用,具有良好的人机工程特性,满足重型车辆上开门的特殊需要;于门框的内侧边缘向外翻折形成密封卡槽,密封卡槽内嵌设密封条,进而利用密封条外延至密封卡槽外的部分与舱门挤压密合,同时利用密封卡槽的翻折结构实现二次密封,仅于门框侧设置密封结构,既能保证关门时的密封性能,又减小了密封截面而提高车门净开口尺寸,满足重型车辆的特殊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重型车辆及其舱门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重型车辆及其舱门结构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重型车辆及其舱门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重型车辆及其舱门结构的A-A局部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门框,11-密封卡槽,12-密封条,2-舱门,21-发泡层,22-装饰板,3-铰链,4-气弹簧,5-气弹簧支座,61-集带器,62-柔性拉带,63-固定支座,64-拉环,7-盖锁,71-旋转手柄,8-锁支座,9-拉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结合参阅图1~4,本实施例公开了重型车辆舱门结构的一种具体构造,包括门框1、舱门2、铰链3及气弹簧4,可实现重型车辆向上开门的特殊要求,且密封截面较小而满足重型车辆严格的车门净开口尺寸要求。其中,门框1与舱门2通过铰链3铰接形成上开门构造。具体地,铰链3一端连接于门框1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于舱门2的顶部。开门时,舱门2于铰接关系下向上旋转开启。气弹簧4两端分别连接门框1与舱门2。当用户对舱门2施加初步的上旋作用力后,舱门2即具有向上旋转运动趋势。由于气弹簧4的特性,在舱门2随后的上旋过程,气弹簧4持续对舱门2施加向上的牵引助力,使得舱门2自动开启而免除用户的操作困难,实现快速轻便开门目的。当舱门2完全开启后,气弹簧4对舱门2施加限位作用,使得舱门2仅开启至预设位置而防止运动过度。同时,气弹簧4对舱门2施加可靠的支撑作用,保证舱门2于开启状态下保持结构稳定,防止舱门2发生意外下落而造成意外伤害、保证人员安全。示范性地,气弹簧4的上端通过一气弹簧支座5与门框1连接、下端通过另一气弹簧支座5与门框1连接。示范性地,气弹簧4与气弹簧支座5通过关节轴承连接,提供多向自由度、防止气弹簧4发生运动障碍。示范性地,舱门2上还设有拉合组件,用于在舱门2打开时供用户拉扯关门,降低关门难度,减少开门高度对用户的关门造成障碍。拉合组件包括集带器61与柔性拉带62,集带器61设置于舱门2面向车内的一侧,可调整柔性拉带62的外露长度;柔性拉带62一端缠绕于集带器61上,另一端于舱门2打开时可下落而保持悬吊。当舱门2打开时,柔性拉带62的自由端下落至适当高度,使一般身高的人士均可触及作用。示范性地,集带器61具有收卷机构,用于收卷柔性拉带62,使得柔性拉带62于关门时收卷至集带器61上,防止柔性拉带62松散凌乱及由之造成意外。其中,收卷机构可为微型绞盘、自动收线器等结构形式。示范性地,柔性拉带62的自由端设有拉环64,供用户握持拉扯。可以理解,柔性拉带62可为帆布拉带、钢丝绳等不同形式,结构坚韧、易于收放。示范性地,拉合组件还包括固定支座63。固定支座63设置于舱门2上,柔性拉带62通过固定支座63与集带器61连接。当用户拉扯柔性拉带62时,柔性拉带62所受的作用力通过固定支座63传递至舱门2,使得舱门2下旋关闭,保证较佳的拉扯作用。门框1的内侧边缘向外翻折形成密封卡槽11,密封卡槽11内嵌设密封条12,密封条12部分延伸至密封卡槽11之外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重型车辆舱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舱门、铰链及气弹簧,所述门框与所述舱门通过所述铰链铰接形成上开门构造,所述气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门框与所述舱门,所述门框的内侧边缘向外翻折形成密封卡槽,所述密封卡槽内嵌设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部分延伸至所述密封卡槽之外并于关门时与所述舱门挤压密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重型车辆舱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舱门、铰链及气弹簧,所述门框与所述舱门通过所述铰链铰接形成上开门构造,所述气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门框与所述舱门,所述门框的内侧边缘向外翻折形成密封卡槽,所述密封卡槽内嵌设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部分延伸至所述密封卡槽之外并于关门时与所述舱门挤压密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车辆舱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上还设有拉合组件,所述拉合组件包括集带器与柔性拉带,所述集带器设置于所述舱门面向车内的一侧,所述柔性拉带一端缠绕于所述集带器上,另一端于所述舱门打开时可下落而保持悬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车辆舱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带器具有收卷机构,用于收卷所述柔性拉带;所述柔性拉带的自由端设有拉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车辆舱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合组件还包括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设置于所述舱门上,所述柔性拉带通过所述固定支座与所述集带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冯炜田洪乔林林牛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