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片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81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弹片上料装置,包括上料线、设于上料线末端的挡料组件、与挡料组件可分离设置的定位组件、以及设于定位组件上方吸取弹片的弹片上料移送组件;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活动挡位于上料线末端的挡板和连接挡板的挡料气缸,所述挡板挡位于上料线边缘的弹片侧边;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活动设于挡板侧边的储料板和连接储料板的定位气缸,定位气缸沿上料线的传送方向推动储料板,使其贴合或远离挡板,储料板内设有定位弹片的弹性部的储料槽,储料槽与上料线的流线轨道相对应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二次定位弹片,实现准确抓取无偏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片上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运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弹片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连接端子结构需要与弹片进行焊接操作,由于弹片的结构具有弧形的弹性部,在进行上料的过程中,传统的传送轨道内直接夹取弹片,易造成弹片的起跳偏离,因为其底部弹性部处于悬空状态,定位夹取偏离,最终导致上料位置的不准确,增加后续加工的难度,造成加工不良率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弹片上料装置,从而实现二次定位弹片,实现准确抓取无偏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弹片上料装置,包括上料线、设于上料线末端的挡料组件、与挡料组件可分离设置的定位组件、以及设于定位组件上方吸取弹片的弹片上料移送组件;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活动挡位于上料线末端的挡板和连接挡板的挡料气缸,所述挡板挡位于上料线边缘的弹片侧边;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活动设于挡板侧边的储料板和连接储料板的定位气缸,定位气缸沿上料线的传送方向推动储料板,使其贴合或远离挡板,储料板内设有定位弹片的弹性部的储料槽,储料槽与上料线的流线轨道相对应对接。具体的,所述上料线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振动盘,上料线内设有流线轨道,流线轨道内排列有若干弹片。具体的,所述弹片包括片本体、连接片本体的具有弧形弯折结构的弹性部。具体的,所述流线轨道的底部开设有容置弹性部的腔体,片本体挂置于流线轨道的顶部,弹性部位于流线轨道的腔体内。具体的,所述上料线的侧边设有固定接触传感器的安装架,接触传感器延伸靠近储料板的侧边。<br>具体的,所述弹片上料移送组件包括第一浮动吸头、连接第一浮动吸头的第一驱动装置。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单一线性模组或多线性移动模组配合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弹片上料装置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设置弹片上料装置,适用于具有弹性部的弹片的储料板配合挡板结构,使上料线的末端弹片与其余弹片分隔,弹片单独定位于储料槽内,储料槽承载弹性部,便于第一浮动吸头吸取,避免弹片偏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弹片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挡板配合储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流线轨道运输弹片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端子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传料线运输端子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载具内放置端子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施例载具内放置弹片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施例调节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10是本实施例调节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11是本实施出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弹片上料装置、11上料线、111接触传感器、112安装架、12第一振动盘、13流线轨道、14腔体、15挡板、16挡料气缸、17储料板、171储料槽、18定位气缸、19第一浮动吸头、191第一驱动装置;2端子上料装置、21传料线、212第二振动盘、22储料台、23导正板、24第二浮动吸头、25第二驱动装置;3转盘载具装置、31转盘、32载具、33绝缘板、34槽体、35深孔、36定位点、37焊接孔;4调节焊接装置、41下电极、411下电极气缸、42上电极、421上电极气缸、43竖直滑轨、431下滑块、44上滑块、441下板、442固定板、443上板、444调节板、445微动开关、446位置调节旋钮、45连接杆、451弹簧、452张力调节旋钮、46连接滑块;5出料装置、51清洗枪、52第三驱动装置、53吸取件、54出料槽、55顶料气缸、54顶杆;6片本体、61弹性部、62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端子自动焊接设备,包括用于传送弹片的弹片上料装置1、用于传送端子的端子上料装置2、承载组合弹片和端子的转盘载具装置3、用于焊接转盘载具装置3内弹片和端子固定的调节焊接装置4、以及用于分隔焊接后弹片和端子脱离转盘载具装置3的出料装置5。参照图7-8所示,转盘载具装置3包括旋转地转盘31、设于转盘31顶部外周的若干等距间隔的载具32;转盘31的底部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分割器。载具32与转盘31之间夹持设有绝缘板33,有效绝缘载具32内焊接电流。载具32内设有“H”型槽体34,槽体34的中部设有延伸至绝缘板33的深孔35,槽体34的端部设有对称的定位点36,弹片定位至深孔35内,端子定位至槽体34内,端子与弹片进行焊接固定,端子的端部设有与定位点36相对应匹配的定位孔。槽体34的中心位置设有贯穿绝缘板33和转盘31的焊接孔37,深孔35位于焊接孔37的对称两侧。弹片包括片本体6、连接片本体6的具有弧形弯折结构的弹性部61。参照图2-4所示,端子自动焊接设备包括设于转盘31侧边的至少一个弹片上料装置1,弹片上料装置1包括上料线11、设于上料线11末端的挡料组件、与挡料组件可分离设置的定位组件、以及设于定位组件上方吸取弹片的弹片上料移送组件。上料线11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振动盘12,上料线11内设有流线轨道13,流线轨道13内排列有若干弹片,流线轨道13的底部开设有容置弹性部61的腔体14,片本体6挂置于流线轨道13的顶部,弹性部61位于流线轨道13的腔体14内。挡料组件包括活动挡位于上料线11末端的挡板15,连接挡板15的挡料气缸16;挡料气缸16横向推动挡板15延伸至流线轨道13的侧边,挡板15挡位于上料线11边缘的弹片侧边。定位组件包括活动设于挡板15侧边的储料板17,连接储料板17的定位气缸18;定位气缸18沿上料线11的传送方向推动储料板17,使其贴合或远离挡板15。储料板17内设有定位弹片的弹性部61的储料槽171,储料槽171与上料线11的流线轨道13相对应对接。上料线11的侧边设有固定接触传感器111的安装架112,接触传感器111延伸靠近储料板17的侧边,用于感应储料板17与上料线11的位置关系。弹片上料移送组件包括第一浮动吸头19、连接第一浮动吸头19的第一驱动装置191;第一驱动装置191为单一线性模组或多线性移动模组配合结构。参照图5-6所示,端子自动焊接设备包括设于转盘31侧边的至少一个端子上料装置2,端子上料装置2包括传料线21、设于传料线21末端的储料台22、以及设于储料台22上方的吸取端子62的端子上料移送组件。传料线21的前端连接有第二振动盘212,传料线11内排列有若干端子62,传料线21的顶部设有架置于若干端子62上方的导正板23,导正板23贴合端子62设置,从而对端子62进行平整调节,易于平整传输至储料台22内。储料台22对接传料线21的末端,并嵌入由传料线21内传送的端子62。端子上料移送组件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弹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线、设于上料线末端的挡料组件、与挡料组件可分离设置的定位组件、以及设于定位组件上方吸取弹片的弹片上料移送组件;/n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活动挡位于上料线末端的挡板和连接挡板的挡料气缸,所述挡板挡位于上料线边缘的弹片侧边;/n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活动设于挡板侧边的储料板和连接储料板的定位气缸,定位气缸沿上料线的传送方向推动储料板,使其贴合或远离挡板,储料板内设有定位弹片的弹性部的储料槽,储料槽与上料线的流线轨道相对应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弹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线、设于上料线末端的挡料组件、与挡料组件可分离设置的定位组件、以及设于定位组件上方吸取弹片的弹片上料移送组件;
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活动挡位于上料线末端的挡板和连接挡板的挡料气缸,所述挡板挡位于上料线边缘的弹片侧边;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活动设于挡板侧边的储料板和连接储料板的定位气缸,定位气缸沿上料线的传送方向推动储料板,使其贴合或远离挡板,储料板内设有定位弹片的弹性部的储料槽,储料槽与上料线的流线轨道相对应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线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振动盘,上料线内设有流线轨道,流线轨道内排列有若干弹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片上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福仲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美佳合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