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转定位工装及翻转工作台,该翻转工作台,包括:翻转座,翻转座用于与翻转机构连接以在翻转机构的带动下翻转;夹持装置,固定装配在翻转座上,用于夹持工件;翻转座的一侧设有装夹轴,该装夹轴供翻转机构卡盘上的卡爪夹持,翻转座的另一侧设有顶针适配孔,该顶针适配孔供尾座上的顶针顶压;所述顶针适配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装夹轴的中心轴线重合。在装配翻转座时,先通过卡爪夹持翻转座的装夹轴,在翻转座的装夹轴夹持固定后,通过尾座上的顶针与翻转座上的顶针适配孔定位配合,以将翻转座定位装配在翻转机构和尾座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翻转工作台在装配时,省去了旋拧螺钉的工序,便于翻转工作台的拆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转定位工装及翻转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翻转定位工装及翻转工作台。
技术介绍
针对多个平面均需加工的零件,目前在铣加工中心采取的是每个方向分别装夹、加工的办法,这就造成了零件装夹次数过多及装夹时间过长的问题,降低了加工效率。授权公告号为CN20760653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翻转定位夹具,该夹具包括底座和装配在底座上的转轴安装座,转轴安装座上转动装配有翻转工作台,夹具还包括控制翻转工作台翻转的翻转机构(即控制机构)。上述的翻转工作台通过半圆盘和螺钉固定在翻转机构的卡盘上,由于螺钉实现紧固需要旋拧较多的圈数,因此翻转工作台的拆装不方便,会对作业效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定位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翻转工作台通过螺钉紧固在翻转机构的转盘上,而造成翻转工作台的拆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翻转工作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翻转工作台通过螺钉紧固在翻转机构的转盘上,而造成翻转工作台的拆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翻转工作台的技术方案是:翻转工作台,包括:翻转座,翻转座用于与翻转机构连接以在翻转机构的带动下翻转;夹持装置,固定装配在所述翻转座上,用于夹持工件;所述翻转座的一侧设有装夹轴,该装夹轴供翻转机构卡盘上的卡爪夹持,翻转座的另一侧设有顶针适配孔,该顶针适配孔供尾座上的顶针顶压;所述顶针适配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装夹轴的中心轴线重合。有益效果是:在装配翻转座时,先通过卡爪夹持翻转座的装夹轴,在翻转座的装夹轴夹持固定后,通过尾座上的顶针与翻转座上的顶针适配孔顶压配合,以将翻转座定位装配在翻转机构和尾座之间。本技术的翻转工作台在装配时,省去了旋拧螺钉的工序,便于翻转工作台的拆装,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翻转座为翻转板。有益效果是:翻转板的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加工,同时能够保证一定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装夹轴处于所述翻转板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有益效果是:保证翻转板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为平口钳。有益效果是:平口钳为现有技术中的成熟产品,只需将买来的平口钳固定在翻转座上即可,无需单独设计夹持工装。进一步的,所述平口钳的夹持方向与所述装夹轴的中心轴线平行,或者所述平口钳的夹持方向与所述装夹轴的中心轴线垂直。有益效果是:根据平口钳的布置方向不同,使平口钳适应不同的工件,提高了平口钳的适应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翻转定位工装的技术方案是:翻转定位工装,包括:翻转机构,具有卡盘,该卡盘上设有卡爪;尾座,具有顶针,顶针的中心线与卡盘的中心线重合;翻转座,定位装配在所述翻转机构和尾座之间;夹持装置,固定装配在所述翻转座上,用于夹持工件;所述翻转座的一侧设有装夹轴,该装夹轴与所述卡盘上的卡爪夹持配合,翻转座的另一侧设有顶针适配孔,该顶针适配孔与所述尾座上的顶针顶压配合,进而实现翻转座定位装配在翻转机构和尾座之间;所述顶针适配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装夹轴的中心轴线重合。有益效果是:在装配翻转座时,先通过卡爪夹持翻转座的装夹轴,在翻转座的装夹轴夹持固定后,通过尾座上的顶针与翻转座上的顶针适配孔定位配合,以将翻转座定位装配在翻转机构和尾座之间。本技术的翻转工作台在装配时,省去了旋拧螺钉的工序,便于翻转工作台的拆装,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翻转座为翻转板。有益效果是:翻转板的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加工,同时能够保证一定的加强。进一步的,所述装夹轴处于所述翻转板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有益效果是:保证翻转板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为平口钳。有益效果是:平口钳为现有技术中的成熟产品,只需将买来的平口钳固定在翻转座上即可,无需单独设计夹持工装。进一步的,所述平口钳的夹持方向与所述装夹轴的中心轴线平行,或者所述平口钳的夹持方向与所述装夹轴的中心轴线垂直。有益效果是:根据平口钳的布置方向不同,使平口钳适应不同的工件,提高了平口钳的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翻转定位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翻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翻转定位工装的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尾座;2-手柄;3-顶针;4-翻转板;5-平口钳;6-卡盘;7-翻转机构;8-卡爪;9-工件;10-装夹轴;11-固定孔;12-顶针适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翻转定位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翻转定位工装包括尾座1、翻转工作台和翻转机构7,翻转工作台设置在尾座1和翻转机构7之间,尾座1和翻转机构7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翻转工作台包括翻转板4和固设在翻转板4上的平口钳5,平口钳5用于夹持工件9。其中,平口钳5构成夹持装置,翻转板4构成翻转座。本实施例中,翻转机构7为数控四轴装置,为现有技术中的成熟产品,其具有卡盘6,卡盘6上设有三个卡爪8,三个卡爪8可沿卡盘6径向往复移动。本实施例中,尾座1上设有顶针3和手柄2,通过摇动手柄2实现顶针3的往复动作。应当说明的是,顶针3的中心线与卡盘6的中心轴线重合。应当说明的是,尾座为现有技术中的成熟产品。如图1和图2所示,翻转板4的一侧设有装夹轴10,另一侧设有顶针适配孔12,其中,装夹轴10的中心轴线和顶针适配孔12的中心线重合。装夹轴10被夹紧在三个卡爪8之间,顶针适配孔12与顶针3定位配合,以实现翻转板4定位装配在尾座1和翻转机构7之间。其中,装夹轴10的中心轴线与卡盘6的中心线重合,顶针适配孔12的中心线与顶针3的中心线重合。应当说明的是,装夹轴10为六方体,其可以焊接在翻转板上,也可以与翻转板4一体加工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装夹轴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圆形,在横截面为圆形时,可以在装夹轴的周面上加工三个成120°布置的平面,三个卡爪夹持在三个平面上,以避免装夹轴相对卡爪转动。本实施例中,翻转板4的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加工,同时能够保证一定的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翻转座为翻转框架,夹持装置固定在翻转框架上。本实施例中,平口钳5为现有技术中的成熟产品,只需将买来的平口钳5固定在翻转板4上即可,避免单独设计夹持工装,具体的,翻转板4上设有固定孔11,平口钳5上设有安装孔(未示出),平口钳5可通过穿装在固定孔11、安装孔内的螺栓固定在翻转板4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平口钳也可以焊接固定在翻转板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夹持装置可以为授权公告号为CN207606539U中的压紧机构。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平口钳5的夹持方向与装夹轴10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平行。本实施例中,装夹轴10处于翻转板4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对应的顶针适配孔12处于翻转板4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以保证翻转板4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翻转板在安装平口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翻转工作台,包括:/n翻转座,翻转座用于与翻转机构连接以在翻转机构的带动下翻转;/n夹持装置,固定装配在所述翻转座上,用于夹持工件;/n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座的一侧设有装夹轴,该装夹轴供翻转机构卡盘上的卡爪夹持,翻转座的另一侧设有顶针适配孔,该顶针适配孔供尾座上的顶针顶压;/n所述顶针适配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装夹轴的中心轴线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翻转工作台,包括:
翻转座,翻转座用于与翻转机构连接以在翻转机构的带动下翻转;
夹持装置,固定装配在所述翻转座上,用于夹持工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座的一侧设有装夹轴,该装夹轴供翻转机构卡盘上的卡爪夹持,翻转座的另一侧设有顶针适配孔,该顶针适配孔供尾座上的顶针顶压;
所述顶针适配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装夹轴的中心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座为翻转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轴处于所述翻转板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翻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为平口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口钳的夹持方向与所述装夹轴的中心轴线平行,或者所述平口钳的夹持方向与所述装夹轴的中心轴线垂直。
6.翻转定位工装,包括:
翻转机构,具有卡盘,该卡盘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军,杨智宽,王闰凯,唐应邵,郭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